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处铺面自然是极好的,前主人与前租客那点事,固然不大吉利,可既然铺面是御赐得来的,那也就没有后患了。正如麻尚仪与吉公公他们所言,这样好的铺面,只是租出去赚点租金,太过可惜了,自家若能用起来做生意,那当然最好不过。
海棠对自家祖父海西崖的商界人脉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虽然擅长经营,但重新起复过后,便一直专心仕途,只是让祖母马氏小打小闹地买些香料宝石赚差价,还有与人合伙开织布作坊而已。若说正经做生意,那是早就没有了。若是海棠嫁给金嘉树后,真打算利用祖父的人脉去进货开店,那估计就只能卖些香料、宝石或其他土产了吧?
西域商路风险太大了,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能走几回。金家没有自己的商队,本金也有限,就算与人合作,又能采购到多少好货物,能支撑起这么大的两间铺面?
与其买卖西域珍货,还不如打西北土产的主意呢!
海棠想起了前些时候听周雪君与吴琼她们谈起的,要将长安出产的玻璃器或葡萄酒带到京中来的话,心想若是这条商路能打通,倒比香料、宝石都更稳妥些。
海西崖一手办起了西北边军的玻璃作坊与葡萄酒作坊,配方是不愁的,若是长安到京城的商路太遥远,那直接在直隶办作坊又如何?只是这两门生意利益太厚,不是海家小门小户能撑住的,就算是金嘉树这个太后外甥,也未必能镇得住场子。最好是能请动更为尊贵的靠山镇场,金家跟着吃肉喝汤就好了。
除此之外,织布作坊也是能办得起来的。马氏在这方面十分有经验,而海棠帮着祖母打理产业,其实也颇有心得。
海棠将这些想法一一列在纸上,又在回信中向金嘉树说明,端看他怎么选了。
第1114章 和乐
回信写好了,暂时还未能发出去。
第二天清晨,海棠早早起身梳洗,换上一身新衣,笑吟吟地前往正院上房,陪祖父祖母一道用早膳,再与兄长和新进门的嫂嫂见礼。
海礁与庄敏仪穿着喜庆的新衣,脸色红润、面带羞涩地走进了上房。前者拉着新婚妻子的手,上前给祖父祖母请安。后者羞答答的,十分不好意思,但还是没挣脱新婚夫婿的手,跟着他一道跪下了。
海西崖开怀大笑,马氏忙上前把孙儿孙媳都扶了起来,与丈夫一道接受了他们的敬茶,又将事先准备好的见面礼塞到了孙媳妇手中。
海棠笑着与嫂嫂见礼,互相换了称呼,接着各自就座,叙起家常,都是欢欢喜喜的。
随后又有海长安一家三口与新侄媳见礼,海礁又带了妻子去前院拜见表叔公与曹、陆两位师长,午饭大家是一道在前院正堂里用的。马氏心情愉快,连着第二天给家中下人发了赏赐,全家上下都喜气洋洋。
午饭过后,马氏就把孙子孙媳赶回东厢房歇息去了。她也不急着将家中中馈交给孙媳,年轻小夫妻刚刚成婚,这时候就该多亲近相守,旁的都是旁支末节。她虽说是有年纪的人了,但身体一向硬朗,还能替孩子们多管几年家,让他们少操点心。等孙媳妇生下了重孙,养好了身体,她再手把手教孙媳妇管家即可,眼下却没必要给年轻人添负担了。
庄敏仪对此毫无异议。她在家里也管过家,在这方面并不生疏,若是太婆婆让她进门后立刻接手中馈,她自问也是应付得来的。只是太婆婆与丈夫的话都有道理,她自来身体便偏弱,婚后要生儿育女,少不了吃苦头,为了能少吃些苦头,还是抓紧时间养养身体的好。
虽然她并不觉得自己在娘家时亏了身体,可她体弱却是事实。海家虽是军户人家,衣食住行却颇为讲究,又有表叔公谢文载这位杏林好手,擅长给人调理身体,而太婆婆马氏也曾从交好的麻尚仪处打听到几个宫廷养身药膳的配方,比庄家父子更熟谙此道。庄敏仪很快就接受了丈夫的提议,打算好生吃几个月的药膳看看,平日里也会跟着小姑海棠学几招和缓些的拳法,不为习武,只当是强身健体了。若是能将她一向偏弱的身体调理好,对她的将来也大有好处不是?
庄敏仪跟着丈夫回房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只在窗前做了几针女红,就被丈夫拉着出门去,在院子里转起了圈。暮春时节,下午的阳光并不热烈,哂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不一会儿,她就冒出汗来,被丈夫拉回屋去洗脸更衣了。
海礁怕她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就累着了,便让她在屋里歇息一会儿,自己出门找小妹海棠说话去了。庄敏仪不曾多言,安安静静地坐在窗下做针线,想着等这件给丈夫做的夹衣完工,便要向小姑海棠打听太婆婆的喜好,好给太婆婆也做一身新衣去。这些事她本该在婚前就做好的,可惜家中没有女性长辈,耿家表姑又身体不好,不方便到海家来做客,她只能在嫁进海家后,再想办法讨好太婆婆了。
庄敏仪正想着事儿,便看到新婚丈夫海礁回来了,却没有陪自己说话,而是匆匆换了一身衣裳,看起来象是要出去的样子。
她忙问:“相公这是要去哪儿?”
海礁回头笑道:“昨儿小金给我送了一份厚厚的谢礼,方才我瞧见,真真吓了一跳,就想去找他道一声谢。我很快就会回来,晚上再陪你一道用餐。”
庄敏仪欲言又止,海礁便拉起她的手,柔声道:“你午饭吃得不多,可是不习惯咱们家的菜色口味?正阳门大街上有一家新开的饭馆,厨子据说是大同来的,做的菜很是地道。我一会儿出去,就顺道过去瞧瞧,要是真的好,回头就带几道菜回来,晚上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