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711)

海棠眨了眨眼,低声道:“麻嬷嬷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估计是另有安排?况且,金大姑虽然知道京城埋的不是金大哥的生母,可她也认定金大哥的生母已经死了呀?况且胡家兄妹根本不认识京城的人,这事儿应该能应付过去吧?”

海礁抿着唇,摇了摇头。

事情没那么简单。胡家兄妹若是知道自己生母埋在何处,肯定会想要把人迁回老家来的。胡员外虽洗脱了杀人罪名,但毕竟坐了好多年的牢,在世人心目中早已坏了名声。为了彻底洗白自己,他肯定也不会反对迁坟之举,甚至有可能把事情大肆宣扬开来,好让世人更相信他不曾杀妻,亡妻是死在了外地,是金家二房陷害了他。胡家就算被金家二房薅过一回羊毛,也依然有一定的家底,上京的路费他们是绝对掏得出来的。等他们在金大姑的引领下,糊里糊涂地进京动了“金门柳氏”的坟,后面的事情就难说了……

海家兄妹对视了几眼,都有些发愁。

他们在金嘉树与麻尚仪面前,都是“不知真相内情”的人设。真的能在不暴露自己是知情人的前提下,提醒对方警惕么?

海棠犹豫了一下,才道:“我不相信麻嬷嬷会想不到这一点。金大哥也相信麻嬷嬷会处置得周全。如今金大姑就在麻嬷嬷的侄女家里做事,兴许麻嬷嬷会另有安排呢?不管怎么说,咱们都不能暴露自己是知情人的真相。不然以麻嬷嬷、林侍卫等人的作风,还不知道会如何对付我们呢。就算他们是正派人,与我们混得熟了,无意对我们不利,可他们背后的皇帝却不是吃素的。”

海礁眉头皱得死紧:“谁说不是呢?如今就这德光皇帝最烦!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看似手段狠辣,事实上都狠辣得不是地方。他折腾这么多,牵连这么多人,其实都是为了防备孙家人发难罢了。但凡他对孙家人更狠辣一些,别让孙家人掌握那么大的权力,怎会有今天的祸事?!他要是没把孙贵妃和孙阁老宠坏,他想立哪个皇子做储君,谁还能拦着他不成?!”

海礁活了两辈子,知道的东西越多,对德光皇帝的行事就越发不耐烦。

若说德光皇帝是念旧情,才不忍对孙家不利,可他对正妻嫡子、对正牌岳家,还有其他内阁重臣,却能毫不留情,说抛弃就抛弃了,根本不管人的死活。就连曾经助他登上皇位的太后与周家,他也能猜忌了那么多年,不顾边疆安全,硬是克扣西北边军的物资。若不是实在找不到足够强有力的势力支持自己的立储主张,他如今还不会改变对周家的态度,改走怀柔拉拢的路线呢!

若说德光皇帝刻薄寡恩,是个彻底不讲情面的人,他偏偏又对孙贵妃与孙家人优容有加。哪怕对方害得他几乎绝嗣,还拉拢朝臣违背他的意愿,他也依旧让他们做着高高在上的贵妃、阁老,继续威胁着他亲生骨肉的安全。

德光皇帝心里的想法,海礁实在摸不清,摸不透。

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他要提前安排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就绝不能跟德光皇帝打交道。那等心思难以捉摸的人,实在是太不可靠了!

第590章 强化印象

两天后,胡家兄妹随林侍卫手下的禁军卫士抵达了长安。

林侍卫亲自去把人接到了金家,其余人等直接回了都司衙门复命,并不会到金家这边来,引起左邻右舍的注意。

这一日,海棠也正好跟着祖母马氏,来到了金家做客。

马氏近日与麻尚仪往来频繁,双方关系越混越好了。本来马氏在这条巷子里,与好几家邻居都走得颇近,其中以王家太太跟她的关系最好。不过近日王家为了小儿子的婚事不顺,正在烦恼,家中女眷已经好些日子没到海家来串门了。马氏也不好上门去打扰人家办正事,正好麻尚仪有意结交,她便与麻尚仪来往得多了些。一来二去的,她们俨然已成了好朋友。不是今儿你上我家来聊个家常,就是明儿我去你家送点果子点心。有来有往的,十分热络。

海棠自然不是时时跟着马氏去金家做客的。金家有好几个青壮男子与少年人,而马氏如今又对孙女的规矩管得严些,无事她自然不会带着海棠去别家做客。但如果是麻尚仪开口相邀,又或是马氏事先确定过,金嘉树、林侍卫和手下的小厮们都不在家,那她就会带上孙女,也好让麻尚仪指点一下孙女的礼仪规矩。

当然,麻尚仪每一回都挑不出海棠什么错来。海棠虽然不至于在她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十级宫廷礼仪水平,但就算她只是扮作个平平常常的小家碧玉,礼数上也是周全的,看起来还十分合乎她的身份。麻尚仪没觉得她有什么毛病,嘴上只有夸的,有时候教一些正常七品官家孙女儿不该知道的东西,海棠也学得飞快,越发让她满意了。

至于海棠本身,她跟着祖母到金家来与麻尚仪打交道,当然不是为了学什么规矩礼数,更多的是想摸清麻尚仪的为人行事作风。兄长海礁已经拿定主意,要抱紧金嘉树这根大腿往京里奔前程了,她又怎能不盯紧了金嘉树身边的麻尚仪,以防自家兄长看上的金大腿被旁人算计了去呢?

胡家兄妹到金家的时候,海棠正陪在祖母马氏身边,与麻尚仪说起如今长安城里过冬的习俗。大体上跟几十年前的习俗没什么变化,只是多了几样新的讲究,这就是麻尚仪所不知道的了,她如今听来也觉得挺有意思,全都牢牢记了下来,今冬就要照着办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