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64)+番外
没过一会儿,只见又上来了几个妇人,并一个年轻的姑娘。
赵丰年看了一眼,收回了目光。
那羊毛片很快就在几人手里变成了线卷,赵丰年点点头,让人抬过来纺织机。
这纺织机正是赵丰年在临县的时候为陈家湾纺织厂做的改良纺织机,听阿珠说,自从赵丰年中了状元后,很多人就把这改良后的纺织机叫做状元纺织机了,听的赵丰年也是哭笑不得。
北地也有简易的织布机,不过自然是老式的,这改良过的还没人会用,阿珠直接坐在了前面,当着众人的面织起了布。
“这羊毛线织起来跟麻线没什么不同,就是在织的时候要格外留意线的粗细,不过,这布摸上去柔软暖和,一看就保暖!”
阿珠让开位置,好让其他人上前观看,一边笑着解释。
赵丰年摸了一把羊毛布,柔软舒适,倘若是捻线的手艺更稳定些,织出来的布应该质量会更上乘。
而其他没见过的人已经完全惊呆了。
“这这这真的是羊毛?”
“这布看起来真暖啊,要是冬日里有着布做的衣裳穿在身上,肯定都不怕冷了。”
“这个机子也好,织起布来又快又好,你瞧见没有,她一个人就能织布了!”
“这真的是织布机?”
“这是知府大人改良过的织布机,以前知府大人在家乡时见妇人织布不易,便改良了老式的织布机,后来知府大人考上了状元,家乡的人就都叫这东西为状元纺织机了。”
“原来是这样,知府大人原来那个时候就爱民如子了,正是好官啊!”
说话的人是大胖,此时,他正站在人群里笑着看着那边。
“这两个东西都好厉害啊,有了这羊毛梳理机,还有这个改良织布机,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开纺织厂了?”拓九眼热心动。
赵丰年点
点头,又向他介绍阿珠,“这是我替你们请的顾问,阿珠以前家里开了三家纺织厂,可以说,对如何开一家纺织厂,以及怎么运作,都了然于心,这些日子她会留在北地,有什么你尽可以问她。”
拓九连忙跟阿珠道谢,阿珠只笑了笑。
“说到纺织厂,其实青青姐可比我懂的多,起初纺织厂刚起步那会儿,青青姐就帮着我娘做事了,甚至很多事我娘都说棘手,都是青青姐直接出面解决的,厂里谁不说青青姐是纺织厂顶梁柱的?”
赵青青便笑,“你呀,这是夸我呢?还是刻意捧我呢?你既然都来了,我自然是能偷闲躲懒就懒着了,可别想说好听的拉我一起。”
而一旁的拓九已经看着赵青青双眼放光了。
“青姑娘,倘若是后面阿珠姑娘不得空,我能否请教青姑娘?”
赵青青自然不无不可。
得了准话的拓九喜上眉梢,阿珠却偷偷笑了。
赵丰年看了这一幕也无奈笑了。
看他青姐的样子,拓九想追人,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啊。
牧县的纺织厂如何建,建在哪里,怎么选人培训,这些都是在临县的时候已经经历过的,有阿珠在,赵丰年一定也不担心。
见他们商量着,此时他的注意力却停在了眼前还在捻线的少女身上,其他人都停了手,只有她还在继续,便有些好奇,赵丰年跟旁边的王文耳语片刻,待王文走后,他走到了那少女面前。
“你是阿彩?”
阿彩闻言抬起头,露出了一双浅褐色的眸子,五官不像拓九那般棱角明媚,要不是那双眼睛,其实她长得跟中原人没什么不同,此时她抬头,带着些无措。
“你别怕,我是赵有德,或许,他让你叫他大胖?总之,我是他弟弟,他可有跟你提过?”
只见阿彩那双浅褐色的眼睛里顿时放出光彩,“大胖哥是好人,那你是他弟弟,你也是好人了?”
赵丰年看着不远处人群里王文拉着的人,笑了,“对,我们都是好人。”
第73章
“也没想瞒着,就是——”
“怕我们接受不了阿彩的身世?”赵青青打断大胖的话,“那看来你还需要再反思反思了,阿年是什么样的人,你能不知道?还是你觉得我们都只有这点胸襟,会介意这种小事?”
大胖被说得羞愧难当,“是我想岔了。”
“这是你自己的事,你想好了就行,毕竟是你的终身大事,旁人也没法替你做主。”赵丰年也说了一句。
“当然,阿彩是个好姑娘。”提到阿彩的时候,大胖眼神都柔了下来。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件大喜事,无奈是赵青青还是赵丰年,也都只有为大胖感到高兴的份。
得知大胖准备带着阿彩回临县赵家村,巧娘也笑着连连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你爹娘肯定都惦记着你呢,正好带着阿彩回去把亲事定下来,也替我们问候你爷奶他们。”
赵有志也想回去,可是他正跟五树县一起筹办学堂,跟赵丰年的赌约没完成,便只让大胖带回自己的家信,以及一堆各式各样的东西,其中孩子用的东西占了不少。
他媳妇春天的时候已经生了,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儿,家里让人画了小像,上回柳小尺来的时候带了过来,赵有志看着媳妇抱着女儿的画像,爱不释手,如今天天都贴身带着。
这回让大胖带的东西里头就有一个玉镯,并一个孩子戴的银项圈。
大胖也知道他跟赵丰年的约定,见状只是拍了拍他肩膀,默默鼓励。
大胖走后,赵丰年就把吴阿飞顶了上来。
吴阿飞就是之前跟葛达一起招进县衙的,性格上有些沉默寡言,虽不像葛达那般机灵,但是做起事来沉稳,是个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