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40)+番外
燕十一怪里怪气地说:“那是因为有你在,换了别人可没法这么快!”
“把燕州官吏全部关起来,不写完不准走,天下也就你干得出这样的事!”
锦岁一筷子抢过他烫好的肥羊,笑道:“你就说有用没用嘛?”
燕十一不得不佩服:“确实很有用!你说,我能学吗?”
锦岁摇头:“不行。”
“为什么?”
十二娘替锦岁回答:“因为咱家就在燕州!你想咱家天天被官吏刁难吗?”
锦岁嘻嘻笑道:“正理!跑得和尚跑不了庙,可本姑娘的庙不在燕州啊!所以不怕得罪他们。”
燕十一又赞道:“你也真够大方的,说赏就真赏,估计过段时间,那些官吏心头的怨气消散,看着你赏的玉饰,还会想再跟你干一回大事。”
“本姑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最好传遍天下,跟季老大干活,有肉吃、有钱赚!”
“嘿嘿,季老大,十二娘说她要在你的学院当女夫子,那你看我能当个啥?”
锦岁眼眸一转,压低声音问:“你的零花钱攒了多少?”
燕十一同样小声道:“酒楼赚的钱大哥不要我的,到手的真金白银,五万两银子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锦岁拍拍他的肩膀:“你要是真想来我的学院,那我就让你当股东之一,投五万两银子,当教导主任!”
燕十一大喜:“教导主任!这称呼一听就霸气,比带盐人霸气多了!那没问题,五万两是吧?你回边城时直接带回去!”
锦岁眨眨眼睛:“先别跟你大哥说,省得他问东问西的。
对了,你的那些好友,要是也有能拿五万两银子投资入股的,我这还有几个职位,保卫科长、后勤部长、保育委员,都是好职位,先到先得啊!
我的学院也不是谁都能投资的!”
燕十一很是激动:“好说,金子林就常问我,你这还有啥生意他能合作,我这就写信回他。
放心,我不会跟大哥说的,他总觉得我干不成大事,这一次咱们就干个大事给他瞧瞧!”
锦岁心中狂笑,燕地的士族公子们,零花钱都给本姑娘拿来吧!
十二娘在那着急:“怎么办岁岁,我没有五万两银子啊!”
锦岁拍拍她的小手:“你是特例!不用入资一样有股份,女子学院就交给你了。”
在燕家的最后一天,锦岁依旧忙的脚不沾地,燕十一腾了一套别院当羊毛纺织作坊,所有绣娘都搬了过去。
第209章 嫁不出去
锦岁过去指点她们,布置成流水线模式,绣娘们熟知全套流程,但想速度快,可以只教女工们做熟其中一道工序。
以流水线的模式来作业,不光省时省力,速度还会大大提高。
燕十一全程跟着锦岁,跟她指挥,只觉知识以一种狂暴式的模式进入大脑,他想留住点什么,可又说不出来。
“还能这样吗?原来不用学完全套,只要学会其中一样,就能上岗作业!”
锦岁叹道:“这是工坊大规模作业的模式,可这样一来就很难培养出创新上的人才。
我建议让绣娘们带几个有资质的女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全部流程,而普通的女工,只要熟练掌握其中一个环节就行了。
如此一来,你们也不用担心有人高薪挖走人才。”
燕十一激动地拍着折扇:“我要把这个法子告诉大哥!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不对,你的心是莲蓬吧?这么多心眼?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
要搁以前,学徒不学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上手,现在好了,只要三、五学会其中一样工序,就能上岗。
我还担心培训女工要很久呢!看来根本不用,咱们今年就能推出燕家羊毛料子。”
锦岁朝他翻个白眼,就说你读书少嘛,连夸人都夸得这么难听!什么叫我的心是莲蓬?你咋不说是蜂窝呢?吓死人了!
“其实很多行业都可以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工人简单培训就能上手。当然,想提高产量最重要的就是改良工具,看看你们的纺织工具。
竟然有脸说,百年前就是这么用的!难道这百年来,你们燕家就没想过请工匠改良?”
燕十一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这个还真没想过,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嘛!”
“也是,大家都是在鞑子打来的时候关上城门不管嘛!要不是我这个假戾王跟大家不一样,你们也别想跟北疆通商。”
燕十一更惭愧了,确实如此,为什么百年来大家都没想过改变呢?大到跟北疆和朝廷的政策,小到纺织机改进,甚至一个大棚蔬菜,都没人想过。
都知道冬天青菜难得,士族有用温室种花的,有在温泉庄子种菜的,为什么没想过用温室大规模种菜呢?
瞧人家边城,光靠种冬菜,就赚出全军几年的口粮来。
纺织机也是,季姑娘在燕家住的这段时间,看着女工们纺织,听她们抱怨摇得手酸,累得手抬不起来,一天也只能纺织那么一点布料。
季姑娘立即叫来工匠,她一通说一通演示,工匠一通改,结果把手摇轴改成腿踩踏板。
站着纺织变成坐着纺,两只脚轮流踩,手负责整理线轴,那效率瞬间提高了三倍不止!效率高了,人也轻松了。
季姑娘还不满意,喃喃地说着什么‘暂时只能这样,等有蒸汽机带动就速度就快了’。
亲眼见过之后,燕十一更加佩服锦岁的脑子,偶尔被她说笨,他一点意见也没有。
这天下也没几个人比季姑娘聪明,被她说笨自己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