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君宛然一笑:“我与她自是会有再相见的时候,只是想到我们刚重逢不久,便又要分开数年,心里难免会有些难过罢了。”
说着她又看向周雪君:“不过这也是难免的。我们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儿,出嫁后总要随夫外驻,即使在闺中时与好友相处再亲密,婚后便总是要天各一方,这都是我们逃脱不得的宿命。幸好雪君妹妹不用受这个苦楚,你日后嫁进宫中,我什么时候想你了,还能递牌子求见一面。”
周雪君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拉着堂姐的手微笑。
周文君作为外命妇,想要晋见皇后,确实可以递牌子求见,但宫里宫外的也有许多不便之处,与一般姐妹们各自嫁娶后,走亲戚串门子再相聚相比,根本没法比。但好歹姐妹俩都在京城范围内,比起周文君与彭玉琪日后相隔数千里,见面又方便了许多。因此周雪君不会驳回周文君的话,她若想与娘家姐姐见面了,总是有办法的。
她们又再聊了一会儿闲话,接着周雪君便要领着姐妹闺蜜们去自己的新院子参观,海棠等人都兴致勃勃地随她去了。
女客宴席是摆在靠近花园的正院里的,正院侧方有通道可直通花园,而周雪君的新院子,就在花园边上,很是宽敞精致。她住在这里,开窗就能看见园中的美景,抬脚走几步就能到达园中花木繁茂之地,她一见就十分喜欢,心急着想与姐妹们一道分享这份喜悦。
海棠与吴琼一道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纷纷赞叹不已。吴琼羡慕地道:“这园子一看就是有人精心打理的,比起慈宁宫中的景致也不差什么。可惜我们家里的宅子败落已久。堂兄给我安排的院子,虽然也离花园不远,可园中房舍衰败,花木零落,还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才能整理得能见人。我怕是没有福气在家里住到花园重建完毕的那一日了,只盼着康王府的园子能有好景致,日后我也能尝一尝,住在花园边上的滋味。”
海棠便笑着对她说:“没有大花园,小花园也挺好的。我自己在家住的是个小院子,就在窗外头摆放花木盆栽,春暖花开时节,开窗就能看见好景致,也不差什么。”
吴琼听得,不由得有几分心动。她是决定不了家中花园重建工程的进度的,也知道那不是重点,但若只是在自己住的房间窗外摆几盆花,假装自己是住在花园里,那倒不是什么难事。别说是在自己家里了,就算是目前她寄居的承恩侯府客院,又或是慈宁宫中的房间,这事儿也能办到呀!
吴琼拉过海棠,小声打听起了眼下这个时节,都有哪些好花适合盆栽观赏。就在海棠低声给她提建议时,周文君已经把院子内外逛了一遍,回来面带疑惑地问堂妹周雪君:“你院子门口出去往北,与花园有月洞门相连的,正院后头那个大院子,里头装点得好生整齐气派,比起国公府正院正堂也不差什么,瞧着象是随时可以入住的模样。那是给谁准备的院子?四叔四婶总不会放着正院不住,偏搬到后院去吧?”
第1109章 萱瑞堂
面对周文君的疑问,周雪君面上的笑容没有变化:“听娘说,这宅子刚到我们手里,就已经布置好了,宅子里的家具都是现成的。尤其是正院和正院后头的大院子,里头的家具摆设全都齐备,跟家里其他地方配的家具摆设不同,皆是新打造的,后院正堂还有匾额呢!那上头是圣上的亲笔手书。本朝官员赐宅,自圣上登基以来,还没谁家得了圣上墨宝的。爹说那匾额十分珍贵,怕挂在外头叫风雨吹坏了,就亲自取了下来,暂时存放在正堂里,等到日后正式启用时,再把匾额挂回去。”
周文君听得惊疑不定:“是么?那还真是皇恩浩荡。只是不知道……那匾额上的圣上御笔写的是什么堂号?”
周雪君微笑:“是‘萱瑞堂’这三个字。”
周文君的脸色微微变了,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听着象是给家里老人准备的院子,只是你们四房分家出去,萱瑞堂几时才会迎来主人?”
周雪君笑而不语,周文君没得到任何答案,却好象已经得到了答案一般,脸色变得难看了许多。
海棠与吴琼在旁讨论闲话,本来已经停下了,见状不由得面面相觑。吴琼好象听懂了什么,面露忧虑,欲言又止。海棠却很快就起了另一个话题:“这院子真大呀!比我的院子要大了三倍不止,却只有雪君妹妹一个人住,那可太舒服了!”
周雪君转头看了过来,微笑道:“是呀是呀,就算再添上我的丫头,连宫里侍候我的宫人和嬷嬷一道住进来,每人一间屋,也依然绰绰有余。不过,院子这么大,住的人却少,白日里还好,晚上却略嫌冷清了些。再者,虽然这院子住得舒服,我却不知道能在这里住多久,怪可惜的。”
说罢她转头看回堂姐:“大姐姐,不如你留下来陪我住两天吧?这宅子可大了,我们这边西路除了花园和马场,还有我的院子,后头还有两三个院子呢,东路除了哥哥住的地方,还有一溜儿五六个院子,虽然比不得正院宽敞,却也都有正房三间带东西厢房与倒座房。这么大的地方,别说我们家只有四口人了,就算是再添四十口人,连带家里的男女仆妇,住进来也是绰绰有余的。您若是留下来,不愁没地方住,空院子多了去了!若是嫌地方冷清,我这院里东西厢房都还空着,你留下来陪我说话呀?”
周文君深深地看了堂妹一眼:“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象小时候那样爱粘人?罢了,你难得出宫一趟,这里又是新宅子,我就留下来陪你住两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