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91)+番外
锦岁笑道:“当然不是,还能从军嘛,锦安不是想习武嘛?就习着,书也要读,又不是说不科举就不读书。
就算以后小安不当官,也能进我麾下的机构工作,姐这正缺理科人才呢。”
锦安心里有谱了:“那我好好习武,再多读数学和格物,文也要学,得学兵法。”
“我要和阿爷阿姐一样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来。”
阿爷很高兴:“对!绝不能像燕十一那些纨绔公子一样,成天溜马沾花,大好时光不学习无术,都给消磨了。”
祖孙三人定下新年目标,接着吃年夜饭,阿爷难得喝回酒,锦岁陪着,喝的是海船带回的岭南荔枝酒,果味很浓但后劲很大。
小安也想尝尝,锦岁不许,阿爷就给他煮了米酒喝。
晚上三人守岁,这回喝的是奶茶,嗑瓜子吃花生,阿爷牙口很好,特别喜欢吃花生。
吃着花生说到一事:“听说有人吃花生就浑身起疙瘩,真是没福气,这么好吃的东西吃不成!”
锦岁忙道:“那得叮嘱一下,这是过敏,严重会要命的。”
阿爷很不在意:“吃这么喷香的东西要了命,那死得也值!真是的奇了怪哉,荒年时啃树皮、吃草根,饿极了吃观音土,吃死了那是命薄。
哪能吃这好东西还要了命?穷人家还生富贵病,只有富家娇小姐,这吃不得那吃不成。”
锦岁很认真地跟阿爷和锦安科普过敏,锦安听得还很上心,阿爷全不当回事。
他吃海鲜身上发痒,但他从不跟锦岁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受点罪也值。
锦岁越发坚定扩大医护学院,要把公立医院落实到镇级,太多东西需要科普了。
不过想想后世一些老人能过敏还是不了解,科普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锦安一直靠着锦岁坐,这孩子现在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爱跟人亲近。但他还是想离姐姐近一点,锦岁要是摸他的头。
他就一脸别扭地说:“别摸我。”但还是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样的亲近。
正是别扭的年纪,锦岁当然不跟小屁孩弟弟计较,一把搂过他的肩膀,笑问:“还没送你新年礼物呢?想要什么跟姐说。”
锦安用很低的声音问:“是不是以后不能和阿姐一起过年了?”
锦岁笑道:“倒也不是,我可以接你和阿爷进宫过年。”
锦安摇头:“听说宫里规矩很多的,阿爷肯定不会去。”
也就是说他会去。锦岁心里甜甜的,前世她是孤儿,今生到是体会到,有个弟弟也不错。
“阿姐,以后我想见你,是不是很麻烦?”
锦岁再次摇头:“不会,我给你宫牌,你任何时候都能进宫见我。再说,我就算嫁进皇宫,也会经常来学院,咱们可以在这里见面嘛。”
凌爷爷坐在一旁喝着茶,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两姐弟相偎在一起的画面。
他想到在小镇和锦岁两人过年的时候,锦岁身体弱,从来没坚持到守岁结束,总是中途就睡着了。
他就抱小小的锦岁到床上,坐在孙女的床头,等着子时新年的锣声响起,给孙女的枕头下放一枚压崇的铜钱。
我的岁岁啊……
凌爷爷擦去眼角的泪,继续笑着喝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子时的钟声响了,很快开始放烟花。锦岁牵着锦安走到窗前,在雪花纷飞中看着漫天烟花。
两人又同时转身来扶他:“阿爷快看,今年的烟火好漂亮啊!”
那是,火药研究很难,但做成烟花就容易多了。基地的烟花作坊,接到的订单极多。
锦岁曾笑言,把做失败的火药材料拿来做烟花,用卖烟花的银子来做火药,刚好省了一大笔经费。
阿爷和锦安去院中放接年的鞭炮,上了最后一炉香,锦岁去煮饺子,她怕吃多了积食。
特地把饺子包的很小,还多了好几种口味,中原常吃的萝卜猪肉,北方吃的羊肉大葱,还有鲜虾三鲜饺,混着煮,吃的有惊喜。
当然也没忘包枚有铜钱的,她特地放到阿爷碗里。
这边饺子才煮好,阿爷的一个小徒弟来报:“姑娘,您的护卫求见。”
锦岁一怔,哪个护卫这个时候求见?
“谁呀?”
“嗯,他说是您的旧卫。”又补充一句:“您做戾王时的旧卫。”
锦岁沉思一秒后失笑,亲自去把人带到暖房,看到一身护卫打扮的顾长萧,她笑着问:“你没在皇宫接年吗?”
顾长萧忙道:“祭祀完就是家宴,我又没办家宴。”
锦岁摸着下巴笑道:“也是,按理来说,你现在应该和一群妃子饮酒作乐。”
顾长萧伸手抱她:“所以我来陪皇后了。”
“喂,不是说好大婚前不再见面吗?”
“现在不是皇上来见皇后,而是护卫顾长萧来见戾王殿下。”
锦岁本来想跟他说两句话就让他走的,但见他一身都被雪淋湿,明显是骑快马来的,心有不忍。
拿了身干净衣裳给他换上,又送来一碗饺子。顾长萧好像年夜饭没吃饱一样,饺子是小了点,但他一碗接一碗,足足吃了三十个。
“还是岁岁包的饺子好吃!宫里的饺子好看,却没什么味。”
锦岁无语地问他:“干嘛非要赶过来?一会还要冒雪回去,多不安全。”
顾长萧从怀里摸出个香囊,拿出两个紫玉手镯,握住岁岁的手,轻轻一套就戴上了:“来给岁岁送年礼。”
锦岁把玩着手镯,感动地说:“不是送了嘛,年前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来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