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70)+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按新律收税,我等连饭都吃不饱!你敢不敢去皇陵,面对君家列祖列宗,将你这新税法告诉他们?

顾长萧有何不敢?他不光去皇陵,还举办了盛大的秋收祭,诏告天下,今年秋粮就按新税来收!

凡有违者,斩!

一个都不知道血脉偏到几代的老皇叔,皇家宗亲,被推出来,在皇陵祭祀上,哭天抹地的哭君家后世子孙不孝,不给宗亲活路。

说实话,那一刻顾长萧的心底是悲哀的,连皇室都不支持他的新政策,怪不得士族、门阀如此猖狂!

他又是庆幸的,庆幸认识锦岁,庆幸自己有黑羽营,有鱼油火药做底牌,庆幸边城粮仓丰盈,能供他行铁血新策。

将这个烂透了根的朝廷,连根挖起,重新播种。

用血踏出一条全新的阳康大道,让整个大夏皇室,开启一个全新时代。

他更庆幸的是,没让岁岁来长安,否则看到自己天天杀人,岁岁肯定于心不忍。

而这些人知道岁岁是他的软肋,也会想办法利用岁岁。

沉思间,那皇叔哭完了,顾长萧居高临下地问他:“皇叔是不想执行新政,抗旨不从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可听在那些皇室耳中,只觉心惊肉跳。

但很快他们又有了底气,在皇陵之中,难道你还要杀皇室成员?

顾长萧没有杀,但那皇叔自己找死:“陛下若不给皇家子孙一条活路,本王就一头撞死在皇陵,到九泉之下状告列祖列宗!”

顾长萧指着皇陵前的石碑:“那皇叔撞给朕看看。”

到现在大家还以为双方是在拉扯,看谁服软。

那皇叔看一眼皇家宗亲,示意他们自己一撞就立即找太医。大家心领神会,向他点点头。

然后他就慷慨激昂地道:“老祖宗,替我做主啊!”

一头撞到石碑上,血流如注,那些皇家宗亲立即大喊大叫地嚎哭起来,试图唤醒顾长萧的‘良心’。

他们欲上前抬起老皇叔,却见顾长萧手一挥,一队黑羽营上前,将他们围住。

顾长萧用很冷静又很冷漠地语气道:“朕说了,不遵新政,便是抗旨。

而抗旨者,死!

有想陪他一起死的,上前一步。”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着老皇叔血越流越多,呼吸声越来越微弱,却无人敢上前一步。

最终,老皇叔如愿死在皇陵,却没有撼动顾长萧执行土改制的决心。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错过,给士族成长的时间,再想慢慢执行土改制,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精力,也会有更多的动乱!

那时会比现在死的人更多。

现在最起码,没死百姓。至于权贵和士族,顾长萧看得很清楚,他们是江山社稷的蛀虫,死了就死了。

老皇叔之死,让全长安的权贵明白,陛下是铁了心要实施土改制。

除非陛下死了,否则他们无法保全自己的土地。

可惜顾长萧没那么容易死,不论他们暗中求多少神灵,想多少法子去暗杀,或是怂勇民变,都无济于事。

从长安往四周蔓延,联明的士族、权贵,先步表忠心,亲自执行土改,将秋粮税一斤不少地送到朝廷的粮仓。

而如老皇叔之流也不少,反抗、举着丹书铁劵、先帝赏赐,反抗税收官入庄园。

然后他们就见识到新帝的残忍手段,黑羽营带着火药上门,凡是组织兵力反抗者,皆以谋逆罪诛族!

弃械投降者,则没收田地,全家发配边关。

当然不是边城那个边关,那就太便宜他们了,而是发配海南或西北边疆。

如此一来,反而是燕地十六州成了一片净土,但很快土改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有燕九提前给燕地士族提过此事,他们有了心理准备。并且燕地士族发现,土地的产出,远远不如行商,不管是与北疆的贸易,还是海上,收益都高于土地。

并且有了高产农作物,粮食的价格势必下跌。他们更想人力由农变工,故而虽然也有顽固的老士族反对,但大多数都没动什么武力,就成功执行了土改。

燕九人在长安,他全程看着顾长萧以铁血手腕执行土改制,这样的顾长萧让他很陌生。

跟在边城时,在凌姑娘面前,完全是两个人。

他杀伐果断,专横跋扈,霸气无双,同时又有雄才大略。

身上俨然俱有秦皇汉武之风。

让长安权贵感到陌生,因为他之前当太子时,根本不是这样的。

不知道该说,发配边城这件事,让陛下脱了一层皮,发生蜕变。

还是说,边城的他,并非真正的他,现在的他,才是脱下束缚的他。

那个禁锢他杀性的人,就是锦岁。

燕九有点希望顾长萧赶紧迁都到边城了,没有凌姑娘在身边,陛下的杀气太重了。

胡人入长安和誉王党战败死的人数不计,光是执行土改,死的人已经逾万了。

虽说新政改革从来都充满血腥,是拿人命来推的,但一个皇帝推行新政,也要死这么多人,着实让人觉得他是个暴君!

明明有更温和的法子,就像燕地十六州,若是去年陛下说要执行土改,绝对是有九成士族会造反。

但今年,则是有九成士族立即就答应了。

只要让长安的人看到边城的发展情况,他们也会像燕地十六州的士族一样,认识到未来土地的产出没那么高的利益。

执行土改是利在千秋之事,但陛下即没打算这么做。

燕九轻叹一声,陛下交给他的任务是燕地十六州的土地秋税,他已经顺利完成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