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14)+番外
“王大人,你我素日无冤无仇的,这是为何啊?”
礼部侍郎王大人气道,“都说你傅玉书是老实人,却不想仗着傅大儒的名头早早就将人收入囊中!”
傅大人更加疑惑了。
“你还装傻呢,羞与尔多言!”
礼部侍郎摔着袖子就离开了。
还是其他人为傅大人解的惑。
“王大人这是恼羞成怒呢,王大人家中姑娘正值芳华,前些日子会试放榜,王大人本想榜下捉婿,结果被贵公子抢先一步,本就气闷不已,今日殿试榜单发到礼部,王大人一看状元的名字,可不是要更气了?傅大人,看来府上今年要有两桩喜事了,在此先恭喜傅大人了!”
傅大人从礼部走出来,不禁感到好笑,不过也算是知道结果,赵丰年被点为了状元!
可以跟夫人说说,最好是赶紧问问赵家那边的意思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时候再来一个双喜临门岂不是更佳?
不过赵丰年是结结实实到了殿试第三天的清晨才知道自己中了状元。
众进士一清早到了宫中,行传胪大典。
殿前,从赵丰年开始,一直传唱到三甲,众人行过三拜九叩大礼,又有礼部的官员托着金榜出宫门张贴,赵丰年等学子跟着文武百官观过金榜,这才到了今日外面老百姓最爱看重头戏——打马游街。
“状元郎出来了,进士们出来游街了——”
今日,游街的两边酒楼商铺可是生意大好,上下都围满了人群。
傅家也提前订了两个包间,为的就是来看这出热闹。
男子一间,女眷一间,一听说仪仗队出来了,两边都直接站到了窗户边上。
赵青青本来想着人多,还有些不好意思,傅夫人却安抚了她。
“京城里的姑娘们就等着每年这一遭呢,好孩子,你且瞧着吧,一会儿那些花啊朵啊,手帕香包啊,就属那些平日里再矜持不过的姑娘们扔的多!”
赵青青便笑了,“那我做的怕是少了,早知多做几个,都给阿年扔下去。”
赵翠翠却从怀里又掏出了几条手帕,“不怕,多着呢,都给弟弟!”
傅夫人看到这一幕,心里却“突”了一下。
还是巧娘见她发呆,问了一句,她这才重新露出笑容,只是那笑容却没之前那般明显了。
而赵青青已经拉着傅轻雪一起朝外看了。
傅夫人看着俩孩子亲密无间,暗自叹了口气。
“果然很多姑娘家。”
道路两边倒是站了不少人,只是大家闺秀们基本都是在二楼的包间里,个个神情激动,双眼放光。
不多时,之间队伍缓缓朝这边走过来,隔壁大胖激动大喊,“阿年是状元!啊啊啊,四叔,你快看,阿年骑大马带大红花呢!他是状元!”
这一喊,顿时楼上楼下,还有对面不少人都朝这边看了过来,得知他们是状元郎的家人,一时又是羡慕又是好奇。
“话说,这状元郎这么俊美,怎么不是探花?就是这脸嫩。”
“说是才十六岁,啧啧,瞧人家这本事!”
“十六岁?那岂不是还没定人家?”
周围的人听到了,更加热情地朝赵丰年扔手帕荷包了,鲜花也是不要钱似的砸向他。
赵丰年眼疾手快接住一朵险些砸到眼睛的花,只闻上方传来一个尖叫,他下意识抬头望过去,却没看到人,这时才看到家里人就在旁边的窗户边上,赵翠翠捧着一大捧帕子荷包,赵青青拿着一个正想要扔下来。
赵丰年笑了,当即将手伸了出去。
赵青青莞尔一笑,朝他扔了下来,正好被赵丰年接接住。
人群顿时叫好声一片,而更多的是姑娘们的心碎声。
“那是谁?!为什么状元郎要接她的荷包!”
“凭什么,论姿色我不比她差!”
“啊啊啊,状元郎接住了我的花——”
“得了吧,那是快砸到人状元的眼睛了。”
赵丰年举着荷包冲赵青青还有其他家人摇了摇,旋即收进了怀里,惹得众人又是一片哄笑。
这时,赵丰年对上了另个眼神,他微愣,不知道傅家今天也来人了,便冲她也笑了笑。
傅轻雪红着脸收回目光。
将这一切收入眼底的傅夫人心中无比难过。
赵丰年明显是跟青青有情的,说是孤女投靠姨母的,只是如何投靠,这表姑娘跟表哥表弟成亲还少么,也就差个两岁,朝夕相处的,再正常不过了。
傅夫人如今只庆幸还没有跟赵家提过这事,至于少女心事,等赵家搬走,再过几年,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就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人选了,也是她家无福了。
游街后,赵丰年跟一众进士还要去参加琼林宴,是以,赵傅两家在酒楼用了些吃食,便先回去了。
对于赵家来说,殿试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赵丰年被授了翰林院修撰,要留在京城了。
“一般而言,状元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翰林院编修,其他二甲头上会被分派到个个部去做事,不过剩下的大多数会再朝考后或留或被外派做官。”赵丰年跟大胖赵翠翠解释了一番。
“那弟弟最厉害!”
赵丰年就笑了,“步入官场只是第一步,起点高的人也不一定一直能走在前面,而后面的人也会有后来者居上,我只是暂时留在京城,说不定,某一天我就要外放做官了。”
比起在朝廷上,赵丰年其实更想外放到地方,从父母官做起。
赵翠翠若有所思。
“爹,听娘说你前些日子去看了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