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909)

海棠咳了两声,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这也没什么,就是……顺便……毕竟咱们都这么熟了……我哥哥肯定也盼着你将来能过好的……”

金嘉树大约是看出了她的窘迫,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迅速转开了话题:“邱家父子都曾经跟着罗家人出门,为张德太妃送过葬吧?我去寻他们打听打听,想必他们知道得比翠果更多。”

海棠暗暗松了口气,忙道:“没错,他们应该知道得更详细。回头我帮你打一声招呼,免得他们心有顾虑,不肯对你明言。”金嘉树毕竟不是新主人海家的少爷,邱家父子未必愿意对他透露前主人家的消息。

海棠起身走到门边,叫了守在外头的香草一声:“你去问问,翠果她爹和她哥哥,这会子是否在家里?”

香草应了一声,偷偷瞥了屋里的金嘉树一眼,便转身迅速走了,没过多久回转来禀报道:“姑娘,邱叔今日跟着老爷去衙门了,邱百胜陪着二少爷去了校场,都不在家里。不过方才门房上的马叔给上房报了信,好象是大少爷写了家书回来,刚送到太太那儿了。”

海棠顿时大为惊喜:“哥哥写信回来了?!”

第758章 家书

海礁离家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早就该抵达京城,然后写信回家报平安。

但他不是官身,就算能靠着二叔海长安的身份,借用官府的驿站系统往长安送家书,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送到。

那这家书是怎么送回来的?

海棠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金嘉树,金嘉树有个猜测:“方才我过来前,镇国公府正好来人把麻嬷嬷请过去了,听那语气,似乎是京城有信使过来,镇国公夫人才邀嬷嬷过去商量事儿。说不定海哥是托周家的信使帮忙送信的呢?”

这个猜测十分合理,海棠觉得这应该就是答案了。

她也不多加猜测,便招呼着金嘉树往上房方向走:“金大哥,你要不要也听听我哥哥在京城都经历了些什么?”

金嘉树很想去,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去了,海奶奶马氏是不会把自己赶出来的。可他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当,海礁写回来的家书,海家人应该头一个看才对。就算事后他们再告诉他信里的内容,也不代表着他们对他就生分了。海家待自己亲近不假,可他也要掌握好亲疏分寸。

因此,金嘉树走出西厢书房,朝上房方向走了两步,便停了下来。

他柔声对海棠道:“海妹妹,我还是不去了。海哥写回来的家书,你们一家本该头一个阅信的。你也知道我会对哪些消息感兴趣,事后再告诉我好了。至于其他的,那本该只告诉你们家的人知晓。”

海棠愣了愣,也不由得露出微笑来:“我倒忘了,哥哥爱在信里说些有的没的,金大哥可能会觉得尴尬吧?不如你在西厢书房里等一等?等我看了信,就来告诉你。”

金嘉树看了看上房的方向,心里很想答应,但还是忍耐住了:“算了,你们一家盼着海哥的来信,盼了那么久,定然很想多读几遍。我还是先回家去吧。麻嬷嬷今日不知道几时才能回来,我晚些时候再过来,也是一样的。”

他坚持要离开,海棠也不好再挽留,便按捺住自己想要第一时间读信的渴望,先把人送出了家门,方才折返。

经过二进院的时候,她看到二婶胡氏也得了消息,正急急往正院走呢。海棠便搀了她一把,安抚道:“二婶别担心,二叔肯定平安无事。他身上有官职的,涂将军会护他周全。”

胡氏笑道:“我不担心。他人都到京城了,常家人还能害死他不成?咱们又不稀罕认祖归宗。”她嘴上是这么说,但脚下却走得飞快,就差跑起来了,忍不住要埋怨儿子两句,“天天都去校场,今儿天气不好,我早就嘱咐他早些回来的,结果拖到这会子还不见人影。回头他知道他爹来了信,他却没能马上看到,还不知道会有多懊恼呢!”

婶侄二人说话着就进了上房,转进里间,却看到马氏正盘腿坐在炕上,一边读着手中的信,一边默默擦眼泪,不由得大惊失色。

胡氏连忙扑了过去:“娘这是怎么了?!可是长安他们出了事?!”

马氏吓了一跳:“当然没有!好好的咋会出事呀?!”

胡氏顿时松了口气,海棠忙扶着她坐到了炕边上,笑说:“阿奶读信时擦眼泪呢,二婶见了便误会了。”

马氏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泪迹,忙放了下来,讪讪笑道:“额们家在京城也有宅子了,额这不是高兴的么?”

海棠听得也高兴:“哥哥已经在京城买到宅子了?!”

“买了一座,也是赶巧了,恰好有人要卖宅子。那家人有亲友在禁军里当差,涂将军一上任,手下的亲兵就听说了消息,知道额们家要在京城买宅子,便立刻告诉你二叔了。”马氏揉了揉眼睛,索性把信交给了海棠,“你来念吧,从头念起,叫你二婶也知道信里说了些啥,好让她安安心。”

海棠接过信,往炕边坐了,便开始重头读信中的内容。

海礁先是给家中长辈请了安,然后便开始叙述自己进京的经历。

这一路都是快马急行军,他也是头一回经历,吃了不少苦头,但同行所有人,包括二叔海长安,过去几年都时常随涂荣巡视西北边疆,早就习惯了。就连镇国公府的小少爷周奕君,也有边疆经历,反倒是他对此最生疏。若不是二叔提前为他准备好了所有需要的物品,他身体又还算健壮,他还真未必能扛下来。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