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爷”忽然带着人上门,又有同伙爬墙进来折腾了一通,家里被打坏的家具、花木不少,家里的老人孩子以及男女仆妇们都受惊不轻,需得她去安抚处理一番才行。
她把崔婶和马婶给带走了,留下葡萄听候差遣。不过海棠只是在里间与吴琼隔着炕桌对坐着,吴琼低头不语,她便一直观察吴琼。
吴琼被看得浑身不自在,鼓起勇气叫了她一声:“海……海姑娘……今日实在是对不住……”
“你是说你娘把金大哥在我们家的消息告诉了孙家的爪牙这件事吗?”海棠一张嘴就打了个直球,“那件事确实是你娘不对,你应该没有开口吧?”
吴琼被她的话惊得手足无措:“我……我没……没有……我都不知道……”
海棠也不顾她此时正心神不属,进一步追问:“你娘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秘密的?金嘉树住进我们家,这事儿在镇国公府里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你娘是如何打听到的?若说是因为她发现我哥哥乔装成周奕君进了府,可我哥哥也没看到她呀?周奕君曾经向我哥哥抱怨过,说不知道你娘是怎么摸进他房间的,竟然连府里的下人都没发现。难道你娘还能飞天遁地不成?”
“我……我不知道……”吴琼目光闪烁地转开了视线。
海棠一看就知道她肯定清楚内情:“难不成你娘收买了镇国公府的下人?还是发现了镇国公府里的什么密道?你娘和你被周家接到长安,一应日常供给都是上好的,周家哪里亏待了你们?你们在别人家里做客,这又是收买主家下人,又是暗中潜伏打探机密的,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难不成周太后当年接你们进宫,承恩侯府藏了你们这么多年,竟是养出了白眼狼不成?你们悄悄折腾这么多,是想算计谁呢!”
“不不不!”这话吴琼可就承受不起了,连忙辩解,“娘和我都没有那个意思,海姑娘,你千万别误会!”
因担心海棠误会,心里又有愧,心神大乱的吴琼吱吱唔唔地交代了一些母亲的秘密。
比如她打听到镇国公府里的世仆,许多人曾经服侍过吴文安公夫人吴周氏,又或是受过吴周氏恩惠,便打着已故婆婆的旗号拉拢了一些人。虽然对方不至于为了吴周氏的后人背叛主家,但有时候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也愿意给归夫人母女提供一点小方便。光是吴琼所知道的,这类小方便就有三个例子:一是镇国公府下人们为了方便抄近道而惯走的隐秘小路,二是他们偶尔会向归夫人透露主人们的想法与喜好,三是周家四房的车夫愿意帮归夫人母女隐瞒外出时的行踪。
再比如归夫人在慈宁宫中隐居多年,但她被困在小院时间长了,耐不住性子,便跟着宫人学了些本事,知道如何不引人注目地在宫中行走,摒气功夫与隐藏自身痕迹的水平都不低。她当年仗着这项本事,曾不止一次偷走出慈宁宫透气。不过,这事儿没能瞒住周太后。六皇子死得不明不白,她还因此被周太后怀疑上了。周太后生怕她连累了自己,就迅速联系承恩侯夫妇,把他们送出了皇宫。
吴琼对母亲的秘密所知不多,也觉得她没有问题,但说出这些话后,自己也感到好象有哪里不对劲了,忍不住哭道:“我娘真的没有坏心……六皇子的事也与我娘无关,那是……是榴花做的!太后娘娘也应该清楚才是……”
海棠眨了眨眼:“榴花是谁?”
吴琼咬咬唇,低下了头:“是皇后娘娘生前的宫女……坤宁宫大火,她逃出来了……太后娘娘收留了她们……”
海棠明白了。原来许贤妃当年逃离坤宁宫大火的时候,真的有同伴,还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她俩留在慈宁宫中做了宫人,受到周太后庇护。许贤妃才刚进宫,心里没别的想法,但这个榴花估计对害死故主吴皇后母子的孙贵妃怀恨在心,导致了六皇子的死……
这种事周太后当然没办法说出来。无论害死六皇子的是归氏还是榴花,总归都是周太后保下的人,皇帝知道了一样会怨恨。
海棠没有再追问下去,只面露好奇:“你们在慈宁宫住了那么多年,应该认识许贤妃吧?你娘和她关系不好吗?她知道许贤妃的外甥在哪里就算了,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孙家的爪牙?”
第375章 分析
吴琼又开始支支唔唔的了:“没有……怎么会呢……”
海棠也不给她时间喘息,径自继续道:“按理说,你们吴家当年的大火烧得蹊跷,世人基本都认定孙家就是凶手了。你们母女是当事人,是否另有猜想,我就不问了。如今是孙家逼得你们一家三口不得不离开京城,来到长安生活,你们对孙家多少该有点怨恨才是。太后娘娘与周家固然是把你们困在一个小地方,隐居了许多年,那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吧?
“如果你们觉得这是没必要的事,周家人应该放你们在京城自由活动,那只要你娘开口要走,承恩侯府也不会硬把你们关在家里。那为什么你们还要听话不出门,还跟着承恩侯世子夫人到了长安呢?如果你们心里清楚,不出门也好,离开京城也好,都是为了保命,那如今也没理由怨恨周家吧?”
吴琼垂下头去。她们当然恨孙家,而母亲对周家的怨恨也确实有些不讲道理。可母亲与娘家亲人分离多年,连外祖父母去世都不能尽孝送终,又在女儿的婚事上屡屡受挫,心生怨恨也是难免的。这都是为了她。她怎能说母亲有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