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妃和平王世子妃可是嫡亲姑侄,平王妃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儿子纳妾,断不可能让那家世显赫的妾室再盖过儿媳兼亲侄女的风头了。注定只能成为平王世子侧妃的张家嫡支千金,是不可能带着庞大的嫁妆嫁进平王府的。那么张家嫡支克扣二房张迎凤的嫁妆,又是图什么呢?自然是本性抠门吧?这还不值得外人嘲笑么?
海棠随口道:“这嫁妆也不是非得在婚礼前明晃晃地送到平王府去的。送嫁妆时低调收敛些,过后张家家主夫妇再贴补女儿,谁还能挑理呢?”
马氏哂道:“不在嫁妆单子上的东西,就算不得嫁妆了。东西进了平王府的门,就是平王府的财产。到时候只怕张家那位千金有的是哭的时候呢。用那种不要脸的法子嫁人做妾,她还想过好了?真把人家王妃和世子妃当软杮子了不成?听说她如今还盼着人家世子妃早点死,自己好直接嫁过去做世子继妃咧,真真白日做梦!圣旨都下来了,就算平王世子妃明儿就咽了气,她也依旧只能做妾,绝不会有翻身上位的那一天!”
马氏随口吐槽了张家女几句,便转头对海棠道:“这回你的嫁妆,额已经再三精简过了,但还是有不少东西没法带走。你爷爷总说,叫额别太张扬了,不要到处嚷嚷额们家有钱,舍得给孙女陪送。额听他一回,减少了几十抬嫁妆,不然你的陪嫁还要更多些咧。不过那些东西原本就是给你备着的,就算不能在今儿送过去,阿奶也不会亏着了你。回头阿奶寻几个借口,逢年过节地给你送东西,很快就会给你把这几十抬的东西给补上了。到时候你把东西收好了,该用就用,该花就花,别舍不得。日后要是缺银子了,或是少了什么东西,再回来找阿奶要。爷爷和阿奶就你和你哥哥两个亲骨肉。你哥哥有本事,自己就能挣银子,给他媳妇买花戴。阿奶手里那点私房,都是留给你的。便是眼下不给,将来也早晚会给了你。”
海棠忙道:“阿奶别这么说,哥哥也是您的亲骨肉,嫂子也对您孝顺得很,您有好东西,也该分给他们一半呀。”
马氏傲娇地嗔了她一眼:“这个你就别管了。你嫂子那儿,额早就留出好东西了,她也不是个贪心的人,不会计较的。反正,阿奶就是想把东西留给你,你不要,额就都丢了。”
海棠忍笑,抱住了祖母:“行行行,只要您给,我就要。那将来我有什么好东西要孝敬您,您也要乖乖收下,可别跟孙女客气呀?”
第1144章 围观
海家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从海家大门抬出来,便沿着胡同往东直走,拐入了正阳门大街,一路浩浩荡荡地进了正阳门,随即向东转,沿着内城墙根底下的大道走,过了三官庙后,走玉河南桥到了河对面的街道,再转道向北,便往南熏坊的金家大宅去了。
沿路都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段,进了内城后,经过的又多是官宦富贵人家居住的街区,海家送嫁妆如此排场,自然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议论。
路人们瞧着那先帝赐婚的圣旨,象征着奁田房产的砖瓦,还有那十来抬五颜六色、质地上乘的织金织锦衣料,都赞叹不已。至于那被封得严严实实、用红绸绑起来的几十个箱笼里装的是什么,众人好奇之余,也不由得开起了脑洞。
“听说是太后娘娘亲外甥娶妻,也是先帝御赐的姻缘。”
“这般丰厚的嫁妆,说是个五品官的孙女儿,谁信哪?!五品官跟五品官能一样么?说不定是什么世家大族之后,就算官位不高,身家也不是寻常人家能比的,因此才舍得给孙女陪送这么多好东西。”
“据说是西北来的,小门小户,还是军户人家,是得了阁老赏识,才能进京做官,不象是啥有来头的富户。”
“不过是传闻罢了,你瞧瞧这嫁妆的排场,你能信那真是没来头的小门小户嫁孙女能有的?上个月张家嫁女,都不如他家豪富。难不成张家比西北来的小门小户还不如?!”
“西北也没你们想的那么穷酸,京里的大商号不是总往西北去,贩卖些玉石彩宝香料玻璃啥的来京城么?你往罗家的商行里瞧一瞧,一个玻璃碗就要十几两银子,一整套的玻璃茶具,没个一百两都拿不下来,这还只是最寻常最粗糙的式样呢!还有那些香料、宝石,价钱也都贵得很。这都是从西北过来的,那边有这么多好东西,你真觉得西北穷酸么?不过是京里的官老爷们看不惯西北的军爷,才故意拿这话贬低人家罢了。”
“西北确实是有钱的,否则前些年朝廷不肯给西北边军拨足数的钱粮,西北又怎么可能支撑得住,还能养活大军,跟胡人打了十几年的仗?!”
“你要死了!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话题转向了比较敏感的方向,许多人转头看向那不知死活大放阙词的家伙,见他穿着绸衣,油头粉面的,瞧着就不是平民百姓,兴许是有门路听说了什么内情。但就算这人知道内情又如何?朝廷不给西北边军发足粮饷,这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么?朝廷都不敢声张!
更何况,如今西北边军的统帅周家又得了势,有了一位太皇太后,又要再出一位皇后了,拥立之功、平叛之功、救驾之功……跟周家本来的守土卫国之功加起来,功勋彪炳,新君宠信看重得很,谁敢得罪他家?!朝廷巴不得当作早年的事没发生过,从此与西北相安无事。这人没眼色地重新拿旧事来说嘴,不是不怀好意,就是不知死活的蠢货。跟他离得太近,万一被官府误会是一伙的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