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138)+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烧的那一半田土豆、番茄和红薯苗都有,属下算了算,活着的苗还够种五亩地,明年春天咱们再大规模种。”

顾长萧听他们说的三种新农作物,在来边城之前他从未听说过,咱们戾王对边城的人说,这是西域进贡长安的种子,他从长安带来的。

边城的人都信了,可顾长萧很清楚,长安才没有这些东西。

所以小季道长,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新作物种子的呢?

他没想去深究,因为朝廷非常重视新的农作物,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曾经波棱国向大唐进贡波棱菜种,得到大唐重赏。

各国对自家作物种子看管极严,都知道高丽有好棉种,可不管是官方渠道还是商人走私,都无法从高丽弄回大量棉种。

若小季道长想向朝廷求什么,这三样新作物走道家的路子进贡,不管是为季道长求个道观,还是求个爵位,都没问题。

可他却什么也没求,就这么直接给了边城屯田军。

顾长萧看锦岁的目光越发充满敬佩和惜才,他一定要留小季道长在边城!

恰在此时路过一片绿油油的甜菜地,锦岁喜道:“上回来时这一片还在开垦,你们动作很快啊!”

刘校尉呵呵笑道:“之前郑家人在的时候,连夜开荒,趁没霜降,王爷提的几样菜都种了。”

甜菜主要是为了榨糖,但此刻看着大片的菜地,锦岁灵光一现,想到另一件事。

忙问刘校尉:“这一片菜地可有种菘菜和芜菁?”

第117章 从未怪过你

“芜菁?”刘校尉疑惑,这个菜名他没听过啊!

“就是农家说的狗头芥,大头芥菜。长安那边叫芜菁。”

顾长萧:……长安也叫大头菜。

刘校尉再一次感叹王爷对农事的熟悉,一些纨绔子弟连五谷都不分,而我们王爷却对农耕一清二楚。

忙点指向远一点的畦地:

“那些都是家常菜,为了存冬菜咱们屯田营也种了不少,还有萝卜,就在那一片,王爷可要去瞧瞧?”

锦岁喜道:“瞧就不必了,本王交给你一个新任务,让人把芜菁和菘菜混种一块地里,专留种子。”

“收了种子再接着混种,继续收种,种个几轮之后,挑变异的、就是和两样菜种都不同的种子,放试验田种。”

刘校尉疑惑:“这是为啥?”

“杂交,懂吗?就是两种同类型的菜混种,能结出不同的菜籽。

像果树一样,有些果树不结果,但嫁接一根结果树的枝,就能结果子。”

刘校尉久在屯田营岂能不懂,一拍大腿:“王爷是说这菘菜和芜菁能长出别的东西?”

锦岁点头:“多试种几轮,肯定能长出新东西,但具体会长成什么,本王不能保证。

不光是菜,咱们的麦子、水稻都能用这个方法育出高产种子。”

她当然清楚菘菜和芜菁能杂交出什么,就是后世最高产、最平民的蔬菜,大白菜!

真把大白菜给杂交出来了,再有盐、糖、辣椒,咱们边城就能增加一种新的特产,腌白菜。

见顾长萧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她低声问:

“你不懂农事也没关系,刘校尉很能干的,以后咱们身份换回来,你有农事的问题就问他。”

顾长萧轻声问:“小季道长怎么会这么懂农耕?”

锦岁打哈哈道:“跟我阿爷学的,我阿爷可是什么都懂的!”

“他常说技多不压身,啥都要懂一点。”

顾长萧回想季道长一路所为,确实是江湖百事通。

他趁机道:“等季道长来了,季家可以在边城置办家业。”

锦岁没接话,这人是有机会就想劝自己留在边城呢!

等走到那片仙人掌处时,看到燕家人在旁边新盖了草屋,一些工人正在搜集胭脂虫。

那管事远远看到戾王的队伍,便恭敬地等在路边,还备了茶水让众人歇脚。

讨好地笑道:“胭脂虫的用量很大,我等日夜搜集也跟不上,不知王爷可否派人去塞外找?咱们胭脂斋高价收。”

都用上‘咱们’了,这是为她赚钱,锦岁岂能拒绝?

有了之前寒星剿马贼,边城打鞑子这两场战事,相信最近几个月塞外都会很太平。

她让燕家管事派工人跟着,黑羽营派一支队伍保护加带路,带他们去塞外搜集胭脂虫。

看到有人在旁边挖地窖,她疑惑地问:“这是做什么?”

管事忙道:“为过冬盖的地窝子,怕有人伤到这一片仙人掌,冬天燕家也会派人看守。”

锦岁点头,指着远处的戈壁滩道:“燕家就在这一片活动,那里屯田营种的香料,你们的人别过去。”

燕家管事忙保证他们的人只会看护仙人掌区,没有王爷之令,绝不会乱走一步。

再离开时锦岁又跟顾长萧解释,戈壁滩种了茴香、孜然等香料,等成熟后就是咱边城特产。

而和燕家的生意,是跟燕十二娘合作的。

一听是胭脂水粉的生意,顾长萧顿生不解:“小季道长连这个都懂?”

“略懂、略懂而已,你别看不起胭脂水粉生意,这生意做大后可赚钱了!

边城一穷二白的,能做的生意太少,这胭脂生意咱和燕家合作,得重视。”

她又斟酌地笑道:“那个,那胭脂用的配方是我家传的,我阿爷说要当传家宝。可这生意又是我用戾王的名义合作的,您看……”

“等你我身份换过来,会和燕家说清楚,这生意是季家的。”顾长萧忍笑道。

锦岁大喜,和聪明人交流就是简单!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