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9)+番外

作者: 双叶成林 阅读记录

祖孙俩皆松了口气,但不知画上之人是谁,依旧心不安。

等过关卡的时候,只扫了一眼两人的皈依证,那士兵主动给他们看画像:

“一路可有见过这男子?”

虽然画像线条很粗,眼睛是好看的丹凤眼,但锦岁还是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前天她和爷爷在芦苇丛中救的男子。

她心一悸,难道后面那群官差是来追这男子的?

她就说嘛,一个县令的女儿,用得着这么大阵势来追杀吗?

凌爷爷反应极快,没露一丝诧异,摇摇头:“老道没见过。”

锦岁赶紧摇摇头,一幅不敢跟官兵说话的胆小模样。

士兵没有怀疑,挥手示意两人赶紧走。

不带回头地走出三里地远,两人才敢低声交流,凌爷爷感叹道:

“你说的对。”

锦岁诧异:“我说啥了?”

“路边的男人救不得!咱们要是真还他一起走,才叫坏事。”凌爷爷感慨道。

锦岁闷笑一声,同时心生感叹,那个男人果然是个麻烦人物,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活下来?

等离关卡极远,同过关的人才高声讨论起来。

有人说那男子是个强盗杀人犯,背了几条人命。

有人说那男子是采花贼,有人说是山匪。

说啥的都有,越是这样,锦岁越觉得不可信。

官差和士兵都在追他,可连他犯了什么罪都没公示,甚至连名字都没写上,这个麻烦人物还挺神秘。

祖孙俩很快将那个麻烦神秘男子抛在脑后,庆幸官差追的不是锦岁。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赶紧到江南的好。

到渡口的时候,祖孙俩在渡口边的草芦茶棚,花五文钱,要了一壶茶水和四块面饼。

凌爷爷发挥他的口才,跟店家和来客笑着聊天,想打听江南和长安的事。

不敢直接问凌父的案子,不过估计这小地方的人也没听说。

一个小县令的死,就像往江河中丢粒小石子,激不起丁点水花,除了至亲,无人在意。

当听说两道士要去江南,店家忙道:

“那你们暂时去不成了,洛城有水患,往江南的船都停运。”

第8章 废太子

祖孙俩大惊,一路不敢进州城、县城,只在小镇上买点东西,竟然连这么大的事都没听闻。

凌爷爷忙细问情况,这时一个行脚商神秘地指指天,压低声音道:

“说是太子惹了天罚,且等着,皇帝已经废了太子,这水患很快就过去了。”

凌爷爷忙上前给这行脚商倒茶,一幅小地方人爱听长安大事的模样追问:

“大爷不愧是走南闯北的,这长安的大事,我这小地方的老道是一点信都不知道。”

那行脚商笑说:“你们道士不是会算吗?”

凌爷爷陪笑道:“算算人间小事,哪个敢算天家大事!

这废太子是怎么回事?大爷再多说说。”

店里别的客人也都好奇地探头来听,可让那行脚商出了风头,他便将在城里听到的信都说了。

原来太子是早逝的先皇后所生,自幼立储,成年在军营历练,能文能武,在民间也很有名望。

只是这太子成年,皇上还是壮年,当今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

这皇家嘛是不讲骨肉亲情的,讲的就是皇权算计,父子兄弟相残是常有的事。

小老百姓不知内情,只听说是太子要造反,带兵逼宫,被皇上拿住。

不忍杀子,只废了太子之位,打为戾王,流放边关。

皇帝没杀太子,但跟着太子谋反的官员权贵,可杀了不少,上到国公,下到七品小官。

杀的长安菜市口的血流成河,尸体成堆。

这时有人诧异:

“听说当今皇后是先皇后的妹妹,是太子的亲姨,这样的至亲,也斗来斗去?”

有人冷笑:“亲外甥哪有亲儿子可靠?为了那皇位,亲父子不也是勾心斗角?”

又有人问:“那顾国公家呢?这太子的亲舅舅、亲外公,站哪边?”

那行脚商低声道:“自然是站活着的女儿,死去的女儿能有几分情谊?”

又有人问:“不是说太子妃定了林将军的女儿,这林家也不帮太子?”

那行脚商摇头道:“林小姐改定誉王,正月间就和废太子退了亲。”

众人皆低声讨论起来,这皇家的事对小老百姓来说,虽然跟听神仙的事差不多,离他们太过遥远。

可这样的大事,也是多年难遇,听闻了自然会八卦一番。

凌爷爷低声跟锦岁感叹道:

“还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家也一样。只是,这废太子也太惨了些。”

“亲爹、亲姨母、亲外公、亲兄弟,还有未婚妻,全都要害他。”

锦岁诧异:“阿爷为何认定是别人害他?不是说他造反逼宫吗?”

凌爷爷嗤笑一声:“真逼宫还留他活?骗骗世人而已,真相如何,只有皇家人自个知道。”

转念锦岁就想到一点,低声问:“阿爷,您觉得我父亲会不会是牵连到这件事了?”

凌爷爷一个激灵,恍然道:“极有可能!”

他忙去问那行脚商:“你说连七品小官都被牵连,可知那牵连的小官叫什么?”

行脚商两手一摊:“这我哪知道!被杀的官员名单,比我这货单还长,谁还全看过来啊!”

凌爷爷听出来,这行脚商只是听人说,人云亦云,实则并不知内情。

但行脚商的另一句话,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不光杀的官员名单长,那发配的名单更长,不少官家女都被发配乐坊,流放燕地的也不少。”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各路大佬都想圈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