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就是他找到了阿家残余的人手,可见确实有几分才干。往日周晋浦嫌他啰嗦,总爱说劝诫的话,不大待见他,轻易不肯叫他到院子里去。这回估计是实在没人可使唤了,才叫上他的。可若是周晋浦不叫他进东院,他见不着主子,又如何能说服周晋浦听他的话咧?”
周晋浦把奶兄与长随叫到东院去的时候,已经从西院见过马老夫人回来了,那时候他必定已经有了计划。从时间推断,长随不可能是制定计划的那个人。
周马氏觉得,这两个周晋浦的心腹,都不象是能出主意的样子。那还能有谁呢?总不能是那几个半大孩子吧?亦或是周晋浦院子里侍候的丫头婆子?
周马氏有些不大安心。若是不查清楚这个人是谁,对方一直待在周晋浦身边,也不知会为他出多少馊主意。从前周晋浦被马老夫人唆使,没少给她这个继母添堵。如今马老夫人是倒台了,可周晋浦对继母的恶念却不见得有半分减弱。他有了新帮手,会继续算计继母么?
周马氏一想到这点,就感到坐立不安。以周世功如今对嫡长子的重视,万一周晋浦真要进谗言,她不相信周世功会公正对待自己这个继室,那她岂不是又要吃亏?
周马氏手上绞着帕子,表情恨恨。马氏见状不由道:“大姐,你怕什么?!你与姐夫共过患难,又没犯错,姐夫断不可能休了你!若他只是骂两句,你能忍就忍,不能忍就骂回去,他能拿你怎么着?至于周晋浦,只要那主意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就还是个好糊弄的蠢货。蠢货就扔给姐夫去管教吧,你只需要操心自己的亲儿孙就好。晋林走边将武官的路子,跟周晋浦不是一路人,周晋浦碍不着他的前程,你就放宽心吧!”
周马氏叹气:“不是额胡思乱想,实在是额苦头吃多了,心里害怕。一见晋浦身边有能人,就担心自己会被算计。但凡老爷能少偏心晋浦些,额就不必如此担惊受怕了,也不必总是为晋林抱屈。”
周马氏嫁进夫家几十年,早已落下了心病。马氏只能对大姐恨铁不成钢,却没法劝她改掉这个毛病,只能由得她去了。
至于周晋浦身边是否有了新军师,马氏并不在乎。她印象中的周晋浦,其实没什么真本事,靠的全是父亲周世功对他的偏爱偏信。只要周世功不犯糊涂,他就拿捏不了继母。大姐周马氏与其去提防周晋浦身边的人,还不如在姐夫周世功身上下功夫呢!
只是想到周世功素来行事,马氏又忍不住摇头了。
她对周马氏道:“大姐,周晋浦干的事,不管是好事坏事,都该通知镇国公府那一边了。就算他把马老夫人的残党找了回来,到底还有唆使国公府亲卫帮他放人的过错呢。你这个做母亲的,不替儿子给国公府赔个不是么?”
周马氏小声嘀咕:“这与额有何相干?又不是额叫他去做的,老爷自会给长房送信,要赔不是也是老爷去……”
周怡君凑到祖母耳边,低声劝了半天,周马氏脸上的表情就变了:“玉梅你说得对!额是该好好去找国公夫人赔个不是。周晋浦不懂事,老爷也纵着他,可额却不是那不懂事的人!”
周马氏的腰杆又直溜起来了。孙女给她出了好主意,让她去镇国公夫人面前卖好。她也不必说什么贬低周晋浦的话,只需要实话实说,老实赔罪就行了。就算周世功事后不高兴又如何?有长房给她撑腰,他自己就先心虚了,断不敢给她脸色看的。而周晋浦一个被罪妇养大的蠢孩子,也休想再败坏她的名声!到时候就算他身边有十个、百个新军师,也照样要老老实实敬她这个母亲!
这么想着,周马氏立刻就打发彩罗往镇国公府那边递帖子。反正都是一个家族的,事态紧急,也不必守什么做客的规矩了。她下午就去拜访镇国公夫人,省得夜长梦多。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继续让人留意丈夫那边的消息,看周晋浦还折腾了什么别的事出来。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周马氏才留了妹妹祖孙俩在家用饭,便听得婆子来报,说是周世功审了西院剩下的两个粗使丫头,才知道她们先前有所隐瞒。
原来马老夫人在她那些心腹仆妇们被抓走以后,就考虑过要联系外头残留的人手了。她当时能用的只有那两个粗使丫头,便拿首饰匣里的贵重首饰收买她们,让她们帮自己往外头送信,收信人和地址正是她后来告诉周晋浦的那一个。无奈西院一直被封锁,两个丫头出不去,信也一直没送成。马老夫人都在考虑要寻个借口撵走其中一人,好让她出府送信了,只是顾虑到少了一个人,周世功可能不会再补人进来,她身边缺人使唤,才会迟迟未有动作。
等到镇国公夫妇与涂同知带着宫中使者前来审讯马老夫人,两个丫头都知道她做了什么好事,便不敢再为她办事。趁着进屋看守她的时候,她们便将首饰放回去了。马老夫人气得不行,才接受了周晋浦的“帮助”。
虽然两个丫头没把信传递出去,但她们知情不报,周世功同样很生气,越发觉得自家长子聪明果决了。
周马氏闻言忍不住“呸”了一声。
第500章 赔礼
周马氏十分不忿继子周晋浦得了丈夫周世功的夸奖,午饭的时候一直喋喋不休地在吐槽,历数周晋浦从前犯蠢之处,力证他根本不是周世功口中的聪颖之辈,反而从小就是糊涂人,远不如她亲生儿子周晋林天赋好。
没办法,她平日里在家,除了跟孙女周怡君,还有两个心腹丫头以外,哪里能如此畅快地说继子闲话?在丈夫面前说不出口,一说就有可能被教训数落;在其他下人面前说,他们有可能会泄露给丈夫知晓;在继子一家面前就更不必提了。从前她倒是曾经在兄嫂面前提过,可兄嫂永远只会更关心自家的事,顶多就是顺着她的口风附和两句,便要将话题转到自家父子的前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