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648)

“都一样是被她折腾的人家。三房都快精穷了,马家又怎么可能幸免……”

“谁叫马家引狼入室,把她带到长安来了呢?若是当年马家老姑奶奶没有多管闲事,周家也不至于遇到这些事……真真是岂有此理!那老太婆被父母驱逐,本该在庵堂里青灯古佛一生的,靠着周家才得了几十年的富贵,她原该感恩才是!结果她都做了些什么?通敌卖国就不提了,她竟然还吃里扒外,跟孙家人勾结!早知如此,当年哪怕是给三房老太爷娶个寡妇回来做续弦,也比招来这么一个祸根强呀!”

“传言是真的么?孙家烧死皇后和皇子,她当真掺和进去了?她图什么呀?!”

“说是帮着孙家弄到了火油,就因为孙家答应替她闺女谋算夫家的爵位……就这么点小事,至于么?她闺女想做侯夫人,叫男人去争军功呀!十几年前还在打仗呢。靠着周家和颍川侯府,她男人还怕没机会上战场?!非要弄这等歪门邪道的伎俩,她死得倒干脆,叫那些无辜被她拖下水的人怎么办?!火油作坊的老吴头原是三房老太爷的旧部,一心相信老太爷的遗孀才没起疑心。前些日子他得知真相,听说当场吐了一大口血,当天晚上就不行了!可怜见的,他都快八十了,家中儿孙原本是打算今年给他做大寿的,连席面都订好了,结果如今喜事变丧事……”

“这马氏……宋氏……唉,不管她什么氏吧,总之这三房老太爷的后老婆,当真是害人不浅啊……”

归夫人怔怔地扭头看向邻桌的方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第537章 寿宴中

海棠不知道周家外孙媳妇、外甥媳妇那一桌议论起了周家三房的马老夫人。她坐在周家旧部家眷的席位上,刚吃了个八分饱,就被周雪君派人来请到她们姐妹席上去了。

姑娘们的席都摆在花园的水阁里,挨着花圃,窗外是花团锦簇,屋内是珠围翠绕。小姑娘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象海棠一样被邀请过来的外姓少女客人有很多,她融入其中一点儿都不显眼。周雪君、周华君拉着她说话,让她尝尝席间只有正席上才有的山珍海味,给她看自己新做的衣裳,还有她送来搭配新衣裳的刺绣扇袋或香囊,再拉她去玩一玩投壶、双陆,赏一赏花园里新开的奇花异草,然后带她去围观那些爱读书的大姐姐们对对子、联诗。嘻嘻哈哈玩一圈下来,宴席便到了尾声。

海棠想起方才见到的唐蕙、唐若与唐兰姐妹。真真是久别多时了。

唐蕙气色还不错。在外游历的这半年,她似乎休养得挺好的,过往的一切都能抛诸脑后了。就算席间有不知趣的小姑娘提起金善,她也没有变脸。不管她是真的放下了,还是养出了城府,能伪装出不在意的模样,至少她不再轻易被往事挑动情绪,旁人见状,也不会自讨没趣地继续说金家的话题。

唐兰的脾气似乎也收敛了些,虽然有时候说话仍旧傲慢,任性的时候也依然叫人头痛,但至少还有点眼色,不至于出了格,叫人看笑话。

至于唐若,海棠还是头一次见她。她生得确实比长姐唐蕙更美貌,诗书礼仪也学得更好,联诗作对时比长姐更积极。只是海棠见过更出色的闺秀,心里觉得她也就是还好。即使才华比唐蕙更出众,如此积极地当众表现自己,恨不得将所有人都压下去,也有些锋芒过露了。而她主动提议将联诗的成果写下来,送到正席请镇国公夫人欣赏,亦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今日麻尚仪可是作为周太后的代表,被镇国公夫人安排在正席上精心款待的。镇国公夫人能看到的诗,麻尚仪也能看到。与张恭妃宫中出身却被孙贵妃收买的两个教养嬷嬷相比,麻尚仪是太后亲信,份量自然不一般。

虽然唐家已改变了许多,但有些事,有些观念,似乎还没来得及发生变化。

海棠默默看着唐若以诗才压倒众人,大出了一回风头,便随周雪君、周华君姐妹离开了。这种时候,她可不打算表现自己。为人贺寿的诗词题材,除非是有感而发,不然作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上辈子她在宫中任女官时,因有点才名,年年都要写诗作赋,从太后、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到贵妃、妃、嫔……后来发展到连个新晋的小宠妃过生日,都要她写一首称颂的新作来应景儿。几十年下来,她对这种命题作文早已烦得快要吐了,这辈子沾都不想沾。

三人回到席位上,周围的座位几乎都空了。小姑娘们吃饱喝足,都各自找消遣去了,实在没有小伙伴一块儿去玩耍的,也乐意独自到水阁周边走一走,赏赏花,总好过闷在水阁里对着残席发呆。

周雪君倒是不介意水阁里的冷清。她今天走了一圈,已有些累了,正想坐下来好好歇歇。周围人少些,也方便她与朋友姐妹说话。

周华君找人要了新的茶水上来,一边坐下喝茶,一边掏出扇子扇风,抱怨道:“今儿怎么那么热?明明都入秋了!”

海棠笑道:“今日太阳好,咱们刚从外头转了一圈回来,走得冒汗了,自然会觉得热。你坐下歇歇,一会儿就好了。”

周华君加快了扇风的频率,左顾右盼的:“怎么不见吴姐姐?她今儿很早就被叫走了,也不知去了哪里。我还以为她这会子早该回来的,没想到依然不见人影。”

周雪君道:“必定是去了祖母那里。你要找她,就过去瞧瞧好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