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16)+番外

作者: 鱼筝 阅读记录

齐晟比赵丰年早来几日,便带着他熟悉环境。

“齐师兄此前在青州便对我多有照顾,如今到了翰林院,今日倒是有种回到书院的感觉了。”

齐晟便笑,“那时候你可把我们这帮人压的不轻,我记得离开书院之时,同窗们得知你今次也要参加会试,纷纷交代我好生发挥,给他们争口气,会试结果一出,我立马往青州送了信,怕是诸位同窗得知我如此不争气已然心痛不已了。”

“齐师兄还是这般风趣。”

“你来的晚了几日,没赶上好戏,前几日,咱们榜眼顾编修跟人别苗头,被刘学士瞧见了,当时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赵丰年惊讶,“那看来,我们这位同榜还是率性之人。”

“哈哈哈,赵师弟讲话还是这般有意思,确实,率性之人。”

旁人见他二人关系熟稔,好奇问之,这才得知两人曾为同窗,能一起考上,即是同榜,又是同窗,此时又是同僚,皆是羡慕不已。

毕竟,这都是以后能在官场上相互扶持的。

没等众人感概,午时休息之时,竟见户部侍郎张大人找了赵编撰。

“张大人,青州一别,如今果然应了丰年当年那句话,京城再见,张大人一向可好?”

户部侍郎就是张谦了,此时也笑,“都好都好,自从知道你乡试得了解元,我就猜你定是要来京城了,果然前不久他们告诉我说会元是怀江府之人,那时就想去拜访你,又恐扰了你读书,竟是拖到了今日。”

赵丰年连忙作揖,“张大人这话就让丰年惭愧了,我来了京城,本该去拜访才是,张大人不怪我失礼才是,等得了空,我定登门拜访。”

张谦衙门里还有事,只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齐晟便走了过来,“方才那位是户部的大人?”

“正是户部侍郎张谦张大人。”

“张大人模样倒是符合我对户部大人们的想象。”

赵丰年就乐了,他早就觉得张大人像个富家翁了。

“看来师兄是想之后去户部历练了。”

“也只是这样想想罢了,哪里是人人都能去户部的。”六部之中,也就户部跟吏部人人向往了,而又属户部最有钱。

翰林院的升迁模式无非两种,一种是通过每三年的考核,留馆,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内阁,另一种就是选择前往六部或者外放为官,做出一番事业,再一步一步升上去。

前一种稳扎稳打,就是熬时间,且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不是你熬到了时间就能上去的,还要看有没有你的位置。

后一种,风险大,但是升职快,属于只要你干得好,总有一天再回到京城,任职京官,从六部到尚书,再兼任大学士,入内阁。

赵丰年为自己规划的是外放,只等明年新一榜的进士入了翰林院,他就准备递请求外放的折子了。

休沐的时候,赵丰年果然去了一趟张府,与此同时,还拜访了国子监祭酒周立民,也就是顾子升的老师。

赵丰年早就有了拜访周立民之意,只是此前国子监同礼部一起主持会试,为了避嫌,他方才没有去,如今一切尘埃落定,他自是要登门拜访的。

“子升跟我说了许多你的事情,可以说,我对你的事可不陌生。”

“子升兄也常跟我谈起您这位老师。”

周立民起了好奇心,“哦?他都说我什么了?”

赵丰年笑,“说您对他关怀备切,耐心教导。”

“就没说我喋喋不休,长篇大论?”

“子升兄的性子,就是您当真如此,他也只会在一边喊‘对对对’吧?如何会觉得是不妥呢?”

“哈哈哈哈哈,你说的没错,看来,你果然是了解他,不枉他视你为挚友。说来,我跟你也险些有一段师徒之缘,只是傅青云那厮,啧啧,为了躲我,以往三天两头寻我下棋的人,如今还缩在府上不肯出来呢,你得了空替我传句话给他,就说我不骂他,让他来陪我下棋。”

“既是周大人的意思,我定当带到。”

翰林院是个清闲的地儿,修撰的工作并不繁重,赵丰年每日跟齐晟看看书,讨论经典古籍,难得闲暇放松。

这日,他照常坐到坐到自己的书案前,正要取典籍,却见光线被人挡住,抬眼一看,竟是榜眼顾子昂。

“听闻赵大人乃是怀江府人士,不知赵大人对怀江府官员可有了解?”

赵丰年这下肯定了,此人定然是跟顾子升是本家,他此前给顾子升的信中问他认不认识一个叫顾子昂的人,只是还未收到回信。

“顾大人可是想问怀江府同知顾大人?”

只见他面色一冷,“那等不思进取之徒,有何可问?赵大人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实在应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之人。”

赵丰年还笑着,眼里却没了笑意,“顾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何为志同道合,却是各人自知了。”

“我是念及同榜之谊好言相劝,也言尽于此了。”

顾子昂甩袖而去,赵丰年正要坐下,却见齐晟走了过来。

“你之前认识他?”

“今日第一次说话。”

齐晟惊讶,“那这位侯府公子也未免太高人一等了。”

赵丰年抬眸,“侯府?”

“太平侯府,他是二房嫡子,据说自小天资聪颖,对了,我听说他曾经想要拜傅大儒为老师却被拒绝了,这样说来,你们还险些成为了师兄弟呢。”

“竟还有这事。”

“不过,近来北方大旱又逢外族来犯之事,前朝旧事重提,议论起对外政策,太平侯主和,被圣上骂了一顿,也那怪他气不顺找你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菟丝花女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