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133)+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旁支旁系的命不重要,保全家族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燕家的举动是不反对戾王,那郑朋朋则是在卖命地支持戾王。

因为郑朋朋已经把那些逃兵和牛马带来了!

郑家护卫押着百余人跪在灵堂前,郑朋朋努力撑着没倒下去,拱手道:

“王爷,郑芸逃离郑家时,带走了一些人。剩下的都在此,这些人有逃兵,有那夜抢夺物资的宵小。”

“请王爷核对名册,按军规处置!”

那百余人纷纷磕头求饶,又是说他们是受郑芸指使,趁战时作乱。又是说是看别人逃了,他们才逃的,并不是带头之人。

锦岁让李恒和程榆核对,除了名册对上之外,程榆检查有没有冒充。

随即锦岁让魏主薄宣读他们的罪名,全部处以斩刑。

就在灵堂之外,当众斩首,以告慰英灵。

当血淋淋的百余具尸体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士族家主再无人敢生一点反对之心。

戾王可真狠啊!说杀就杀,不讲一点人情!

按理来说边城正是缺人之际,这些人留着做苦役、军奴不好吗?

或者让郑家出金银也换,趁机狠敲郑家一笔,从此彻底拿捏郑家。

没想到这戾王既不要人,也不要钱,是真的按军规处置,要这些人的命啊!

以前他们都觉得戾王行事没有章法,不懂规矩,毫不圆滑,现在才知他是真正的将夏律贯彻到底,依法行事。

“将这些尸体和鞑子的尸体一起,点火焚烧,告祭英灵!”

京观泼油,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

就在烈火焚天之中,将士的尸体下葬,军号吹响之时,百姓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自发为将士们送行。

生为人杰,死化国殇。魂兮归来,忠骨还乡……

魏主薄痛哭着诵读祭文,锦岁和顾长萧两人,亲手将刻着战亡将士名册的英雄碑立于陵园。

风起,黄纸纷飞,悲哭声中,将士们的英灵不舍离开,他们会永远庇佑这片土地……

这场隆重的葬礼,让黑羽营和屯田兵正式成为燕地第一军。

顾长萧说,戾王对将士的维护,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这将让燕地百姓对边军尊重起来,青年也会向往参军。

锦岁沉声道:“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给将士们一个公道而已。”

牺牲将士的公道给了,隆重的葬礼,赏金和蒙荫的官职,还有家人的抚恤,锦岁都当第一重要之事来办。

而活人的公道,她许诺的那一部份已经兑现,还有就是朝廷要给的赏赐。

她留下李恒召开上书朝廷的表璋折子,她一一问过几位将领,没有人想借这次军功离开边关。

程榆甚至不想借机跟程家取得联系,寒星、黑虎更是对朝廷的赏赐毫不在乎,一再说他们只要能在王爷麾下就好。

只有魏主薄,是锦岁之前答应过他的:“凭这次战功,魏大人可以回长安任职了。”

魏主薄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兴,回长安一直是他的梦想,只是没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的。

他满脸不舍:“王爷,边城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下官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

锦岁静静地看着他,突然他的圆胖脸上滚出两行热泪,像是自说自话,又像是向锦岁解释:

“可是,我的妻女在长安等了我六年!我被发配时,小女才两岁,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抱着我的腿哭着喊‘爹爹’。”

“妻子宁死不愿意和离,带着孩子回娘家借住,受尽兄嫂的苛责。”

“她们都在等着我回去。”

“王爷,您原谅下官自私,下官并非不愿意在边关吃苦,只是我太对不起妻女,我不能放弃这次机会。”

锦岁忙递帕子给他:“本王懂你的心情,我都跟程主薄说了,魏主薄你在边关多年,任劳任怨,我们都看在眼里。”

“边关确实需要用人,但你的妻女更需要你。

你放心,有了这次的战功,本王会替你向朝廷求个好官职,以后你就能好好陪伴家人,弥补这些年。”

这是锦岁问过顾长萧的,虽然戾王是被发配边关,但在朝堂上还是有些人脉,请吏部关照一二,魏主薄带着军功回长安,能谋个好职位。

第113章 猛虎面前无沟壑

魏主薄很感动,再三说此生能有幸在王爷麾下当差,是他最大的福气。

他走之前把手头上的活交接出去,东海的盐田、伤兵的抚恤、银粮管理等等,事无巨细,写的交接本都近百页。

程榆故意说:“你怎么比女人还啰嗦,你就放心去当京官,以后魏大人就是咱们兄弟在长安的人脉。”

“听到边城的事,你得在长安周旋一二啊!”

两人互怼了几年,但这一次魏主薄怼不出来,真诚地道:“你和弟妹生孩子一定要来封信。”

程榆老脸一红:“知道知道,你这也没啥好收拾的,带点咱们边城特产,赶紧走!”

锦岁给魏主薄举办了欢送会,没有歌舞,只有同伴们真诚的祝福。

临走前魏主薄提出一个私人请求,是为他女儿魏英求一本戾王签名的《三十六计》。

“呵呵,下官未能给孩子启蒙,回家后就教教咱们边城兵法。”

锦岁不光给了他一本签名加用“戾大无穷王”印的三十六计。

还从空间拿了能量棒、日常药品,用玻璃瓶装着,算是送给小姑娘的礼物。

魏主薄说,此生有机会,他一定带着妻女来边城一见。

他是带着荣誉,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回长安的。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