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皇上的计划顺利进行下去,他们还得先把孙家那边的隐患解决了才行。
再者,倘若孙家谋害吴皇后、三皇子以及吴文安公一家的证据确凿,那还是要尽快将他们处置了好。否则,没人知道他们会不会被逼到绝境了,便重施故伎,在皇宫里再放一回火?当年无论是坤宁宫还是吴国丈府,逃得性命的人都寥寥无几,焉知再来一回,皇上、太后、八皇子与他们身边的人就一定能平安无事?为了圣驾平安,这样的机密事项必须尽早报到御前,提醒皇上多加防范才是!
涂荣将近来调查到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整理,分别派出三拨心腹亲兵,每拨两人,每日一拨,快马朝京城送去。
用这种方式往京城送信,应该能保证起码有一拨信使能顺利抵达。哪怕有哪一班中途遇上什么意外变故,也不会影响另两拨的人。而且他们手里还同时握有陕西都司发出的令牌与涂荣本人离京前从皇帝那里得到的令牌,在沿路驿站都能调配最好最快的马,以确保信使能以最快速度赶路。若无意外,五天内信就能抵达皇宫了。
涂荣送走了最后一拨信使,心里已经在期盼皇帝的回音了。他深吸了一口气,迅速平复了心情,便又重新投入到审讯调查工作中去。
大约是因为他的精力过于专注的缘故,他没有留意到,这些天,镇国公府也没少往京城派出快马信使。镇国公府的信使专业而经验丰富,在进京这条路上已经跑得很熟了,配的马也是上好的快马,镇国公府又不需要象涂荣那边,必须掌握到足够的证据,再往京城报信。镇国公府的信使比涂荣的信使还要早两天出发,想必在涂荣的第一拨信使抵达皇宫大门时,他们早已将镇国公亲笔信送到承恩侯手中,再由承恩侯夫妇转递进宫中去了。
在镇国公府与涂荣进行这场后者并不知情的信使对决之际,海家人继续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
海西崖忙于衙门公务之余,也会暗地里打听一下关于周家三房案子的内部消息。可惜涂荣回归后,又重新下达了封锁消息的命令,如今都司衙门内部讨论这桩案子的人很少了。海西崖能打听到的消息不多,幸好表弟谢文载还能从镇国公府那边得到第二手消息,知道案情暂时胶着,但周世功夫妇的处境还算不错,涂同知并没有疑心他们一家掺和了通敌之事,只是马老夫人那边的案情越查越严重,显然已无法善了。
海西崖心情有些沉重,他回家后把情况告诉了妻子。马氏为大姐姐夫松一口气之余,又害怕他们即使被证实清白无辜,也依然会受到马老夫人的牵连,心中担忧不已。
她如今真的很想跑去周家三房找大姐周马氏问个明白。倘若马老夫人真的做了那么多罪大恶极的事,为何这么多年来,周家三房上下就没一个人发现呢?
他们家老太爷不是早早就从边疆退守后方,住在家中了么?这么英明果决的人物,为何会发现不了继室妻子的秘密?马老夫人一个内宅贵妇,做什么事都要依靠身边的心腹,就没一个人觉得不对,把事情报到老太爷耳中去吗?还是说,老太爷真的被妻子迷昏了头,哪怕知道她有问题,也没吭声,反而纵容她一错再错?!
这哪里还是世人以往认为的周家英雄呀!
还有周家的仆从们,忠心也太有问题了吧?马老夫人嫁进周家三房的时候,只从马家老姑奶奶那儿带来了几个陪嫁丫头、几家陪房,剩下的掌柜、伙计、工匠们都是在外头做事的,并未进入过周家三房内部。而这些陪着马老夫人进入周家三房内宅生活的仆从,这些年或死或退,已经减少了不少人,马老夫人视作心腹的婆子管事,还有不少是从三房拉拢,又或是在近几十年里陆陆续续收到身边的。这些人为什么会对马老夫人如此忠心,还会在真正的主家面前帮她隐瞒秘密?!
周世功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三房家主,居然对自家继母的行事毫无察觉,他这个家主简直做到狗肚子里去了!哪怕是在夺走继母大权,还撵走了那么多继母的心腹之后,他也依然没有察觉到她真正的秘密。他这个人,真有世人素来称颂的那般聪明能干么?!
马氏心焦如焚,一边天天派人去留意周家三房的动静,看三房大门什么时候能再许外人进入探访,一边忍不住在家里朝着姐夫一家骂骂咧咧起来。
她大姐真是被这一家子害惨了,被马老夫人害惨了!
第443章 焦虑
马氏心情不佳,海棠只能尽可能温言安慰了。
白天海西崖与海长安、海礁都不在家的时候,只有海棠陪伴祖母,她便设法使出浑身解数了。
海棠先是把小堂弟叫过来哄祖母高兴,小石头的稚言稚语果然暂时逗乐了马氏,让她笑得开怀。只是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功课要学,等他被胡氏抱回屋背书后,马氏的好心情没维持多久,又开始想起自家大姐外甥来了。
她搅着帕子跟崔婶、马婶商量:“额们现如今啥忙都帮不上,继续坐等结果,也不是法子。要不……额们给晋林那边送个信吧?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事,说不定会影响他的前程,他继续待在宁夏中卫,也没啥用,不如家来。他是三房的儿子,进门是不成问题的。就算帮不上啥忙,也能给大姐做主心骨,总好过大姐跟姐夫说不上话,只能跟怡君一个孩子商量事儿!”
崔婶为难道:“宁夏中卫距离长安上千里路,就算这会子送信过去,等表少爷回来,也不知是多久之后了,只怕三房的案子早已有了结果。万一表少爷白跑一趟,岂不是耽误了他自个儿的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