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礁皱起眉头想了好了会儿,才问:“那柳黛娘的案子当真不能翻出来么?那可是杀人嫌疑,又死无对证的。金鑫夫妻绝对逃不掉!”
海棠摇头。一旦揭开柳黛娘之死的真相,就会暴露出许秋娘的失踪问题,牵扯太大了。就算金嘉树已经让金柳氏“推测”出了许秋娘的“下落”,可那毕竟是假的。一旦有人真的找上孙家去询问当年的旧事,孙家可不会配合金嘉树的计划,万一他们察觉到了许贤妃的身份来历怎么办?这几年正是要紧的时候,没必要给八皇子立储之事节外生枝。
海礁听了妹妹的分析,也知道其中的难处。
本来,金家二房声称当年在京中埋葬了“许秋娘”,就已经圆上了许贤妃身份的谎。只是金嘉树为了堵住金家二房的嘴,才会揭破京中坟里埋的“许秋娘”其实是柳黛娘的事实,以此为把柄威胁金柳氏别再找麻烦罢了。
倘若这件事没有被海棠听见,又被金嘉树发现海棠听见了,那金嘉树与金家二房的人自会保守秘密,不叫任何外人知晓许秋娘的下落不明,那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可偏偏海棠知道了许秋娘失踪的事实,金嘉树与金家二房就没办法将这个秘密保留在家族之中了。金嘉树得想办法解释母亲的去向,否则就得面临母亲的真正身份随时会被揭破的风险。
除非他肯将实话告诉海棠。
海礁忍不住对海棠说:“小妹当时要是躲好一些,别让小金看到就好了。”
海棠不以为然:“金家宅子就那么大的地方,前院后院都有人,我能躲到哪里去?就算金嘉树没看到我,周小见和卢尕娃也会看到并告诉金嘉树的,那不是显得更奇怪了?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金嘉树我无意中听到了,也信了他们的说法。我们本就知道他不少秘密,帮过他不少忙,他还不至于因为被我听到了几句机密,就惊慌失措。”
不过,金嘉树大约也担心消息一旦传开,就会有太多人知道他母亲许秋娘没有在京城急病后下葬了,为了降低风险,他请求海棠,不要再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海棠只为哥哥海礁争取到知情权,便承诺不会再告诉任何人了,连祖父祖母都不提。
海礁闻言松了口气:“那就好。我明儿就去寻小金,告诉他我不会往外泄密的。”这么一想,他又觉得自己知道“许秋娘当年不是病死而是失踪”这个秘密,并且在金嘉树面前过了明路,是一件好事了。以后他与金嘉树说起话来,也能少些顾忌,还能帮上更多的忙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加金嘉树对海礁海棠兄妹俩的信任。只要信任够了,就算他俩知道了金嘉树与许贤妃的真正关系,也不会是问题。金嘉树如今对海礁已经很亲近了,他之所以对这位好友隐瞒自己身世的秘密,估计还是因为海家与周家关系紧密,他担心海礁知情后,会把秘密透露给周家知晓吧?
虽然海礁不认为周家知道了许贤妃是二嫁后,就会改变对她与八皇子的支持,但太后向娘家人隐瞒了此事,旁人倒不好擅自戳破了,不然反倒会影响太后与镇国公府的感情。考虑到金嘉树孤身在外,过得不容易,海礁也不想让好友忧心。
要是太后愿意主动跟娘家亲人说清楚就好了……
第462章 公堂混战
第二天一大早,海礁就去隔壁找金嘉树说话了。
他们是怎么谈的,海棠并不知晓,但很快他们就哥俩好地结伴到海家来了,脸上都带着笑,看起来毫无芥蒂。
马氏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还劝金嘉树多吃一些。
今日是金家二房案子开堂的日子,说不定要审上一天,若吃得不够饱,只怕审到一半就要饿肚子了。
海家是外人,没办法亲自去公堂旁听。马氏只能在衣食小事上帮一帮金嘉树。她特地让孙子把金嘉树叫到家里来吃早饭,还给他备了一件厚实的斗篷,免得他在公堂上吹风受凉。
金嘉树对此十分感激。他其实对今天的开堂审案十分镇定,心里对结果也有数,不过看到马氏替他操心的模样,他心里很是熨贴,便也露出几分忐忑不安来,说些担心结果的话,看得马氏心生怜爱,又安抚了半日,不但吩咐次子海长安去卫学替孙子海礁告假,好让后者能陪金嘉树去知府衙门听审,还命马昌年赶了家里最好的一辆马车,护送小哥俩到府衙去。
送走海礁与金嘉树后,马氏还忧心忡忡地跟孙女海棠念叨:“今儿开堂不会有什么意外吧?金家二房那恶婆娘和恶赌棍,应该逃脱不了罪责吧?”
海棠顿了一顿,才道:“应该不会有问题的。黄知府心里明白着呢,他还能叫那对母子给糊弄了?”
马氏想想也是,叹道:“谁叫金家二房的人那么狡诈呢?金举人一家叫他们祸害得不轻。就算这回他家老太婆和赌棍被定了罪,金家老大两口子还能逍遥法外,继续盯着小金算计,想想都觉得可怕。小金从小就吃尽了苦头,如今爹娘都没了,只剩一个姨妈又离得这么远,他一个人支撑门户那般艰难,若还要叫那等恶毒的亲族缠上,这日子可怎么过呢?!就算是我们这些外人,也忍不住要替他发愁。”
海棠暗道您就别为他发愁了。他才没您想的那么脆弱无助。瞧这两天的茶言茶语用得多么熟练?轻轻松松就得到了整条巷子里所有长辈的怜惜,主动替他驱逐防范金家二房的人。
真不愧是许贤妃的儿子啊……亲妈能压倒皇帝宠妃,生下了目前皇宫里唯一的皇子,未来的新君,做儿子的也不会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