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431)+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没想到女儿能进来!,这下不用担心自己百年之后,空间就此消失。还有很多先进技术,她没有拿出去呢!

从天起,锦岁和甜甜约定好,谁也不能说,每天她以单独授课为由,带甜甜进空间一小时,教她用电脑,认识各种仪器。

小姑娘对空间的每一样东西都很好奇,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每次进来都舍不得起。

锦岁彻底放心了,就算自己百年之后,我们的科技也不会落后。

朔儿继承皇位,甜甜就继承空间。

就让我们母女同心,不,一家四口同心协力,让大夏永远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第251章 番外(二)岁岁

凌爷爷八十岁大寿这一年,大夏国发生了很多件大事。

工业上,军工部在皇后的带领下造出了蒸汽机,不过目前还未用在大的机械上,而是用于带动纺织机和抽水机。

前者大大提高的纺织速度,由以前的一人七天织一匹布,变成一人一机一天织七匹布,即缓解了国内工人不足,还让布匹出口成倍式增长。

虽然这几年朝廷一直在做一件大工程,那就是兴修天下水利,解决南部多雨,江河水患频发,和北部干旱的问题。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南水北调,但我们的工程做不到那么大,只能通过人工修理河道来改良。

抽水机的出现,缓解了离水源远的区域用水问题,不管是西北的百姓生活用水,还是农耕用水。

锦岁很清楚,这几年因蒸汽机,花了不少军工费,已经让很多人不满。

所以出成绩之后,她立即给出一个兴工商赚钱的纺织机,一个兴农利民的抽水机。

让天下人都看到成果,然后军工部才开始造更耗军费的蒸汽船和蒸汽火车。

这都是大工程,三、五年之内完不成,但是所有人都很有信心。

就算再不懂科技的人也明白,蒸汽机的出现,就像当年战场上出现火药一样,将彻底改变历史的篇章。

这几年顾长萧也没掉以轻心,一直在致力于土地改革、税务改革,加上公立医院开遍各州,百姓到医院生孩子和上户籍,官府会给予补偿。

再无出现女婴被遗弃的现象,人口翻倍式增长,这一年的人口大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两亿,预估十年后会达到五亿。

要知道盛唐时的人口也才八千多万,而本朝的人口却达到两亿,成为历史之最,没有什么是比人口增长更能体现政绩了。

以前骂顾长萧是暴君的人,如今全部改口称陛下是千古明君。百官再次提出让他去泰山封禅。

而顾长萧再一次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锦岁要南部后花园种橡胶,如今也才得到一半,还有一些领土依旧没纳入大夏版图。

连媳妇要个花园都无法实现,算什么千古一帝?虽然这些年粮食增长翻倍,但依旧无法达到全民农夫税。

北疆也不太平,巴特尔虽然迁都更北的地方,但他的兵马已经穿过极寒的北境,跑到欧洲大陆。

这怎么可以?我大夏的兵还没到欧洲呢,竟然让巴特尔抢了先!

所以百官提起泰山封禅,在顾长萧听来就是个讽刺!朕有什么丰功伟绩要上报诸神的?朕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不过好消息也不少,黑虎从南洋郡出军,顺利攻占了百济,灭了新罗和高句丽,跟南洋郡一样,这三个小国彻底消失在史书上,成了大夏的三个州。

这一年凌家也有大喜事,那就是锦安参加科举,中了进士,同年求娶任女官的魏英娘。

大家对这场婚事都很满意,特别是凌爷爷,岁岁儿女双全,如今又娶了孙媳妇,他就算明天闭上眼睛,也能心安地到九泉之下见儿子和儿媳了。

刚巧今年还是他八十大寿,皇家自从迁都之后,顾长萧当年是暴君人设,也不需要维持什么孝道,压根没将年长的皇亲接进国都。

如今凌爷爷反而成了皇亲中最年长的,他在民间威望极高,特别是在中原一些地区,凌道长的名声甚至比皇帝还大。

所以他的寿宴顾长萧办得极隆重,凌爷爷不愿意进宫办,那就在道观办,足有万人来能加他的寿宴。

锦岁送阿爷的大礼是,天下长寿者同庆,凡是年满六十岁的老人,都可在今日到当地女官机构,或医院,或学院,或邮局,或银行领取一份福袋。

没错,这几年锦岁也增加了工作量,在全国镇级以上办可邮寄天下的邮局。以及在县城以上办国有银行。

这个礼凌爷爷很喜欢,他一直说福泽天下,福缘才会反馈到儿女身上。他积福是为锦岁和锦安,锦岁积福是为朔儿和甜甜。

这天凌爷爷太高兴了,喝了不少酒,虽然中途锦岁将他的酒换成低度的葡萄酒,但阿爷还是喝醉了。

奇怪的是,这一次阿爷喝醉不让锦安照顾他,而是握着锦岁的手不松,嘴里念叨着:“岁岁别走,阿爷有话跟你说。”

锦岁心一动,亲自送阿爷回房,但阿爷没有回房,而是带她到凌父凌母坟前。

跟着的下人站到远远的,他想跟锦岁单独说说话。

上贡品时锦岁察觉到不对之处,因为那贡品明显是给三人的。

而这坟里只有两人,锦岁先是吓一跳,难道阿爷患了什么绝症?不对啊,她前几天还给阿爷诊脉,老人家健康的很。

然后她就听阿爷动情地说:“岁岁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锦岁笑道:“阿爷真吃醉了,孙女贵为皇后,享着荣华富贵,哪里辛苦?”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