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口道:“那你就去吧,玩得开心些——可要我送你过去?”
“不用。我跟阿奶说过了,马昌年会驾车送我和葡萄过去,用不着哥哥。”海棠将斗篷上连着的兜帽戴在头上,抬脚往前院走去,“哥哥在家等消息吧,我吃过午饭,很快就会回来的,希望到时候唐家那边已经有了结果。”
海礁点头应了:“你去吧,路上小心些,早点回来。”
他一路把小妹送出了门,看着她与丫环上了马车,朝着周文君别院的方向驶去,方才折返家中,想了想,又去寻表叔公谢文载,看唐家是否送来了新消息。
就在海礁打算回二进院的时候,有人来找谢文载了。
来的不是唐家人,而是镇国公府的亲兵,还是奉了老军师之命特地赶过来的。他给谢文载送来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今早教养嬷嬷那边派了侍女小翠出门“采买”。小翠走在路上的时候,与新据点里的人碰面了。不知道他们双方谈了些什么,过后两人迅速分开,小翠重回教养嬷嬷处,然后她们就开始打包行李了。但凡是笨重难带的箱笼,她们都没理会,只专心收拾细软。动静之大,连唐家所送的仆人都察觉到了,试图去内院打听,却被骂了回来,但还是尽职地将消息报给了主人家知晓。
唐家派人围住了教养嬷嬷们的院子,拦着不让她们离开,但还没顾得上处置她们,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新据点那边了。
新据点里的人不知何时少了一大半,剩下两三个小喽啰在宅子里伪造出种种假象,让监视的人以为他们还在宅子里。若不是负责跟踪小翠的人看到她与新据点里的人碰面,唐家人还不知道“采爷”已经带着心腹跑了呢!
新据点宅子后墙根下多了个狗洞,那“采爷”估计就是从这里偷跑的。
这是唐家人的疏忽。唐家家主大怒,手下的人也觉得没脸。他们并未声张,只把没能逃跑的人给控制住了,正要严刑拷打,问出“采爷”等人的下落。周家那边觉得不妙,忙给老军师与谢文载送了信,想请他们帮着参详一二,推测那“采爷”眼下最有可能的去向。
根据几个城门口处守将的反馈,这人还未出城呢,定然是躲在哪个角落里了。
谢文载眉头紧锁,觉得自己得往镇国公府跑一趟了。
海礁连忙把消息告诉了金嘉树。
而这时候的海棠,刚刚在周文君的别院门前下了车。
第369章 不速之客
海棠到别院的时候,周家姐妹们已经先一步到了。
小宴设在花园里。海棠不必进正院,进门后左拐进园子,就能看到不远处的亭子中,已经呈“品”字状,摆开了三桌小席。
这处别院的花园中种植了不少花木,眼下春暖花开,地上的草也绿了,水池子里的冰也化了,枝头上已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红粉花苞,除了空气中还夹带着几分寒意,园中已俨然是一派春景盎然。
海棠一路赏景走来,见了周文君便笑着问好,又夸赞园中的景致。
周文君摆摆手:“婶娘们知道我要在这里设宴待客,早几日就打发花匠过来料理了,不然这会子园中还没那么多花儿草儿可看的呢。其实我只是想跟姐妹朋友们聚聚,不管景致是好是坏,都是点缀罢了。”
海棠笑道:“能有好景色看,谁又耐烦瞧荒地枯枝烂石头呢?瞧着这红花绿树,咱们眼睛都觉得舒服些,心情也更好了。哪怕是为了给友人饯行,心里也不会太难过。”
周文君哈哈笑道:“这倒是正理儿。虽说今日是分别,但我们姐妹总有再见的一天。我们盼着再聚首便是,很不必为此伤春悲秋的。若是把眼睛给哭肿了,回头留在姐妹心里的模样,岂不是太难看了?”
她帮着海棠把身上的斗篷给解了,丢给丫头们,自己拉着海棠的手,领进了亭中。
周怡君、周婉君、周华君姐妹几个都在这里,纷纷笑着起身向海棠问好。海棠见周雪君不在,有些惊讶,周华君便表示:“她跟我一块儿来的,只是方才府里打发人给她送信来,她才出去了。海姐姐进来时没瞧见?”
海棠进门时还真没瞧见周雪君,猜想她可能是在正院那边跟人说话呢,也没放在心上,便与周家姐妹们一道坐下聊天。
小宴还未开席,但周文君准备了好茶好点心,正好能让小姑娘们聚在一块儿边嗑瓜子边聊天。
今日聊天的重点就不再是归氏母女了,大家都更关心周文君回了甘州,周婉君与周雪君去了京城后,打算做些什么,明年是否会回长安过年?周文君是决定了要回来的,周婉君认为自己肯定要留京,周雪君就说不准了。周华君表示:“我们约好了明年元宵要再去看灯的。雪君怎能不回来呢?”
小女孩间的约定,倒是不一定能实现。
女孩儿们正叽叽喳喳地聊得兴起呢,周雪君回来了,小脸绷得紧紧的,似乎心情不大好。
周华君忙拉她坐下:“你这是怎么了?府里能有什么事?”
周雪君冷哼一声:“没什么,姐姐们别管,反正我心里有数!”
众人心中疑惑,但也没有追问,继续聊着天。
海棠拿出了那根绣花腰带,送给周文君。周文君十分惊喜:“呀,你给我做的么?真好看!”
她把那腰带翻来覆去地欣赏着,听海棠说明每一个暗格所在,高兴得脸都红了:“我正想要这么一个东西,出城骑马时方便。只是我没这么好的手艺,正打算回甘州后,找个针线娘子做呢。没想到海妹妹会送我。你的针线做得真好,平日里真没看出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