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23)+番外
李旭东沉默了。
赵丰年就是逼他站队,不是京城,是他赵丰年。
“要李旭东现在就完全站在我这边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至少我知道,他跟戎族有血海深仇,目前就够了。”
第二天,赵丰年跟赵青青说完这话,就去了前衙,召集衙役及府衙各部的官吏。
只是他发出指示后,直到一炷香后,才稀稀拉拉地来了五六个人。
一个知事,四个各房的典吏,一个洒扫的仆役。
“哎呀,我昨日就跟他们说过,今日大人要召见他们,让他们早些准备着,这不是让大人久等了嘛!”
盛富贵一脸惭愧,“大人,念及他们都是初犯,就饶过他们吧!以前府衙里没个主事人,兄弟们都不知做什么,如今您来了,以后大家就有了方向,一定齐心协力辅助大人。”
赵丰年却笑了,只让底下人报上名来。
四个典吏三个姓王,一个姓李,只有一个不是王李两家的。
“下官杨菱,任经历司知事。”
“杨菱?哪个‘菱’?”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的菱。”
“这是写江南之景,菱也是南方多见,杨知事可是江南人氏?”
杨知事唇角微扬,“正是,下官乃天元十年的进士,不过,杨某不才,只侥幸三甲末尾,不似赵大人,少年英才,状元及第。”
赵丰年笑了,“杨知事客气,本官昨日下午便看了府衙的文书,依杨知事的才能,做个知事实在是屈才了。”
杨知事忙说不敢。
而一旁的盛富贵,脸都黑了。
“府衙三司六房人手不足,同知一职更是空悬,我欲张贴榜单扩招人手充六房典吏,杨知事,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如何?”
杨菱吃了一惊,回过神来连忙应声。
“是,定不负大人所托!”
而盛富贵脸色更难看了。
赵丰年将这件事安排下去,便带着李将军,出了府衙。
而赵来贺,跟巧娘说了一句后,也带着大胖就上街去找卖瓦的去了。
赵丰年一去,到了傍晚才回来,刚走进后院跨门,就听赵来贺说起了外头的事。
“......那街上统共没几间开着的铺子,一半是姓李的,一半是姓王的,碰到个小贩卖葫芦瓢,我本想买一个,刚过去就被一群人轰走了,连带摊子都掀了,我一打听才知道,寻常人在街上摆摊子,不光要交摊位费,还有保护费,一个比一个贵!”
第58章
“可怜见的,就是以前临县哪个何狗官还在的时候,也没有这样霸道的!”巧娘跟着一起愤愤不平。
“可不是!好在是碰到了我们,帮他一起收拾了东西,不然东西都要被抢了毁了。”
赵丰年听到这里走了过去,“爹,你们今天出去了?”
“阿年,你回来了?这不是,想着拉车瓦来修屋顶,谁知道碰到了这样的事。”
赵丰年想了想,“市集摆摊收税之事理应归由府衙户房管理,只是目前户房空无一人,倒是给了人可乘之机,这两日我也听了不少不平事,如今府衙无人可用,爹,这些日子辛苦您,多去外头走走,帮我打听打听这王李两家。”
大胖自告奋勇也一起去,却被赵丰年拦住了
,“胖哥,我需要你替我跑一趟城里各家粮铺,我要知道真实的粮价,另外,我有一封信,你明日帮我送去驿站。”
“好,只管交给我!”
赵青青看了他们一眼,“那我们呢,我们能做点什么?”
赵丰年便笑了,“虽说如今衙门各房已经在招人了,但是户房重之又重,我想要青姐你担任户房典吏一职。”
几人都惊讶,赵青青犹豫了片刻才玩笑般说道,“你喊我帮忙,我是定然会帮你做好,只是,女子为吏,怕是旁人要说你的。”
“如今我是北定府知府,自是由我说的算,要不是我刚来这里,同知又需至少举人功名,我其实更属意青姐当我的副手。而且,我也是有要求的,我要青姐你三日内理出近两年的税收,以及人口信息。”
赵青青双眼闪过泪花,却目光坚定,“好,我一定好好做!你放心!”
“我也会帮忙!弟弟放心。”
赵青青笑着摸了摸妹妹脑袋。
“那,我管好后勤,你们忙完了饿了累了,只管回家来!”巧娘也放了话。
“娘,我还真有另外一件事想要拜托您,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咱们家一开始孵小鸡的炕?”
说起孵小鸡,巧娘一脸自得,“那肯定,娘吃饭的手艺,这还能忘?”
“北地苦寒,入了冬很快就要下雪,能一直下到开春,我想要让百姓们盘火炕过冬,好歹熬过这个冬天。”
“那成,这样,明日我在这里先弄一个出来,你回头看看成不成!”
分配好了任务,第二天,赵家人就开始行动了。
而杨菱这边的招人计划却遇到了一些阻碍。
“北地没有私塾,戎族不识汉文,自然也不会准许北地建私塾学堂,去年第一任知府官员来到北地,也曾先过设立私塾,却没想到,无一人将孩子送至私塾,除了一些大家族也许有藏书,其他人能听懂官话便是难得了。”
赵丰年点点手指,“人还是要招的,既然不识字,那就招懂官话又愿意识字的。”
又过了几日,才终于招到了三个人,其中有一个叫王文的王家人,赵丰年只看了一眼,也录用了。
这些吏人上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前往各县通知各个县城的知县三日后来府衙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