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在这一小会儿的功夫里,已经收拾好了自己,见状抬头冲周雪君笑了笑。虽然还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她能真心实意地露出笑容,显然心情已经平复了许多。
海棠镇定地在对面椅子上坐下:“刚刚我们在聊以后的事。吴姑娘有些发愁,她说吴家就只剩下她和堂兄二人了,将来振兴吴家的重责大任就在他们兄妹身上,可她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总不能一直听长辈安排,全无自己的主意吧?”
海棠边说边朝吴琼眨眼,吴琼略一怔忡便反应过来了,这是海棠在替她转移话题,打圆场呢!
她十分领情,感激地看了海棠一眼后,便接话道:“我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事事都依赖长辈,心里总要有些主意才好。虽然堂兄说,这事儿都交给他就行,不必我操心。可我也姓吴,怎能将责任全都推到堂兄身上,自己却安享清闲呢?为了这件事,我一直在烦恼,方才便忍不住向海姑娘倾诉了。”
周华君听得一愣一愣的:“吴姐姐,我觉得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挺好的,千万别事事听从你娘的摆布。她一心只想着娘家兄弟,根本不是真心为了吴家好,信不过的!”
周雪君忍不住咳了一声,海棠也暗暗擦了把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周华君小姑娘,有些话不必当面说得太明白。归夫人再不好,她也是吴琼的亲娘。有些话,吴琼可以说,但旁人还是委婉些的好。
周雪君忙道:“吴姐姐的想法是好的,但吴哥哥可以读书科举,重振吴家门楣,吴姐姐能做什么呢?总不能也去读书考试吧?”
周华君道:“这个容易,将来寻个如意郎君嫁了便是。就算吴姐姐是女子,帮不上吴哥哥什么忙,但她的夫婿可以呀!所以,吴姐姐想办法找个好夫婿吧?要那种家世好又有才干,能给吴哥哥搭把手的那种。”
周雪君皱了皱眉头:“那要怎么找?也象唐家的姐姐们一般,读书、学做诗、学琴棋书画、学规矩礼仪,然后到处去出席宴会,讨好贵妇人们,为自己扬名吗?虽然我觉得吴姐姐不比别人差什么,但吴姐姐的性子,哪里应付得了那些太太奶奶们?”
周华君想了想:“那就让祖母帮忙好了。祖母认识这么多人,肯定知道哪家的儿子有才干人品好吧?到时候让她老人家帮忙牵线,定能给吴姐姐寻一位如意郎君!”
吴琼听得很认真,但也颇为犹豫:“真的能行么?我虽是吴家的女儿,但如今吴家已然败落多年,势单力薄,我母亲的名声又不好……”
周雪君迟疑地说:“没事儿,你从前是在慈宁宫长大的,如今又是我祖母带在身边教养,谁敢说你不好呢?况且,你怎么说也是七殿下的亲表妹,这份量又与旁人不同了。”
吴琼不由得露出苦笑:“若我要靠着太后娘娘、七殿下和镇国公夫人的名头,才能说得一门好亲,那我将来的夫婿真的能帮上堂兄的忙么?他若是冲着太后娘娘、七殿下与镇国公夫人来的,自是有所求,又岂会真心真意,助我们吴家重振门楣呢?”
周雪君、周华君都被她问住了,前者沉吟不语,后者也有些迷茫:“可你自己也说了,吴家如今的境况,帮不上你的忙。若你想寻一门好亲事,不靠着太后娘娘、七殿下和我们周家的名头,怎么可能行得通呢?难道你要靠你堂兄?吴哥哥读书也没几年,如今才刚刚正经拜了先生学习,想要等到他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天知道要几年?难道他科举出不了头,你就一直不嫁人了?你若嫁得好了,对他科举也是有帮助的吧?”
这回轮到吴琼沉默不语了。
周雪君见状便安慰她道:“别想太多了,如今时候还早呢。你就先与我一起,好好跟着麻尚仪学规矩。祖母说要给我们姐妹请一位女先生来,教导些琴棋书画什么的,你也跟着一道学好了。等将来你回了京城,有才有貌,又是吴文安公的嫡孙女,定能得到高门世家子弟青眼,到时候还怕找不到如意郎君吗?”
周雪君年纪虽小,但她如今与唐家姐妹来往得多,没少听她们身边的人念叨这些话,便也记了下来,眼下正好拿来安抚吴琼。
可海棠却有异议:“光是向人显示自己的才貌,吸引高门世家子弟的注意力,就真的能嫁得如意郎君了吗?所谓的如意郎君,又是如何定义的呢?吴家需要什么样的女婿?是家世出众的权贵子弟,还是本身有才干的人?吴姑娘嫁了这样的人,又能如何帮上吴家的忙?难道是指望夫婿去干活,自己只需要在家中坐等即可?”
周华君与吴琼面面相觑。周雪君倒是来了精神,连忙坐直了身体:“海姐姐觉得这样不对?那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第559章 思考
海棠沉吟片刻后,道:“我觉得,我能理解大户人家的子女进行利益联姻的必要性,比如吴姑娘这样的情况,希望将来能嫁一个好人家,为重振吴家出一份力。可什么样的好人家,才能对吴家有助力呢?人家又为何要帮助吴家?若说是纯粹的好心,我是不相信的。这件事必是对这户人家有利可图。可这‘利’又从何而来?”
她看向吴琼:“若是吴家积累下来的声望与人脉,对这户人家的前程有利,那么到底是吴家为他们提供了助力,还是他们帮助了吴家的重新崛起?倘若他们是打着帮助吴家的名义,事实上只是利用吴家为自家谋利,那这门婚事就结得不值了。不是说你的婚事只能对吴家有利,却不能让夫家沾光,而是……最起码也要两全其美才好。两家人都能从中得益,这才是一门好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