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39)+番外

作者: 鱼筝 阅读记录

“你们真打算服劳役挖沟渠?”莫东西话锋一转。

“可不是,这就是知府大人对我们县的规划。”

“百姓们乐意?”

何县丞乐呵呵,“一家只用出一个人,包两

顿干饭,每天给十文钱的工钱。”

莫东西还是头一次听说服劳役给银子还给干饭吃的,“府衙给?”

“当然了,你都不知道,这消息一出,百姓们都抢着干,左右家里留下一个劳力,干活累就累点了,多余的出去还能另挣一份钱,又能有饭吃,还是干饭,到时候沟渠挖好了,也是大家得了利,那可不高兴着呢!”

莫东西摸了一把胡须,“你们县耕地多,还是春耕比较重要,这样吧,回头我让我们县各村的人过来帮忙,你们村只管种地,该做什么去就做什么去,别耽误了功夫。”

何县丞当即黑了脸,“这个你也要抢!好你个莫东西,你干脆改名叫‘摸东西’算了!”

府衙这边,赵青青也在算着这笔帐。

“如此,除了劳累一些,百姓们都是乐意的,只是这回花费是少不了了。”

赵丰年来到北地的时候,这里的府衙账上干干净净,能撑到现在,都是赵丰年自己自掏腰包,饶是知道赵丰年的赚钱本事,赵青青偶尔看到那账册,越来越鲜红的赤字,每每都忍不住眼前一黑。

赵丰年如何不知道,“钱总能再赚回来,先打好基础。”

“到底是这里的牛少,不然,用牛耕地翻地,又能省下一部分人力了。”大胖想起了赵家村,比起北地,以前的赵家村都算是富裕了,至少村里也有两三户人家家里是有牛的,更别提开了制油厂后,那更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村子。

“要是有了牛,百姓们就真能省好多力了。”王文也笑了。

赵丰年也笑,“总会有的。”

散会后,大胖拉着王文,“你说大人那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大人偷偷买了一批牛?”

王文为难,“有德哥,你说你问这话可不是难为我吗?你整日帮大人做事,近些日子帮大人寄信的不也都是你去的吗?你都不知道的事,我就更不知道了。”

大胖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放过了王文,大胖又问赵青青,“你说他三天两头就要往京城寄信,跟小顾大人有这么多话聊嘛?”

“不是还有傅家?”

“哦对,还有傅家,不过傅老先生毕竟是他老师,两人交流学问的事,我可不懂。”

赵青青只笑了笑,“你就别操心京城的事了,总之,先组织牧县跟小河县的人挖沟渠才是最紧要的。”

“牧县那边明天来府城开会我再跟拓大人详谈,不过你能不能跟翠翠说,别老是盯着我写字了,怪瘆得慌的。”

说完,大胖瞧了眼正收拾桌面的赵翠翠。

“她那是做会议记录呢,不光看你一个。”

离开的时候,赵翠翠瞅了他一眼,径直离开了。

“你看看,小丫头一点礼貌都没有,我可是你哥哥!”

赵青青全程只笑着。

第二天的会议上,拓九听他们说让牧县跟着一起准备挖沟渠,当即就跳了起来。

“把小河县的河挖到我们县吗?可以可以,完全没问题!这样,我们钱就不要了,给口饭吃,我们今天就动工!”

从他跃跃欲试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惦记小河县的水流多久了。

“我知道,牧县以前有一大片牧场,后面河流断流,牧草不丰,加上牲畜也被戎族要么带走要么就地屠杀,如今,我想让牧县继续养牲畜,成为北地最大的养殖基地。”

拓九却没那么乐观,“赵大人,虽然你说的让我们挖沟渠引水我很心动,但是没用的,戎族撤离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让我们好好将牲畜养起来,如今的牧县,说是有牧场,却没有牲畜,形成不了你口中的规模基地的,这边的气候就适合戎族那些牛羊马,可是你总不能买到人家的牛羊崽子,我们也没有钱去到外面买羊崽子牛崽子。”

“此前总听赵典吏说起牧县的工作,我便以为拓九你也是热血鲜衣怒马的少年,怀揣着一股义无反顾的勇气,都说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能呢,空有这样的一片牧场放着不用,你是在牧县长大的,我猜你心里也一定不甘心,既然这样,何不跟我们一起放手一搏?”

“谁空着不用了,我自然是有一腔热血!算了算了,你要做就做,总归我先把水挖过来再说!”

赵丰年微笑。

王师爷无奈。

他那一点就着,被拿捏的死死的大人啊。

于是,牧县也跟着小河县风风火火挖起了沟渠。

与此同时,第一批豆苗麦苗也长成小苗了。

光是看着那一片绿色,就让人心旷神怡。

“今年的麦苗倒是出苗早,长得也比去年好的,看来今年年气不错。”

只是等又过了一个月,众人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怎么同一家的庄稼,挨着的两亩地,一亩地的麦子长得好,一亩地长得参差不齐的?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沙沙县沙大头心里脸上早就乐开了花。

“是堆肥!肯定是知府大人让咱们弄的堆肥!我家四亩地都上了堆肥,小麦比往年出苗早了好些天,而且那麦苗刚长出来我爹一看就说长得壮,跟以前都不一样。”

“你家统共就四亩地,四亩地都上了堆肥?”邻居家不敢置信。

“那是,官府都说了,先上底肥,庄稼生得壮,我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后面我们还要追肥呢。”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菟丝花女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