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191)

海礁听完他们诉苦之后,很干脆地说:“这事儿就交给我好了。我去跟老军师说这事儿,就算马老夫人要埋怨,也是埋怨我。她虽是我姨奶奶的长辈,但与我并不相干。我会守礼节,对她客气相待,却不至于为了个不相干的亲戚家长辈,就让自己行事束手束脚的。”

马有利父子大喜,连声道谢。

海礁摆摆手:“你们都快成我们家的人了,帮自己人一点小忙算什么?赶紧收拾好东西,进城与家人会合去吧。我阿奶那里有许多活,正等着人干呢。”

马有利父子连忙答应下来,心中多了几分安定感。多少年了……自打跟着主母周马氏进入周家三房,他们就再也没这么安心过了。知道主人家会护着自己,他们干活都能更有底气。

海礁安抚了马有利父子,又问起别庄上的新消息。

这回马有利父子积极多了,回答问题时还力求详细,就怕漏了什么重要的情报,妨碍了未来的小主人办事。

别庄的人一路跟踪马老夫人的心腹,看着他进了城,进了周家三房……他们终于知道,这人并不是假冒马老夫人手下的杀手同伙,而是真真正正的周家三房同僚。众人都沮丧极了,知道自己闹了乌龙,但同时他们也添了新的疑惑,不明白马老夫人为何要跟金嘉树这个小孩子过不去?

别庄的人中,有曾经在老太爷手下当差的,心里向着老太爷的遗孀,主张所有人瞒下此事,不让老军师他们知道马老夫人曾经做过什么,免得对方误会马老夫人与金家凶案的凶手有关;但也有人心里觉得马老夫人的行迹可疑,认为应该报告老军师,让老军师出面劝说马老夫人与目前的三房当家人周世功,不要再做引人疑惑的事。

老军师出身于三房老太爷麾下,别庄上的老兵至今还视他为自己人呢。

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彼此相持不下,目前暂时还没有人去周家老兵庄子上送信。周家老兵庄子的人昨天也没有过来。至于留在别庄中保护金嘉树的那一位,他只负责保护,吃住睡都不会离开金嘉树住的院子,其他事是不管的。

海礁问明了这些情报,心里就有数了。他直接去找了别庄的庄头,将马老夫人有意在别庄建玻璃作坊的事告诉了对方。

海礁编了一套新说辞,声称马老夫人撬长安玻璃作坊的墙脚,消息是从长安作坊那边传出来的。海西崖作为曾经建立了肃州玻璃作坊的元老,与长安作坊的玻璃匠人们十分熟悉,到了长安城后,曾与对方见过面,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由于撬墙脚的主谋是周家三房素有声望的老夫人,玻璃作坊的人心有顾虑,没敢声张,只好悄悄给海西崖透了口风,希望他能帮着跟周家人说一说。

至于为什么海礁会知道马老夫人是打算在别庄上建作坊,那当然是因为马老夫人一直在逼周马氏将别庄无偿转到周晋浦名下呀!周马氏不敢透露建作坊的消息,可嫁产更名却不可能瞒过娘家亲人。她为了不得罪继婆婆,一直在拖延此事,但马老夫人步步紧逼,现在更是为了不让周家老兵庄子上的人关注到别庄的新动向,要用计将寄居庄中养伤的金嘉树赶走了!

别庄庄头恍然大悟。马老夫人派人来别庄上搞事,原来跟金家凶案无关,只是想要赶人而已!他不由得大大松了口气。

可松一口气之余,他又开始纠结了。长安玻璃作坊是边军的产业,利润丰厚,很多人都看着眼红。这事他是知道的。他还知道,玻璃作坊的利润会用来采买粮草军资,贴补边军,也有一部分会用来发放老兵或伤残士兵的抚恤金。他也是老兵的一份子,知道这些钱的用处有多大。若是玻璃作坊的利润减少了,就会有许多象他这样的老兵生活受到影响。

马老夫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老太爷在世的时候,明明很在意退役老兵们的生活。老太爷主持军中后勤,年年都要想办法挤出一笔钱粮,接济那些解甲归田的老兵与伤兵们,有时候甚至会自掏腰包。那时候老夫人不是还很支持老太爷的决定么?为何她现在要跟边军的产业争利?

庄头想起周家三房老仆们私下的议论,都说自打老太爷去世后,老夫人性情大变,开始变得刻薄又贪财。他还以为只是谣言,没想到……

庄头心情沉重,但他还是召来所有参与了昨日跟踪行动的老兵们,将真相告诉了他们,免得他们再为要不要向老军师告密而争执不休。

所有人听完后都沉默了。他们没想到真相会是这样的。

其中对老太爷最忠心的一员老亲兵愤而起身:“老夫人这不是胡闹么?!她怎能违背老太爷生前遗志?!不成,额得去向她问个清楚!”

庄头连忙拉住了他:“嚷嚷个啥?叫人知道老夫人的打算,难道老太爷脸上就有光?!到时候连额们这些老太爷的旧人都跟着没脸见人了!”

又有另一人问:“那现在要怎么办?瞒着别人去劝老夫人收手么?额们说话没那份量,若是老军师出面去劝,老夫人兴许还能听得进去,至少五爷是会听的。”

庄头叹了口气,忽然觉得不对劲:“咦?海家大少爷呢?他方才还在咧。”

第159章 决定

海家大少爷海礁当然已经离开了。

他看到庄头将自己告知的真相说出去之后,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可不想留下来看到别庄的老兵们在那里纠结的模样,更不想听到他们请求他保密的话。他本来就是为了将秘密戳穿才特地到别院来的。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