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496)

“住口!”马老夫人气得脸都青了,指着马氏的手指都在发抖,“无礼小辈,你安敢在我面前张狂?!这里是周家!轮不到你一个外人说话!”

“你在马家也一样是外人!”马氏冷笑道,“别在额面前摆长辈架子了。就算你是将军夫人又如何?早晚要被法办的,不过是个罪妇,额有啥好怕的?!”

她扭头去跟周马氏道:“依额说,她不肯张口,也不打紧,不就是要查当年的旧事么?回马家去寻几个年纪大的长辈,或是收回老姑奶奶的产业后,去寻那些老掌柜、老伙计们,要见过她年轻时候模样的,去问他们,老姑奶奶当年是在哪里认识的她,又是咋样收她做干闺女的?顺藤摸瓜,额就不信,查不出她的底细来!”

周马氏咽了咽口水:“若她……真是个胡人奸细,那就是胡人处心积虑,算计额们周家的缘故。额们周家顶多就是被蒙蔽了,不是额们故意里通外敌……”

周怡君露出惊喜之色,可两丈之外的马老夫人,脸色却彻底白了。

第410章 四百章零九 旧信

海棠立刻就留意到了马老夫人的异样。

她心里明白,马老夫人为何会为马氏的话大惊失色。

马老夫人在成为马家老姑奶奶的养女之前,是宗室公府的千金,还是犯下了叛国大罪的宗室公府千金,报复了家人和前情人后假死出逃,才活下命来。她怎么敢让人知道自己的底细?!若是被人发现了当年盗取军事情报的过往,她这通敌卖国的罪名就板上钉钉,再也别想洗白了!

盗取军机的罪名,比起为胡人奸细提供路引的罪名,要严重得多了。后者还能辩解是上当受骗,前者可是实打实的主动叛国!她当时勾结的还是胡人的老汗王,大楚曾经的大敌,周家几十年的老对手,性质更严重了。

她这是害怕了吧?

马氏让人夺走她从马家带来的陪嫁品,还不算什么。可向马家老人查询她的来历,才是最要命的。

马老夫人会怎么做呢?

若照着她少年时代的习惯,遇到困难时,她可能会气急败坏,冲着身边无辜的人发脾气,说话难听。可若她遇到的是攸关性命的危机,她反倒会冷静下来,用骗死人不偿命的演技哄人,拖延时间,为自己争取翻身的机会。

海棠盯着马老夫人,看到她脸色难看地沉默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便开始说话了:“你们用不着故意拿话来激我,连追查我底细的话都说出来了……我若真是胡人奸细,你以为老太爷几十年会发现不了么?!还是你们觉得,老太爷会故意包庇我?!他是真正的英雄,绝不会做这种事!若他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后辈如此小看他,还不知会如何失望呢!”

说罢马老夫人故意斜着眼睛,用轻视的口吻对周马氏道:“我当年就不该为了报答马家,力劝老太爷选你做世功的填房。你教养平平,德行不足,人也愚钝,本就不配做周家妇!”

这话正中周马氏多年来的心病,她心头那口气顿时就泄了一半:“不……阿家,额没有小看老太爷……”

马氏听着不妙,飞快地打断了大姐的话:“大姐,你别听她的。几十年了,来来去去都是这几句话,好象你真有那么差似的。额们马家再是小门小户,也比来历不明的人强!你教养再平常,也没给夫家带来什么灭门的祸事呀!你哪里不如她了?!便是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见到你们家老太爷和列祖列宗,你也能挺直腰杆说话!”

周马氏闻言,顿时又支楞起来了。

没错!她再差也比继婆婆强。继婆婆能做到的事,她都做到了,还做得更好。她照样把继子养大了,也生了一儿一女,从没有害过人,没有收过不该收的钱,没有勾结过胡人奸细,她哪里不如人了?!老太爷能容忍继婆婆,凭什么要对她失望?!老太爷娶回了继婆婆这样的祸根,有什么资格埋怨儿媳妇?!

马老夫人看着周马氏脸上的表情变化,只觉得晦气不已。她狠狠地瞪了马氏一眼:“我才不是什么胡人奸细,你们少在这里胡说八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你们两个小辈如此羞辱?!”

“你若不是胡人奸细,为什么要帮胡人奸细办路引?”周马氏再次问出这句话,语气比起第一次问时,要理直气壮得多了。

马老夫人沉默了一下,方才道:“因为有人请托我,给那几个商人行方便。我也是碍于人情,才这么做的。”

马氏冷笑:“这会子想出理由来了?那请托你的人是谁?有什么证据?!”

“是凉州的王夫人。”马老夫人说出了一个人名,“她娘家在蜀中,夫家的粮行存货丰足,而老太爷在军中负责后勤,正需要从她家粮行大量购粮。我怎能得罪了她?不过是一件小事,我没有不应的道理。我又不知道那些商人是胡人奸细……”

海棠与周怡君都不知道这兰州的王夫人是谁,可周马氏与马氏心里却门儿清。

周马氏迟疑地说:“可王夫人……她死了十好几年了!还是死于大火……连粮行都被烧掉了。这死无对证的……”

马氏冷笑:“死无对证,可不是由得老夫人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天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

“我有王夫人的亲笔信。”马老夫人道,“上头还有她的私章。若你们不信,我可以拿给你们看。”

听起来不象有假。可若事情真是这样,先前涂荣问起来的时候,她怎么不说呢?任何人质问,她都只是断然否认自己做过通敌之事,丝毫不提这“光明正大”的理由,同样十分可疑。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