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大海还真是不清楚,他记得进口公交车……好像要挺久吧,几几年来着?忘了。反正不是这时候,这会儿国际上可没什么国家认咱们。要等咱们1打17结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咱们的实力,后头外交战线才慢慢的取得了进展。
哎,说到底,这世界终究还是看实力的,拳头大了,自然就有地位了。
不过公交车一时半会儿没有,其他车也是可以有的,比如自行车,他若是没记错的话,津天那边的自行车厂今年好像就有了咱们国产第一个自行车品牌。应该是……飞鸽?对,好像就是这个。
“进口的事儿不好说,毕竟就是真和别的国家说好了,那给钱,运货都需要时间,大老远的,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过来?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有这功夫,还不如攒点钱,直接买自行车呢。”
“自行车?那东西可贵的很,哪里是咱们小老百姓买的起的。”
这个时候京城能见到的自行车,多是什么外国牌子,哦,小鬼子的也不少,价格……300多都算是便宜的。所以于大庆一听方大海说自行车,吓得脖子都缩短了一截,眼睛都快惊得掉地上了。
你说什么?买二手的?呵呵,这样的东西早年都是谁用的?看过老电影的,应该对那些个什么夜袭队啊,汉奸的自行车都挺熟悉啊。这样人的东西,能随便卖出来?早就被政府没收,成了国有资产了。如今基本都配给了邮政局,成了邮递员的座驾,还有一些则放到了公安局,成了公安们出门办案的交通工具。
“哦,是我想岔了,我看着公安局里有,就……不过我说的这个也不是不可能,告诉你个小道消息,咱们国产的自行车很快就要出来了,到时候价格肯定能下来。攒一攒,老百姓也一样能买得起。”
算了一下京城街面上自行车的数量,再回顾一下自行车被送到公安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排着队学骑车的场景。方大海反应过来,知道这事儿自己说早了。立马就开始往回兜,一边说还一边灵机一闪的问于大庆。
“读书读的怎么样?上次你说初小的能考出来了是真的吗?”
怎么突然就问学习了?于大庆有些跟不上方大海这脑子转弯的速度。不过他知道,方大海不管问什么,都不可能害他,所以很老实的点头道:
“读的还行,已经考过了,老师说下个月毕业证就能下来。”
“高小有希望吗?”
“我问老师了,这个要到5月份开学,大海哥怎么了?”
怎么了?他这是想问问于大庆学习程度怎么样,然后想法子去打听人邮政局什么时候招人呀。邮递员,这可也是后期十分吃香的工作,八大员之一呢。
“用心读着,能考多高就考多高,等下半年,我想法子给你找个好活儿。”
看,果然不会害他吧!于大庆整个人都精神了。
“大海哥,什么活儿?”
“说出来就不一定灵了,你先好好读着就是了。”
“哎,我听大海哥的。”
于大庆应声的很爽快。只是这边应声完,他心里那做小老大的操心劲就又上来了。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大海哥,那其他人……”
“我想给你谋划的地方人家只要识字的,你自己说,你们那一波里头,有几个读书用心的?”
这还真不好说,大多数人都饿怕了,但凡有能挣钱的活儿,就急吼吼的往上;扑,没几个有远见,想着多识字读书,给自己打基础的。
“那,那……大庆啊,你要记住一句话。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明白吗?”
第148章 新法出……
机会?还是识字的机会?于大庆这小子是个爱动脑子的,自打这一天从方大海家回去,脑子就没闲过,但凡看到个工种,就琢磨一下这要人的条件。这一看二看的……他倒是真的看出了点什么,有一天晚上趁着小伙伴们都在他家院子里帮忙做零活的功夫,好好的说了一下读书的事儿。
“我盘了一圈,发现这读书的事儿真不是一般的要紧。你看啊,账房这个要读书识字的,这个没的说吧?”
那肯定的,哪怕是我大清还在的时候呢,那账房也是个体面活儿,走出来都要喊一声先生的。
“可你们知道不?现在外头商店里的伙计,也要识字啦。”
嗯?就个卖货的,也要识字?边上几个忙着做工挣钱,已经好久没去扫盲班识字的大孩子手里的活儿齐齐一顿,抬头看了过来。
“这要识字干嘛?认得东西,能说的清楚价格不就成了?”
“说是要开单子,写了单子再让买的人去收账台付款。”
“这么麻烦?”
“可不是,另外啊,压货送货的也要识字,说是要对什么货单。”
压货的?这个以前大多都是青帮混混们干的活儿,这样的人可没几个识字的,怎么解放了,这事儿一下就麻烦了呢?连着这样浑人都能干的活儿也有要求了?这世道变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众人面面相觑,忍不住也跟着开始回忆起自己认识的人的情况,回忆自己遇到过的各行各业的工作状态,一个个忍不住嘀咕。
“我前几天去帮人寄信,瞧着那柜台里头发放包裹的好像也识字,要看那什么地址,核对姓名来着。”
“这么说我也想起来了,昨儿我去**厂子送货,看着那看大门的似乎也认识几个字,邮递员送信进去,他还拿着粉笔,在一个板子上抄写名字来着。”
“不是吧,看门都要识字?那这么的不识字的人还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