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京中数得上号的人家,十家里有七家都开始向宫中的周太后与许贤妃推销自家的女孩儿,甚至连孙贵妃那儿,也有孙派的官员想走她的门路,把自家女儿引荐到周太后面前去,气得孙贵妃大发雷霆。
在这等喧嚣的气氛中,倘若周四将军把自己的女儿接到京城去,谁知道旁人会作何猜想?周家无意参与皇子妃之争,无论是七皇子还是八皇子,外戚这条路的苦,他们吃过一次,就已经足够了,不想再吃一回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忌,周四将军决定压后接女儿进京的计划,等到七皇子妃人选议定,再进行也不迟。
当然,八皇子妃的择选,起码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他们暂时还不必回避。
镇国公夫妇对周四将军的担忧深以为然,对他的决定并无异议。只有周雪君心里憋屈,却又不能说出来,免得兄长周奕君误会,以为妹妹不想跟他作伴,更乐意丢下他去京城见父母呢。
海棠看了周雪君信中的抱怨,也觉得这事儿实在不凑巧。不过七皇子选妃?且不说他年纪还不满十四岁,现在谈结婚也太早了些,光说孙家党羽也想掺和进去,就令人疑心这里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难不成,孙家觉得纪王世子没戏了,打算另挑一个皇子做傀儡?他们也太异想天开了吧?吴皇后与三皇子的血海深仇放在那里,真相前不久才被揭穿,他们能保有现下的官位权势,已经是皇帝瞎了眼,对他们家盲目偏爱的结果了。他们难道还指望七皇子能忘却仇恨,因为娶了孙派的官员之女为妻,就继续放纵孙阁老一家不成?
正常人都不会有这么荒唐的念头,那么孙家人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总不会是用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消耗七皇子的精力,好让这位身体虚弱的小皇子累死吧?
海棠拿这件事跟哥哥海礁商量了,兄妹俩都猜不出孙阁老的用意,只觉得他一定不安好心。
海礁把这事儿也告诉了表叔公谢文载。谢文载早已从镇国公府得到消息了,却没有多说什么,只让海礁兄妹稍安勿躁,等待后续消息。
皇帝还在呢,他再怎么偏爱纵容孙家,也没忘记自己的计划是要立八皇子为储,七皇子只是他推出来压制纪王世子的工具人而已。他怎么可能容忍孙阁老破坏自己的计划呢?
腊八那一日,长安又下了一场雪。海棠跟着祖母马氏去了一趟镇国公府送腊八粥,回家后便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陶岳入阁了。
第651章 入阁
海礁在腊八这日提前从卫学放学了,本来还想去找几个好友聚一聚,说说话,却在出卫学大门后,见到了自家小厮崔小刀。
他奉了海棠之命,前来给海礁送消息。
海礁立刻赶回家中。正院上房无人,他便直接往西厢书房去了。
海棠一直待在这里看书,见他回来,知道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事,便告诉他:“陶岳入阁的消息,是我在镇国公府听说的。此事千真万确,而且是半个月前的事了。表叔公那边得了消息,已经赶往镇国公府打听细节。阿奶去了麻嬷嬷那儿,爷爷还在衙门里没回来。”
海礁深吸了一口气,把帽子摘下来,随手往桌上一摆,自己在炕边坐下:“这是怎么说的?虽说陶大人早晚会入阁,但……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陶岳长年在清闲衙门里躺平摆烂,直到那年与谢文载在边城重逢,深谈过后,才真正振作起来。他成为户部侍郎,正式进入朝廷权力中枢,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的时间。海家兄妹都以为,他还要再低调发展两年,才会正式入阁,万万没想到会是在这个时候。
海棠低声道:“镇国公府那边好象也挺吃惊的。可惜我是在周雪君那儿听说的消息,能知道的情况不多。她是因为关注父母在京城的处境,才打听这类情报的。平常与她接触多的周华君不关心政事,吴琼总是要为母亲侍疾,她身边的丫头婆子又什么都不懂,因此她才会跟我讨论类似的话题。然而她年纪太小了,哪怕再聪明,她的长辈们也不会在她面前说太多这种朝廷的事。”
海礁挑挑眉:“归夫人还病着呢?她都病了几个月了,竟然还没死?”
海棠笑笑:“一直病着,吃药不断,听说入冬后又添了咳症,但病情总的来说不算重。吴琼虽然天天都要在母亲床前侍疾,但还有闲心跑来见我一面,说几句家常闲话。我看她的表情,归夫人不象是重病难愈的模样。估计她这病,只是镇国公府约束她的手段吧?”
海礁撇撇嘴,便将归夫人的事抛开,重新回归正题:“看来陶大人入阁的事是真的了,提前几年成为阁老,也不是坏事。至少内阁中不能让孙家人一手遮天。孙阁老年纪也大了,既然内阁如今有人能支撑大局,他也该告老荣养了吧?”
就算孙阁老不乐意,皇帝也会想办法下“恩旨”的。
海棠则在猜测:“皇帝要推陶岳上位是肯定的,可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呢?孙家在今年吃了几次大亏,又沾上了通敌嫌疑,支持的纪王世子更是失去了还宗立储的可能,我看他们家如今在皇帝面前,要心虚气弱几分,遇事也不好太过强硬了吧?皇帝要推陶岳入阁,孙阁老一派的人若是大力反对,那皇帝就真的要翻脸了。”
海礁则认为,这事儿可能跟之前京中沸沸扬扬地要为七皇子选妃的风波有关:“孙家先是企图挑拨两位皇子的关系,接着又想把党羽家的女儿送上去给七皇子做正妃,连八皇子都不想放过,皇帝几次三番想要镇压,都没能成事,估计心里也恼火得很。既然孙阁老要打歪主意,无论是为七皇子选妃,还是别的什么的,都需要皇帝点头,那皇帝在这时候提出要让自己的亲表弟入阁,孙阁老还能摇头推拒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