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71)+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只觉好笑,没想到自己来边城修的第一座瞭望塔,不是对北边的塞外,而是防着关内的士族。

还真是内忧外患。

她现在即希望顾长萧快点来,把戾王的号还给他。

又希望他再晚点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把边城的基建做好。

不然人家来的时候,别的东西不多,就敌人最多,多不好意思。

大家喝了热茶,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之后,程榆才跟众人说起他和陈芸娘的旧事。

很老套的故事,两人是青梅竹马。

题外话,听到‘青梅竹马’时,锦岁看着最多二十七、八的陈芸娘,再看看四十来岁的程榆,这咋算青梅竹马?

她忍不住问了出来:“你俩年纪差距这么大,小时候怎么玩得到一起?”

哪怕是才死里逃生,历经忐忑,程榆还是被这句话给整噎住了。

“王爷觉得,下官多大?”

锦岁实话实说:“该是不惑之年。”

程榆无力地摸摸脸,我看上去那么老吗?

一直静静坐在他身侧的陈芸娘,轻柔地道:

“程大哥比奴家大三岁,今年三十一。”

不光锦岁不信,黑羽营一众将士都一幅不可置信的模样。

大家得出个结论,喝太多酒,老的快。

魏主薄都气到了,现在的重点是探讨程酒鬼的年纪吗?

两人自幼相识,双方家族也是旧交,便在陈芸娘及笄之时,许配给了程榆。

订亲之后,程榆到长安求学,准备考取功名之后再成亲。

没想到他到长安第二年,陈家出了变故,男丁发配,女子被卖乐坊。

程家想营救陈芸娘,但陈芸娘因美貌被一士族瞧上,陈家族人,为了讨好那大户,强行将陈芸娘送到士族船上。

等程榆赶回家乡时,陈芸娘早已不知去向。

程榆一边读书参考,一边打听芸娘下落。直到六年前,他才打听到确切消息,芸娘被卖到燕州。

他本可在长安为京官,但为救芸娘,请求来燕地为官。

这时,芸娘被年近八十岁的郑老太爷,收为第十七房妾。

程榆想方设法努力了三年,不光没能救出芸娘,还得罪了郑家,一再遭贬,最终成了边城主薄。

即便如此,他也不想离开,只要人在燕地,总有一天他会有机会救出芸娘的。

但听闻郑老太爷过世,而郑家人要芸娘殉葬,这他哪里忍得了?

为了不连累戾王,他才留下那封辞呈,提剑到郑家抢人。

听了两人的往事,一群军营的大老爷们,全部哭成泪人。

谁能想到,爱饮酒吟诗,文武双全的程主薄,竟然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往事。

怪不得他每次喝酒,都看向燕州城的方向。

怪不得他就爱唱九歌,山鬼和湘夫人,连边卒们都会唱了。

黑虎第一次发出咽咽的哭声,难听还吓人。

第58章 有情

连魏主薄都一再叹道:“天意弄人啊!幸好王爷及时赶到,否则你们俩真要黄泉相见了。”

锦岁托腮听完,眼眸微眯,有了后续应对郑家的办法。

先问程榆:“你俩的婚书可还在?”

程榆像取出心脏一般郑重地,从心口取出一个破旧的锦囊,再从里面取出拿油纸包了三层的一张订婚书。

虽然折痕极深,但字迹还看的很清楚,且有媒灼用印,确实是两人的婚书。

陈芸娘小声道:“妾身还留着订婚信物。”

她羞涩低头,从腰带里取出半块银鱼样的玉珏。

流落在外十几年,多次连命都差点丢了,她还是努力地藏着玉珏。

程榆瞬间红了眼,他颤抖着取下腰带,同样从里面取出一块玉珏。

两块玉珏合二为一,成了一块环佩。

两人四目相对,皆泪水涟涟,锦岁觉得要不是现场人太多,而他们又太矜持,肯定早就抱一起了。

锦岁让其他人先下去,单留程榆和陈芸娘,先问程榆:

“你可是要娶陈芸娘为正妻?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程榆还未回答,陈芸娘先急道:

“妾身残花败柳,有何脸面做大人正妻?只求能伺候大人左右,为婢为妾便好。”

锦岁招手打断陈芸娘的话,直视程锦问道:“你要娶陈氏为妻?还是为妾?”

程榆拱手行礼,坚定地道:“芸娘在程榆心中,早已是我的妻。

此生此世,程榆正妻,只会是芸娘一人!”

锦岁严厉地问:“即便她曾作他人妇?即便以后为了她,要跟郑家为敌?”

程榆语气不变:“便是与天下人为敌,程榆也要娶芸娘为妻!

呵呵,若天下不容,大不了一起死。”

他牵起芸娘的手,柔声问:“芸娘,你可愿与榆一起,同生共死?”

陈芸娘早已泪流不止,珠泪滚过她削瘦的脸颊,整个人犹如深秋之菊。

傲霜之枝,宁可枝头抱香死,不肯吹落北风中!

“大人不弃,芸必当生死相随。”

锦岁再次打断这对有情人互表心意,拍手道:

“那就行了,只要你俩下定决心,本王必帮你们结成夫妻。”

“郑家这边,本王顶着。”

“你俩也别想着死啊死的,要想着以后怎么活,好好地活。

把失散的十几年,都给补回来,怎么幸福怎么活!”

这下程榆也哭了,拱手长躬到底:“程榆,此生唯王爷之命是从!”

锦岁扶他起来,玩笑道:“燕州城必定传开,是本王抢了郑家美妾,芸娘的卖身契也未拿回。

那李恒必定会从中斡旋,等他来时,咱们先告状,是郑家抢妻在先,咱们只是救回爱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