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这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放心,额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时候不早了,牙婆已经到了门外。马有利家的来报了信,金嘉树便很有眼色地起身告辞了。
马氏命崔婶把人送走了,方才回头对一直沉默静坐在旁的孙女海棠道:“你乍就把人留在家里说话了咧?两个人在西厢房里聊了这么久,连个端茶的丫头都没叫,你也不怕别人说闲话?!”
海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常来咱们家的,又在咱们家住过很长时间,今儿能知道他去西厢的都是咱们自己家的人,谁会多事说我闲话?况且他带来的消息,我正好感兴趣,只顾着向他打听了,哪里还能想起别的?”她瞥了祖母一眼,“阿奶还不是一听说吴珂的婚事有了波折,便立马把人请回来细问了?”
马氏有些不好意思地咳了两声,小声道:“那你们也用不着聊这么久……他其实知道的也不多,几句话就能说完了……”
海棠哂道:“我又不象哥哥跟他那么熟,说起话来无所顾忌。要是我张口就找他打听别人的婚姻大事,也太尴尬了,怎么也得铺垫一番,寒暄几句嘛。”
马氏听得合理,也不好再教训孙女了,只道:“等额们家买了新丫头,以后你身边就有人跟着侍候了。下回你再找金家哥儿打听消息,有个丫头在场,便不算是孤男寡女,不怕叫人说嘴。”
海棠扯了扯嘴角:“咱们家啥时候这么重视礼数规矩了?从前金大哥来咱们家,您可从没念叨过什么男女大防的话,如今倒讲究起来了。”
“话不能这么说,你如今也大了,比不得小时候。”马氏压低了声音,“你要是在长安随意惯了,家里人自然不觉得有啥,可等到你去了京城,别人就要说闲话啦!你爷爷跟额都想着要在京城替你说亲,最好说个体面的好人家。京城的体面好人家都看重规矩礼数,万一人家挑剔你咋办?为了你将来好,你还是老实一点吧,宁可规矩严些,也不过是严上几年,等将来嫁得好了,你这辈就不用愁啦,额跟你爷爷也能安心!”
海棠抿着嘴,心里只觉得无趣之极。
她就知道,这辈子不可能不嫁人的,又不是进宫做女官,更不是出家做姑子,她身体健康,名声也好,根本没理由不谈婚论嫁。
但真要她盲婚哑嫁,跟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人一起生活,她怎么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呢?
第714章 质问
金嘉树回到家中,麻尚仪还未回来,林侍卫更是去了郧阳府,不见踪影。
他并不着急,径自回房写了一封信,想到他在前几日发出的上一封信里,已经告知姨母密码信的做法,还送去了一本密码本,便索性翻出同样的密码本来,开始着手将新写好的信编成密信。
信开头与结尾闲谈的部分,都可以维持原样,唯有当中最重要、最机密的半页纸,必须要换成密码信的形式来呈现,才能万无一失。如此一来,就算这封信落入敌对之人的手中,也不会有泄密的风险。
至于“姨母”许贤妃在译写出真正密信的内容后,是否要呈报到皇帝面前,请他做主?那就要看“姨母”的决定了。金嘉树无法控制她的想法,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重要。反正他费尽心思,都是为了“姨母”的将来。若是当事人不在乎,他也没必要过于纠结了。
信编完码后,天已黑了,麻尚仪这时才从镇国公府回来。
她行色匆匆,连衣裳都来不及回屋换,先把春雨打发去了厨房,便径自来见金嘉树。
“树哥儿,吴珂的婚事虽然还未定下来,但他已经认定了辛家女,不打算考虑其他人选了。”麻尚仪神情严肃,开门见山,“辛知府明明态度摇摆,相看之日又远在明年开春之后,将来甚至有可能变卦,可吴珂却一点儿都不在乎,还拒绝了镇国公夫人另行相看别家千金的提议。他从未见过辛家女,没理由对她如此执着,哥儿可是跟他说了些什么?”
金嘉树放下手中的笔,回头看向她:“嬷嬷此言何义?我能跟他说什么?这是他的终身大事,他自己会有所决断,岂会因为我几句闲话,便改变主意?”
“哥儿不必瞒我。”麻尚仪面带倦意,坐倒在炕边上,“吴珂这几日并没有见外人,除了他妹子,他就只见过谢、曹、陆三位先生和你,顶多再多添一个耿天佑。可吴家姐儿只想让她堂兄尽快娶亲,好独立门户搬离镇国公府;耿天佑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嘴;至于谢先生他们,只会希望吴文安公的子孙能有好姻缘、好前程,他们不会多事地促成吴珂与皇上心腹大臣的女儿联姻。只有你有可能会给他出主意。不是你,还能是谁?!”
“嬷嬷这么说,也未免太小看了吴珂。”金嘉树一脸平静地回过头来,整理桌面上的书本文具,“他一心想要重振吴家门楣,人也聪明,年纪轻轻便已经在乡试中考得副榜第三,即使从前不通人情世故,这几年也没少与外人打交道,早已大有长进。你当他还是那个事事都依靠亲戚与祖父门生的软弱少年么?他说要重振家业,可不是指望别人帮忙而已,他自然也是有所盘算的。虽说他此前跟镇国公夫人说过,对未来的妻子家世没什么要求,相信镇国公夫妇会为他安排妥当,可那只是他的客套话罢了。一旦出现了家世好的人选,他断没有不争取的道理。与镇国公夫人提议的其他千金比起来,辛知府的嫡长女确实是对他最有利的人选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