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09)+番外
锦岁手背着走路,昂首挺胸,很有大姐头的风范。
直到看到凌爷爷,她瞬间化身小姑娘:“阿爷!”红了眼睛,满脸思念。
明明才几个月没见,但老人好像老得格外快,凌爷爷的头发全白了,更瘦了,脸上的皱纹加深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凌爷爷同样眼眶红了,轻拍着锦岁的手,将她从头看到脚,见孙女没有受伤,只是黑瘦了些,这才放心。
“锦安呢?”
“他在学堂,我没叫他。”
“对对,回家再见面,不能耽搁他读书。”
“阿爷我跟您说哦,我在北疆给您收了个弟子……”
“弟子?啥弟子?跟我学啥?”
“道门弟子啊!您忘了咱们是道门的!您是不知道,如今咱们三清道教在北疆可火了。
对了,我给您挣了万亩良田,王爷还要给您在边城盖个大道观。
哎哟,好可惜的,差一点北疆的巴特尔王就要给咱们在王庭盖个大道观……”
锦岁兴奋地跟阿爷聊着北疆的事,大家也不骑马了,一路走一路看,边城的变化可真大啊!
最早以前,关隘附近百里,都是荒无人烟,关里关外都一样,关里的百姓不敢靠近,关外的牧民偶尔会放牧经过,更多的时候都是百里无人声。
等锦岁来了之后,流民出山,牧民来交易物资,关隘附近热闹了起来。
再就是等锦岁烧了旧边城,新边城离关隘更近,如今这关里关外就热闹起来了。
荒地开荒成田,流民全部出山,牧民更是想离边城近些。
程榆说着那些大棚的事:“不光是燕地,连江南、蜀中都有商人专门来买番茄酱和辣椒酱,咱们之前的地都不够种,才加盖了这么多大棚。”
这时锦岁看到一片新建筑,都盖着老高的烟囱冒着浓烟,指着问:“那是做什么的?”
程榆忙道:“回王……回季老大,那是窑区,除了砖、瓦、瓷窑,还有琉璃窑、炼精铁、制煤球都在这片区域。
因为气味大,所以我才安排离城区远些,修得道路更宽,方便运送货物。同时还接着河道,以后能走水路时建码头也方便。”
锦岁大赞:“你考虑的太周到了,这工业区就该离主城区远点,方便管理。”
西北军的将士们都呆了,为什么他们对季姑娘比对王爷还要恭敬?并且,季姑娘对边城的熟悉程度也远超王爷。
再看我们王爷,全程微笑着看季姑娘,眉梢眼底带着骄傲。谢茂林不蠢,自然看出来了。
以后这季姑娘肯定是要做王妃的!
“燕地士族就没捣乱,任由你建这些作坊,跟天下各地的商户往来?”锦岁是真好奇。
程榆正想回答,就在这时,大家听到一阵高声呼喊:“季岁!”
顾长萧眉一皱,谁敢直呼岁岁名讳?抬头一看,是燕十一。
这家伙策马狂奔,还踏进油菜地里,踩到不少油菜。
锦岁越看越气,等他跑近跳下马:“我大哥和十二娘?怎么就你一个回来了?”
锦岁一把扯过他的耳朵,指着油菜田怒道:“好好的大道你不走,为什么要踩庄稼?赔钱!”
顾长萧握过锦岁的手,眯着眼睛看燕十一:“本王也回来了!”
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回来,你就看到岁岁一个是不是?
燕十一捂着耳朵哇哇叫:“还是这么凶!你在北疆没挨打吗?”
第195章 边城的变化
听说燕九和十二娘就在后面,燕十一激动的要出关塞去接,被燕家护卫拦下:“公子,咱们在这等就好,去塞外不安全啊!”
锦岁直接叫来旁边囤田营的农人:“数数他踩倒多少颗油菜,让他赔钱啊!”
燕十一气得仰倒:“我好歹是你的代盐人,一年给食肆送那么多盐,踩倒几颗油菜就让我赔钱!”
谢茂林悄悄扯黑虎:“这公子是谁?”
黑虎笑道:“燕家主的弟弟,我们都叫他十一公子。”
谢茂林嘶了一声,不是说燕地士族都不服王爷吗?说王爷只能管理小小边城,燕地十六州的士族联手抵抗王爷。
现在看来传闻有假啊!燕家主可以说是身在北疆,必须跟王爷合作。
这燕十一身在燕地,一样没有士族公子的高傲。
谢茂林放心不少,他一直担心燕地士族与王爷作对,万一发现王爷带回他们这些西北军将士,一定会向朝廷密报的。
燕十一还在那追问燕九和十二娘的情况,见锦岁对他爱搭不理,他便追着顾长萧问,顾长萧言简义骇,他听得不过瘾。
又去拍黑虎几个的肩膀:“一会本公子坐东,好好请黑羽营全军吃一顿。对了黑虎,宝珠可天天盼着你回来呢!”
黑虎顿时大脸一红,胖手揽着燕十一的肩膀,竹筒倒豆子一样跟他说着在北疆发生的事。
听得燕十一激动不已,非常后悔自己没跟着一起去,那样的异域风情,错过这一次不知道啥时候能去一趟。
锦岁继续跟程榆聊那片工业区:“燕地的士族就没反对?我一直担心王爷不在,燕地士族会趁机向你施压,限制边城发展。”
说到这个程榆面露难色,看一眼顾长萧,低声道:“下官先向王爷请罪。”
顾长萧瞬间心领神会,真诚地道:“本王知道程大人一人独守边城有多难,不论这期间你做了什么,只要没有枉害百姓,本王都原谅你!”
程榆一惊:“王爷误会,下官怎么会害百姓?下官只是为了保住边城的利益,跟燕地士族往来频繁,同时答应了他们一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