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了上房,就被弟弟一把拉到墙角处,小声追问:“外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阿奶跟我娘装得好假呀,她们一定瞒着我什么。可是我爹出了什么事?”
海棠自然不会跟小孩子说太多有的没的,只轻描淡写地道:“傍晚的时候,不是有传闻说颍川侯带兵进宫了吗?后来内城还戒严了,外头街上也有许多士兵巡逻。表叔公他们就想起当初先帝驾崩时的事了,说如今的情形有些不同寻常,也不知道是不是宫里出了问题。二叔和哥哥都在宫里值守,阿奶和二婶难免要多担心几分。不过你不必太发愁,旗手卫和锦衣卫有那么多人在宫里呢,二叔和哥哥又不是什么显眼的高官,跟着大部队行动就是了,出不了岔子。”
小石头闻言方才放下了心:“原来如此,我还当真的出了什么事呢。这就跟从前还在长安时,我爹跟着涂将军去巡边,大哥随周家的少爷们出城游猎似的,阿奶和我娘还不是时时牵肠挂肚的?其实能有什么凶险?都是她们自个儿吓自个儿罢了。”
海棠笑道:“你心里有数就好,也别在她们面前笑话,赶紧回院去好生歇息吧。爷爷、二叔和哥哥都不在家,咱们也不能事事都指望表叔公和陆爷爷两位老人。若家里有事,还得靠你这个男子汉来支撑大局呢!”
小石头顿时充满了勇气,应了一声,昂首挺胸地回院去了。
这一夜没发生什么事,城中很是平静,只是有许多人没有睡好。
次日清晨起来,海棠打发家人上外头买了些素面素包,顺道探听了一下市面上的消息,才知道天亮之后,戒严令便取消了。内城又可以让人进出,据说几家进了宫的宗室都出来了,只是纪王府的人却没见人影,大概还在宫里呢。
午饭之前,几位吴门故生分别给谢文载、陆栢年传了信。他们已联系上了内城的老朋友们,探听到了这两日的最新消息。
宫中到底出了什么事,暂时还无人知晓,但据说涂荣手下有将领反水,他被软禁在了禁卫军衙门里,直到周四将军带儿子打上门去,才把人救了出来,结伴一道进了宫。
颍川侯本来是奉大行皇帝生前旨意前去京郊军营理事,有人给他捎了信,他方才带着军队进了皇城,及时制止了禁军中某些人的行动。昨晚戒严期间,禁卫军有三成左右的中下层将领被锁拿,还要等待后续的审理,才能弄清楚当中是否有冤枉的。
进宫的宗室中,老王爷们和纪王父子都被扣下了,其他人虽然被放了回家,却有禁军的人随行,并守在王府门前严密保护,其实就是监视的意思,严禁任何人上门探视,也禁止府中任何人往外派人送东西。
传闻宗室中有人生事,企图趁着大行皇帝驾崩之际夺权,幸好颍川侯带兵进宫,及时阻止了乱局。目前新君还未继位,尚未有命令下来严惩搞事的宗室。对于禁军的严加看守,各家王府虽有不满,却还算老实。
谁也不想被冠上谋逆的罪名。
第904章 围府封街
虽然各方面的消息都在说,宗室——很可能是纪王府的人——在德光皇帝驾崩后搞事,一度造成了危机,但在颍川侯带兵入宫后,风波很快就平息了,目前一切太平,但海棠还是不太相信这个说法。
宗室搞事,她不奇怪,纪王府搞事更不出奇,奇怪的是纪王府居然拥有这么大的能量?!
涂荣这位禁军统领都被手下的人软禁起来了,禁军中有三成将领面临审讯,这是纪王府能笼络到的人马?纪王若有这个本事,过去三十多年里怎么就一直老老实实地顺从皇帝的旨意呢?
以德光皇帝对纪王、安王这几位曾经与他争夺过皇位的兄弟的忌惮,他会允许亲近纪王的将领入职禁军?
若是纪王父子拉拢了已经在禁军中任职的将领,就凭他们家这三十多年里展现出来的实力,凭什么说服那些前途光明的武将们为他们拼上身家性命?!
就算纪王世子是皇帝血脉,一度有望回归皇室立储,也不可能办到!他若能赢得三成禁军将领的拥护,个人才能与魅力早就为朝中百官所知了,不至于还需要孙家支持,才能在御前争取到一点存在感,一旦孙家失势,他便彻底歇菜。
海棠打从心底里觉得,纪王府没有这个实力。
纪王父子以及他们亲近的宗室势力可能在宫中掀起了一些风波,但导致涂荣被软禁的,应该不是他们。宗室之后,兴许还有旁的势力在暗中兴风作浪。
这股势力是什么人呢?
海棠立刻就想起了孙家。
孙美人还是贵妃,还未失宠的时候,她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在后宫中横行无忌,各妃嫔宫中都有她暗中安插的人手,就连禁军之中,也很难说没有她收买的将领。
她的儿子六皇子曾经是储君的大热门人选,若不是忽然夭折,立储仪式早就举办了。再加上孙阁老当时权倾朝野,连皇帝都处处护着他们,没有预知能力的禁军将领,以为孙家将来必定更加富贵,从而生出提前投靠未来太后、新君的心思,并不出奇。要不是六皇子死得太早,兴许投靠孙家的人还会更多呢!
这些人投靠了孙家,说不定留下了把柄,诸如效忠文书之类的。在孙家倒台之后,一旦他们的把柄泄露出去,他们便要前程尽毁了。无论是真心情愿,还是被逼无奈,他们都有可能被孙家操纵,在皇帝死后立刻控制住涂荣,好将禁军的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若不是颍川侯及时带兵入宫,兵力远超禁军人数,压制住反叛的力量,他们说不定真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