关灯
护眼
字体:

1948的奋斗人生(397)

“有,有着呢,您请,最后头小桌正空着呢,正合适歇脚。”

歇脚?要真是歇脚那肯定没问题啊,给你个靠边,不惹人注意的位置,你想怎么歇就怎么歇,别闹了生意就行。

茶楼里的人并没有在意方大海的进出,这是茶楼,每日不知道要往来多少人,茶客哪有那功夫每一个人都注意,所以一个个的,还在说着自己知道的事儿。

“你是不知道,那大昌纺织厂的陈老板,足足捐了2万块呢。”

“你这消息迟了,前几日我听说,那机器厂的张老板,捐了5万。”

“好家伙,真些人可真有钱。”

“是有钱,可这捐的却不算多,别人不说,就说那陈老板,那家业有多少?呵呵,光是那些房子、铺子,就不下几十万,更不用说外国银行里的存款了,我听说早年间,为了买新款纺织机,那可是往国外打了足足50万大洋的。2万,呵呵,他们也拿的出手?那可都是为了那些为国征战的伤残老兵。”

“说起这个,还是咱们政府有魄力啊,这次说是不管是不是我党的,只要是打小鬼子伤残的,只要能拿出证明,都能给安置房子呢。”

“这好啊,就该这样,这才是大国气度。哎,可怜了这些人喽,这么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好汉子。”

“我看这事儿啊,未必能尽全功。”

“怎么说,怎么说?”

“你们也说了,打了这么多年,你们说,这伤残的得有多少?真能安置的过来?”

“要我说,这还真不一定。”

“哦哦,老林,你也觉得不可能?”

“不是不可能,是很可能安置的过来。”

“嘿,这我可要听听了,怎么安置?这么多人呢。”

“是啊,这么多人,可你怎么没想象,打了这么些年仗,一直没安置过的伤残老兵,有多少活不下,已经没了?又有多少能存活到这会儿?”

这句话一说,刚才还热热闹闹,吵吵的差点都动手的茶客们猛地一下,就变得寂静无声起来。有些事儿不说破还好,这一说破……所有人脑子里浮现的全是血淋淋的惨状。这些年……没有一年是好日子,正常人都活得艰难,那些老兵……

“哎,算了,不说了,一会儿我回家也去收拾收拾,看能挤出几个钱来,也捐到政府去吧。这些人到底也是为了我们拼杀了一场。”

“对对对,我回家也算算,死了多少人啊,这些年,太惨了。”

方大海在一边听着,刚开始还全当闹剧,可听到这里,心下不禁也又酸又暖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国人啊!

第146章 规划忙……

茶馆里的气氛很好,好的方大海都忍不住跟着琢磨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该跟着捐点钱。不过这个念头等他走出茶馆,让冷风一吹,嘿,立马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就他家这情况,他捐多少?捐少了矫情,捐多了……他怎么解释自己这钱财的来源?别忘了,他可是曾经办过不少查找密室的活儿的。这要能大把的拿出来钱。哪怕当时每次都有不少人一起呢,怕是也免不得被怀疑有私吞的事儿了吧。

果然,冲动是魔鬼啊!

不过方大海最后还是捐款了,不多,5块。至于他为什么突然又自打嘴巴子,那是因为局里所有同僚都自发捐款了吧!作为其中的一员,还是个队长,他能无动于衷,不表示表示?不但得表示,还得比周围其他人表示的更多点。毕竟他打猎能挣钱的事儿,可是局里所有人都知道的。属于同僚中的富裕户,这个时候太小气了,可不利于团结。

“好小子你可以啊,这是一下子将你家一个人一个月的开销都给捐了吧。家里够用?”

知道方大海直接捐了五块,和几个科室科长一个档次,陆长鸣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直接端着饭盒就做到了方大海的身边,关心的问了起来。

所有人都说方大海打猎能挣钱,可谁又算过他自打来了公安局上班,去过山里几次?就他知道的,单是今年开年,也就是去了不到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去上坟。剩下的一次呢,那打猎来的东西,好像都送节礼了吧。

都没拿猎物去换过钱,他又哪里比其他人富裕了?也就是刻板印象在这里摆着,直接将人给架上去了而已。生生的让这孩子下不来了,只能给出这么多。哎,公安局本该是最简单直白的地方,可……有人就有江湖啊。

“没什么不够用的。”

方大海唏哩呼噜的吃着烂糊面,几下将饭盒里寡淡的面条都给糊弄进了嘴里,伸手往嘴上那么一抹,然后将饭盒放桌上一放,一脸阳光的笑道:

“我家那几个都是孩子,能吃喝多少?家里花销不多。”

“不是说你给大江买厢房还欠着钱吗?怎么不和大家伙儿说?知道了这个,谁还能盯着你捐?意思意思给个1块也就能过去了。”

方大海是陆长鸣一手带起来的,还是一直在身边的那种,时间长了,对着这个能当他儿子的小子,那是真当自家孩子那么看。什么事儿都关注着,什么事儿都帮着琢磨。

对于陆长鸣的这份心,方大海是领情的,不过他是真不缺钱啊。真要说起来,他那空间里的存款,怕是比全局的人加在一起都多。他能在意这个?

“都是为了能让伤残退役的同志们过得好些,多捐点就多捐点。这钱我出的心里痛快。”

不能让陆长鸣继续说下去了,这可是食堂,他有没有压制声音。说多了,岂不是让那几个起哄的人尴尬?何必呢,没仇没怨的,过去了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