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122)+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汉女肌肤白嫩,身体柔软,比北疆女有滋味多了。

就是不经糟,也不经生,经常生个一孩子就没命了。

当听到他们在庆贺丰收,且旁边就是成堆成垛的粮草。

当即回报上峰,这营地没有异常,驻兵也不多。

有人想了起来:“这地方好像是燕州的屯田军军营,他们在庆贺秋收!”

那将领顿时喜道:

“天公助我,这回不用四处逮野羊一样找汉人的村落,只要掳夺了这座小城,咱们部落这个长冬的粮草都够了!”

鞑子士兵皆欢喜起来,今年的秋风打的太顺利了!

要知道去年他们足足抢了二十多个镇子,才抢够粮食和女人。

今年不去那些穷酸镇子抢,直接来燕州城,果然来对了。

当一千鞑子冲进北城门外的时候,守城的将士吹响号角,惊恐惨叫:“鞑子来了!鞑子来了!”

汉人的惨叫声大大取悦了鞑子士兵,这是他们最喜欢听的声音,特别是汉女的惨声,像小羊羔一样迷人。

第一批冲进城里的鞑子直奔那些跳舞的女子而去,却不知怎么回事,那些女子虽然惊慌尖叫。

可逃跑的路线却不慌乱,眼睁睁看着她们拐了几个弯,就消失在黑夜中。

鞑子士兵也不生气,这小城如此之小,她们那小脚又能跑多远?

先把粮草抢到手,再去追人就是了。

本来还有一半鞑子留在城外的,结果听到城里人高喊:“好多粮食,都进来装粮食!”

这是实话,锦岁深知用麦桔稻草骗不了他们,就把从燕州城讹来的粮食,拿出三分之一,分成数垛堆着。

甚至为了更有吸引力,还在其中堆了几包海盐。要不是糖和茶太少,她还想把这两样也添进去。

这些既是自己人逃跑的路线标志,也是吸引鞑子的目标。

果然,当外面留守的鞑子发现,这个小城的汉人士兵还是跟以前一样,只会奔走逃窜,根本无心与他们一战。

成垛的粮食面前,甚至让鞑子忽略,为什么城中房屋的灯都是亮着的,可却无一人逃出来。

直到鞑子只留了几十人在城外接应,余下的人全部进了城中。

远处山峰上黄队长的信号再变,两支火炬燃起,代表可以鞑子全部进城。

至于那余下的几十人是王爷的意料之中,但凡是领过兵的都知道,一定要留下一支小队接应的。

这几十人要是没死的话,就留给寒星来杀。

真要逃了也没关系,也要有个报信的啊!总要让北疆知道,他们的人是谁杀的!

这时第三个火矩燃起,这表示城里的自己人已经逃了出去。

魏主薄和陈芸娘他们安全了!

锦岁当机立断,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手一挥,一声令下:

“准备!”

哗啦啦本来空无一人的城墙外,突然出现一队拉弓挽箭的士兵,并且个个挽的还是火焰弓。

因为城墙残缺,很快城中的鞑子士兵就发现了,但他们丝毫不惧,甚至嘲笑起来。

汉人就是胆小,离这么远怎么射得中?也不敢跟他们拼刀枪,只会躲在暗处。

这时,那骑在马上的少年将领一声令下:

“射!”

第103章 惊天(感谢蛙宝的打赏)

无数火焰弓射进城中,可那火焰弓好像没有瞄准鞑子,鞑子都不用躲避,就看那弓射中房屋、草堆、街道。

还有粮食垛。

射中别的地方鞑子不管,他们甚至要嘲笑汉人,这小破城都不用他们来烧,你们自己都把它烧了!

可粮食却要抢的。

汉人不是最爱惜粮食的吗?竟然舍得烧掉粮食!

鞑子将领才下令:“先抢粮食,再杀汉人!”

一句未毕,只听‘轰’的一声响,眼前闪过大片火红色,接着就是热浪一波接一波地冲击。

火焰咆哮着,肆虐着,带着席卷天地之势,仿佛要将天空和大地,将世间万物都焚烧殆尽一般。

而最先去抢粮的那个士兵,已经浑身浴火,像被焚烧的稻草人。

可这个稻草人会动,会惨叫,会在地上翻滚,会扑向自己的同伴试图自救。

可惜没有用,那火焰像地狱之火,沾身难灭,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倒在地上,缩成一团,成为火焰的燃料。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是,那样的‘轰’声一声接一声,火焰顺着粮食垛、房屋、街口。

像雷公的天罚,又像火神的愤怒,一声声‘轰隆’,一片片火海,一股股热浪。

几乎是一瞬之间,不管是城里的鞑子,还是城外的将士,谁都没想到火焰弓射出之后,边城会成为火海地狱。

那一刻,才逃出边城的魏主薄脑海浮现的是,丰都地狱之门的画面。

马背上的程榆握着长枪的手紧了又紧,他是见识过鱼油火器的,当时就是用那东西吓到郑家人,芸娘才没被他们抢回去。

可他没想到的是,数千枚鱼油火器一起爆炸,竟然能将一座城葬于火海之中!

那些发射火焰弓的将士本能地后退,锦岁并没有斥责他们,冷静地下达下一个指令:

“全军撤退三里外!”

“谨防鞑子冲出城门!凡是冲出城门者,一个不留,全部诛杀!”

城中的爆炸还在继续,这就是锦岁提前布下的陷阱!

也是她有胆量诛杀这支鞑子的底牌,当时给程榆看的就是埋鱼油的点图,有些混在粮食里,一点就炸。

有些埋在路边或是房屋里的,还得火烧一会才会炸。

说实话,爆炸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毕竟现场看跟电影电视上看的完全不同。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