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21)+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锦岁忙推顾长萧走:“快,别让我阿爷发现了。”

阿爷是一心要把自己教养成正常姑娘家,没有正常姑娘会让男子翻墙进来,还陪他吃饺子的!

顾长萧道了句:“别太晚睡,明早我去军营,你不用那么早起来。”

锦岁把他带的碗、锅塞给他:“能翻过去吗?要不要我搬个梯子?”

顾长萧往后退几步,纵向一跃,跳过墙壁到了对面,还朝她吹了个口哨。

锦岁小声道:“小心我明天在院墙上面栽仙人掌!”

“岁岁,晚上没吃饱吧!阿爷带了一锅烩菜和馍,来,再吃点。”

凌爷爷和锦安端着一小锅过来,锦岁打了个饱嗝,给锦安倒了杯可乐,给阿爷倒了白水。

“晚上不能喝茶,影响睡眠。”

“阿爷也要喝甜水。”

“晚上喝涨气,明天中午再喝啊!我加姜丝煮了,咱们热热地喝。”

锦安鼻子灵:“我怎么闻到饺子的味道?”

锦岁心一慌:“你是想吃饺子了吧?明天姐给你包,羊肉大葱饺怎么样?”

“岁岁怎么不吃肉?你不是最爱吃烩菜里的炸酥肉吗?瞧瞧,去一趟北疆下巴都瘦尖了,来,多吃肉啊!”

锦岁含泪接过阿爷盛的一大碗烩菜,呜呜,这样的宵夜多来几次,自己要么撑死,要么胖死。

阿爷也给锦安挟肉,轻叹一声道:“别嫌阿爷啰嗦,既然你爹的事王爷已经应承了。

那咱们就耐心等王爷有能力回长安那一天,阿爷相信这么长时间你也认识到了,翻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凭咱们祖孙三人回长安,那是羊入虎口,这事必须仰仗王爷!”

锦岁轻笑道:“咱们当初就是这么打算得嘛,悄悄来边城投靠王爷,跟他混熟之后再提翻案,虽然过程有些不一样,但结果是成功了。”

她伸手摸摸锦安的头:“以后呢,你小子就给我吃好喝好,练武读书,你负责长大就好。案子的事交给姐姐。”

锦安放下碗:“我是不是很没用?”

锦岁直接一巴掌呼过去,差点把他脸按到碗里:“小小年纪学老人说话!”

打弟弟要趁早,像托雅公主现在就打不赢巴特尔王了。

阿爷咳了一声:“我这个老人都不这么说!”

锦岁提着锦安的耳朵说:“阿姐的话你是一句都听不进去是不是?什么叫你没用?

你还是个孩子呢!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想翻天吗?”

“可阿姐也才及笄一年而已,就干了这么件大事!”

锦岁得意地道:“阿姐不一样,阿姐是天才!你顶多算是人才,人才就得慢慢成长。”

锦安:……就脸皮厚这一点,我确实比不过你!

锦岁又问阿爷:“您打算啥时候开道观?”

凌爷爷喜滋滋地道:“王爷让我先址,官府来修建,开春就开始建。道观没建好之前,我就在流民办安抚流民。”

锦岁给阿爷建议:“朝廷有个钦天监,您打听一下具体是干啥的,就把道观当分监来办。

老百姓有时候不信官府,但信您啊!您的威名传得越广,边城就更受底层百姓信仰。”

凌爷爷斗志高昂,没想到临老了还能满意一下年轻时的愿望,成为一观之主。

锦安小声提醒:“不是边城,是力大无穷城!”

不知为啥,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城名,锦岁觉得蛮尴尬的。戏言成真,不得不买单的感觉就是这样。

“总之,在王爷没能力回长安之前,咱们祖孙三个也不能懒惰下来,咱们就在边城好好干一番事业!”

“是力大无穷城。”锦俨然新城名的代言人。

凌爷爷抚须笑道:“岁岁说得好!对了,你之前留给我的金子,都没动用,要是你需要用,只管取。”

锦岁摇头:“阿爷就用它建道观、开连锁烩菜馆、雇佃户种地也成,当成咱们季家的家资也行。

我还有银子,那笔金子是我孝敬您的,哪有再拿回来的道理。”

她说得是实话,光是胭脂斋的分红,还有北疆这一趟赚的钱,就够她花一辈子。

赚钱好像就是开头难,只要赚到第一桶金,有了人脉后面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然,要是把钱投到建设边城,那就成了无底洞。

但顾长萧说了,不用她的钱做城建,他缺钱的时候得跟锦岁借,有借据的那种,以后会连本带利还给锦岁。

“王爷说给咱们万亩地,那咱们就收着,就以阿爷的道观为中心圈地。

不用都种庄稼,种些果树、草药啥的,再建个大点的广场,一万亩也没多少了。”

又商量锦安的学业:“边城没有好夫子,要不要去燕州读书?”

锦安猛摇头:“不要!”

锦岁思索着道:“再等等吧!今年春闱之后,王爷会在边城广聘有才之士,相信会有好夫子来的。”

之前天下有才之士不来边城,是因为边城只是个不像样的边关营地,而戾王又身背谋逆重罪,谁敢往边城凑?

但开春就不一样了,力大无穷城正式落成,因北疆使团誉王的名声必定受损,再加上春闱不少考生落榜。

顾长萧在自己封地是有封府官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到戾王麾下任职,其实跟朝廷的官吏俸禄品级是一样的。

凌爷爷和锦安回自己院子睡觉,锦岁不想挪动,就把纸笔拿到小桌上写。

因为和阿爷谈到春闱后边城广聘人才之事,她有了很多想法。不光要文人,顾长萧要征兵。

而她也要征人才,跟读书人不一样的人才,那就是匠人。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