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君感叹:“大伯这几日总是在说他母亲在世时的情形,又说老夫人生前如何贪婪,贪墨了家中的财产,全都送到了姑祖母处,又说老夫人面上疼爱自己,其实一直在窜唆他去向祖父要钱要东西,可大伯自己却没落得什么好处……祖父听得又是心酸,又是后悔,才不忍心赶他走……不过,有叔祖父在,大伯想要抢夺曾家兄妹的东西,也没那么容易。就算祖父会犯糊涂,叔祖父却是个明白人,不会由得他们乱来的。”
只是这么一来,等曾家兄妹到达小庄,这争产导致的闹剧不知道会混乱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几时能结束。她祖母留在那里,没半点好处不说,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会被卷进去,两头不是人。与其吃力不讨好,她祖母还不如回家算了。
昨日父亲周晋林前往别庄请安时,周怡君就跟父亲通过气,把情况说明白了。周晋林当机立断,劝说母亲周马氏回家。有了儿子撑腰,周马氏腰杆都挺直了,今日果然与丈夫吵了一架,收拾行李,带着孙女回了城。过后小庄、别庄上的任何纷争,都与她再无干系了。
反正周世功身边不缺人侍候,大事上又有周世城这个明白人在撑场,周马氏带着儿子媳妇孙儿孙女在城里家中过清静日子,袖手旁观城外的大戏,又有什么不好呢?
第588章 幸运的胡家兄妹
长安开始下今冬第一场雪的时候,周家三房的别庄上传来消息,曾家兄妹已经走到陕西境内了,距离长安不远。
周世功心里虽然有许多怨气,但还是使唤人去弟弟、长子两家暂居的那个小庄上打扫房屋,腾出一个两进的空院子来,预备给两个外甥居住。就连妹妹周淑仪即将要下葬的地点,入土仪式时必备的祭物用品,还有预备给她办超度法事的和尚道士,都提前打点好了,就等着棺材抵达。
周世成夫妻也在自己的住所内准备了两间空房,预备着两个外甥初来乍到,不习惯长安的生活,可以在他们家中暂住些时日,这也是为了避免周晋浦行事过于刻薄,从周世功那里得不到满意的回复,便跑去骚扰两个小孩子。
周世成之妻甚至还给两个外甥准备了侍候的人手,免得他们从京城带来的人姓曾,会受男主人的指使对小主人不恭敬,又或是在小主人面前挑拨离间,破坏他们与舅家亲人的关系。
周世功则打发人把这些消息告知了妻子。虽然他知道周马氏回城有躲清闲的用意在,但他还是希望,当外甥和外甥女来到长安,将妹妹棺木下葬时,妻子能出席,别让外甥们看到周家三房内部有任何的不和睦。
周马氏接到信后,心里憋屈得不行,冲着儿子、媳妇和大孙女抱怨了一通,又给妹妹马氏送信,说了许多吐嘈的话。
不过,她虽然满腹怨气,发泄完后,还是派人给丈夫送了信,表示自己会出席的,只是丈夫得先把周晋浦给管教好了,别让他在人前再闹夭蛾子,不然她这个周家三房主母就算放下过去所受过的委屈,在外甥们面前端起了贤良淑德的架子,不因为记恨两个孩子的母亲而对他们有半分冷待,也拦不住周晋浦会当场撕破脸,叫曾家人看他们周家三房的笑话。
周世功收到信后有什么感想,无人知晓,但马氏知道自家大姐的决定后,没少在家人面前吐嘈她口是心非。心里明明不情愿,又何必非要勉强自己?她为了一个贤良名声,受了继婆婆及其党羽三十多年的打压,也没见有什么好名声。如今她孙女都快嫁人了,孙子再过几年也要说亲,她还不如放下那些桎梏,让自己多过几年舒心日子的好。
马氏一直念叨着这件事,对自家大姐恨铁不成钢。海西崖埋头吃过晚饭,喝了口茶漱漱口,说要去瞧瞧表弟,便起身出门去了。
忙碌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他今天不用留在衙门加班,天还未全黑下来,便已回到家中,正好多日不曾与表弟、友人们闲聊了,此时便到隔壁去消消食,还能顺便躲一躲妻子的碎碎念。
海礁、海棠也很有眼色地各寻了借口退出上房,留崔嬷嬷与马嬷嬷她们继续陪着马氏念叨,自己也好得个耳根清静。
兄妹俩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便躲进了西厢书房。
海棠告诉海礁:“今儿我陪阿奶去了金家小坐,陪麻嬷嬷说了一会儿话。那时候金大哥不在家,应该还在上课呢,林侍卫也陪着他过去了。有人来找他复命,见他不在,便去请麻嬷嬷示下。麻嬷嬷出去的时候,我在窗边听得一字片语,好象是胡家兄妹找到了。”
海礁讶然:“麻尚仪答应小金帮忙找人,如今都有半个月了吧?这么快就有消息了么?”
半个月的时间其实也差不多了。蓝田县距离长安不过百来里路,林侍卫手下的人当初又打听过消息,知道金鑫一家是在蓝田县境内与胡家兄妹分开的。他们曾经进蓝田县城前,在一处村庄滞留过两日,进城时就只剩下一家三口了。如今麻尚仪与林侍卫要找胡家兄妹,只需要派人到金鑫一家曾逗留过的村子打听,就大概率能查到胡家兄妹的去向。
也是胡家兄妹走运。他们确实是在那个村子里被金鑫夫妻卖掉的,卖给了一个过路的牙婆。那牙婆跟同伙路经当地,带着一批买来的小丫头、小少年,预备要带到华州去转手,在那个村子歇脚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生了病,因怕他们病得重了,会死在路上,害得他们折了本钱,便决定在村子里赁两间屋住几日,请来村医给孩子们诊治,等他们病好了再上路。金鑫也是看出牙婆一伙人的身份,才决定在村里住两天的。为了把胡家兄妹卖一个好价钱,他可是花了足足一天的功夫,跟他们讨价还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