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周家,海金两家要掺和的葡萄酒与玻璃器作坊就有了靠山,也有了货源,甚至连运送货物的商队、车队,也有了——西北多的是退伍老兵,哪怕是老了、伤了、残了,久经战阵的老兵也不是寻常商队护卫可比的。除了退伍老兵外,各军户人家也有未能成为正军的军余子弟,同样也是可用的人手。
海礁还道:“小金还想算上康王府与承恩伯府的份,我倒觉得,最好再算上宫里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娘娘那份,那就更不用担心会遭人觊觎了。反正太皇太后背后有周家,太后在宫外只有小金一个亲眷,肥水不流别人田,都是一样的。”
掺和的人越多,海金两家能得到的好处就越少了。不过海棠倒不是很在意这一点,只要这份钱能赚得稳妥,少点也没关系,细水长流,总好过乍然暴富后就扑街。
海棠道:“这件事恐怕不是哥哥能说了算的。你还是要跟金大哥、康王还有吴珂他们商议,还得问过周四将军一家的意思。金大哥与吴珂倒罢了,康王与周四将军一家会理会哥哥的提议吗?”
说实话,就算周家与康王府都有意,也不见得会算上海家一份,顶多是看在太后的份上,拉上金嘉树而已。
海礁却自信地笑了:“这一点,小妹就不必担心了,哥哥心里有数,不会把事情办砸的。”
海棠挑了挑眉,很想问哥哥他打算怎么做,但又想到,自打重生以来,海礁可以说是越来越成熟能干了,办事也越发老练,就算偶然出点小岔子,也无碍大局。她其实完全可以更信任哥哥一些的。他如此积极主动地努力奋斗,如今也算是事业有成、前途似锦、人脉宽广、办事靠谱,早就不是从前事事都需要自己这个小妹出主意的时候了。
更何况,如今与海礁合作的金嘉树也同样是个聪明人,背后更是有许太后与新君这两个大靠山。他们二人感情甚好,合作愉快,遇事有商有量的,就算事情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坏影响。
她只需要在旁盯着就好,倒也不必操心太多,完全可以躺平享清福的嘛!
这么想着,海棠见哥哥海礁一副想要卖关子的模样,便也淡定一笑:“好吧,既然哥哥心里有数,小妹就不多问了,只等着你带回好消息就是。”
海礁见她不再追问,反倒有些意外了:“小妹,你不想知道,我打算做什么吗?”
海棠转开了话题:“哥哥,这几日忙着你的婚事,我都顾不上外头的消息了。昨儿喜宴上,我听几位闺秀神神秘秘地说什么八卦,有心找她们打听,她们却又语焉不详的,只知道与张家那位嫡支小姐有关系,具体是什么情况,我就不知道了。你今儿既然去见了金大哥,可曾听到些什么?”
“张家那位嫡支千金吗?”海礁想了想,“哦,她的事,我是有听说一些,说来也是笑话,她好象跟平王府的世子闹出丑事来了。许多人都说,她正打世子妃之位的主意呢。”
平王世子妃?
海棠眨了眨眼:“可是……我记得平王府的世子……他是有世子妃的吧?”
第1116章 初一十五
海棠婚期不远,很快就要嫁给金嘉树了。
作为皇亲国戚,她以后会有很多与其他宗室皇亲打交道的机会。哪怕她心里并不怵,也要事先做好情报工作,免得将来见面不认人,又或是不小心犯了忌讳,闹出笑话来。因此,过年之后,她就没少收集这方面的消息,无论是祖父海西崖、二叔海长安、哥哥海礁还是表叔公谢文载等人,都是她的情报来源。如今她不说对京中各大王府、公主府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各家的大致情况也是心里有底的。
她知道平王是先帝德光帝的皇弟,昔年夺嫡时,只是个母族不显的小皇子。先帝登基时,他还只有十几岁,没什么势力,只能跟在纪王、安王身后充当摇旗呐喊的小跟班,但没来得及把先帝这个储君得罪狠了。先帝上位后优先对付老对手纪王、安王以及常家等,根本顾不上他,他又“恰好”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落下了残疾,从此缩在王府里长年喊着腿疾犯了,不肯出来揽权生事,先帝又怎会与他一般见识?
平王在先帝朝时,一直是郡王爵位,规规矩矩地娶了世家女为正妃,纳了美貌的民女为侧妃,生了几个儿女,将嫡长子请封为世子。他只在宫廷大宴或宗室聚会上露面,很少过问朝政,儿女也都老实低调,在宗室圈子里存在感不高。
先帝在位后期,因不满纪王、安王等宗室亲王插手朝政,与权臣勾结,就想从宗室亲王里挑选几个老实稳重的人来充场面,挑中了平王,把他的爵位从郡王升为亲王,还让他出任宗人府右宗正,出来做做事。平王虽然还经常嚷着腿疾犯了,三天两头告假,但比起从前,他们一家的存在感高多了。而他这样老实做事不揽权的做派,也很得先帝满意,时常有赏赐下来。
他不曾参与过纪王父子的宫乱,与安王关系虽然不错,但也很少掺和些乱七八糟的事。新君上位后,对他很是敬重,新年时多有恩赏。作为宗室王府中的正面典范,他们一家在外界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海棠知道他家世子娶的是平王妃的娘家亲侄女,嫡亲表兄妹亲上加亲,成婚七年,才得了一女,世子妃生产时伤了身子,一直养病,此后再无生养。但平王世子与妻子十分恩爱,没有纳侧妃的意思,也不着急子嗣问题,身边的两个通房,一个是从小服侍他长大的侍女开脸,一个是世子妃安排的陪嫁丫环,两人都没有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