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正中小石头下怀,他咧嘴笑得欢喜:“多谢大姐!”他近来跟朋友出去多了,小金库正急需补充呢。
“谢你大姐啥事?”马氏正巧在这个时候走出屋子,听了个话尾。胡氏跟在后头,两眼红红的,但情绪已平静下来,闻言也好奇地看向儿子与侄女。
海棠与小石头对视一笑,很有默契地瞒下了详情,只搪塞道:“没事,大姐说我近来练武辛苦了,需要好好补一补,答应给我做大餐呢!”海棠也点头称是。
马氏哂道:“这时候能做啥大餐?不外乎萝卜白菜香菇豆腐。棠棠想出再多的花样来,也是万变不离其中,依然还是那个味道。吃得多了,啥胃口都没有,还不如等到国丧期过去,再好生大吃一顿咧!”她回头对儿媳道,“你也看着孩子些,他还在长身体咧,每天不要练得太狠了,除了一日三餐,也该给他添点别的吃食,省得他饿肚子。鸡蛋牛乳暂时吃不得,磨碗豆浆米糊也是好的,热汤面也很养人。还要在他屋里备些耐放的小食点心,他什么时候饿了,随时就能拿来吃,不必次次都要找厨房要。”
胡氏忙应了,笑道:“这孩子懂事,明明时常觉得饿,却不肯打扰我,又不想麻烦厨房的人,便时常往外头买吃食去,有时候还会请附近邻居家的孩子们一道吃,倒是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
外食虽然方便,但马氏的老观念依然觉得,家里自己做的吃食最干净美味,最令人放心:“外头能有啥好吃的?若是小石头交了合得来的朋友,只管请到家里来。额们家的厨房也能做出不少美味糕点来,长安的风味,京城的孩子只怕还没尝过咧!”
四人正说着家常闲话,忽然门房有人来报:“曹老爷回来了。”
曹耕云回来了?
马氏忙道:“咋也不提前打发人说一声?赶紧告诉表弟和老陆去!”她也顾不上儿媳孙子们了,急着要回正院给丈夫送信。
曹耕云自打进京那天,被儿子孙儿接走,便再也没回过海家。他身边有谢文载派去的书僮王小庆,若是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受了儿孙们的薄待,随时都能离开,至不济还能让王小庆回海家报信,老朋友们自然会助他离开。但王小庆一直没有动静,可见曹耕云在家里过得还不错。既然太平无事,那他今日忽然回来,难道只是为了探望老友?
马氏回正院通知丈夫去了,海棠忙带着小石头一块儿前往前院书房见曹耕云。姐弟俩从小读书,没少听曹耕云的课,对他也是当自家爷爷一般敬重的。
多日不见,曹耕云如今的气色很不错,面色红润,身上穿着一身新做的棉袍,帽子、斗篷都是新的,看针线象是晚辈媳妇的手艺。他带着王小庆和一个生面孔的长随回来,把两人留在院子里,自己跟着陆栢年进了屋。谢文载此刻并不在家,曹耕云虽觉得可惜,倒也并不是很失望。
与海棠、小石头寒暄过后,他就把两个孩子打发走了,转头对陆栢年道:“我听说了一些你家里的事,担心你还不知道,就赶紧过来了。”
第928章 曹家
海棠在屋外隐约听到了曹耕云的话,脚下顿了一顿,便先把小石头打发走了。
她转头看了看王小庆与那生脸随从一眼,招手示意前者随自己走到院子一角。
王小庆微红着脸,小跑到她面前:“小姐有什么吩咐?”
海棠压低了声音:“跟你站一块儿的是什么人?”
王小庆小声回答:“是曹家派来侍候曹老爷的,名叫曹用。”
海棠问他:“曹爷爷这些日子在家里过得如何?没有人欺负他老人家吧?”
王小庆忙道:“没有没有。曹老爷这些日子在家里过得挺好的。曹家少爷、孙少爷们都对他很是孝顺恭敬。小的在底下打探了一下口风,曹家的女眷还有下面的仆从,都没敢说什么不中听的话。曹家的奶奶姑娘们十分用心地照着曹老爷的喜好给他准备饭菜衣裳,哪怕是国丧期内,有许多东西不能用,她们也竭尽全力了。几位孙少爷还围着曹老爷请教学问,听说学得都不错,曹老爷看了他们的功课,也十分欢喜,说都是可造之材,有几分他年轻时候的品格儿。”
虽然不知道曹家人多年来对曹耕云不闻不问,为何如今忽然改了态度,变得如此孝顺殷勤,但只要他们能把这份孝心坚持下去,把曹耕云照顾得妥妥当当,哄得开开心心,那过去的那些事,外人也没必要太过深究,关键是曹耕云本人满意就行了。
不过,曹家人如此行事,总归有个原因吧?哪怕只是出于利益,也好过不明不白的,背后挖坑。
这么想着,海棠又问王小庆:“曹家如今日子过得如何?”
王小庆犹豫了一下,悄悄回头看了曹用一眼,估量着后者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才把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曹家日子虽然不穷,但也说不上富贵。他家除了几位少爷、孙少爷出门还有一两件好衣裳穿,其他奶奶、姑娘们都穿戴得寻常,也就是一身能出门见人的行头,差不多的针线活,都是自家人动手做。他家住的还是曹老爷年轻时住过的旧宅,家里人口多了,也都挤在一块儿。使唤的人手也不多,全家将近二十口人,统共也只有一个管家、两个婆子、两个丫头、一个厨娘和一个跟出门的长随,连门房的活都是管家兼任的,要用车也是临时去街上雇,自家不养车马。这个曹用其实是新买回来的人,身价钱还不低,是专门为曹老爷买的。为着买人,曹家的大奶奶还当了自己的嫁妆,才挤出这笔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