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18)+番外
巧娘笑到“晌午那会儿日头大,便给他少穿了一件,没成想这会儿又刮起风来了,怕他着了凉呢,怎么不见青青翠翠?”
闻言,王小红将目光从她背上的背篓移开。
“家里一堆子事呢,哪里能都出门串亲戚,要说还是四弟妹你舒服,只用管一个孩子,宝儿身子骨弱,吃的也少,不像我们家,每天一睁眼就是三张嘴要吃饭,一个个的,天天嚷着要吃肉,你说说,这青天白日的,哪里去找肉吃,也不是谁都像老四那么有本事,三天两头就往家里带野兔野鸡的。”
巧娘听她说宝儿身子骨弱便有些不舒坦,只笑,“二嫂真是跟在福中不知福,青青翠翠平日里什么活都帮着做,勤快又机灵,村里谁不夸几句羡慕的,三个孩子确实不好养,别提你们家了,就是我跟他四叔,从早忙到晚,省衣缩食的,才能养着宝儿一个,真要说起来,还是二哥二嫂有本事。”
见占不到便宜,王小红索性不装了,拉着往赵来贺背篓上边凑的儿子就要走。
“……几脚路就走不动了,还要你娘来拉你,又不是没手没脚,还要人背不成,没城里人的命倒是有了少爷的架子,惯的你!你爹也是,没那命还天天想躺着不干活,有那么多兄弟有什么用,人家兄弟能帮忙,关你什么事……”
谁都听得出来这是指桑骂槐呢。
“我呸,真是兄弟也没见她当初借钱给咱们宝儿看病啊,这时候扯什么兄弟情,起初我们问爹娘拿钱,旁人还没说什么,她王小红第一个不答应,生怕我们掏空了家底。”
巧娘也是气极了,她愿意跟几个妯娌井水不犯河水,维持明面上的体面,但若是触及她家里人,那她也不会跟她们客气。
赵来贺也摇摇头,“别跟她一般见识,二嫂你还不知道,眼睛里只有一个利字,往后少来往就是了。”
“我就是气不过,说什么打猎吃肉的,往日还没分家的时候,你还少给家里拿了吗,肉吃到嘴上了,转头又怕咱家拖累了他们闹着要把咱们分出去,真是一个个都不记你的好,就说吧,哪里有兄弟连弟弟起房子打地基都不来看一眼的,我跟你讲,他赵老二家已经去过就算了,往后三哥要起屋子了,你也别过去!”
赵来贺自然答应,就是没巧娘今天这话,赵老三家起屋子他也不会去,自家当时起屋子打地基第一天,除了赵老头赵来金,另外两个兄弟一个没来,旁人家的妯娌都来帮忙做饭,他们家人影都见不到一个,只老太太送了几趟菜,帮着洗个碗还要被大嫂嚷着叫回去,赵来贺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还是有气的。
第11章
农家日常五亩地
第二天,赵来贺就到算去村长家商量买地的事,刚出门,迎面就看见了来帮忙的赵来元,手里还拎着一个纸包。
“来贺哥,拿着,县城里的点心,给宝儿甜甜嘴。”
赵来贺哪里肯接,县城里的点心卖得都贵,家家都不富裕。
“让你来帮工,你给带着东西像话吗,快收起来,给有松、花妞留着!”
“家里有呢,而且这可没花钱,你不知道,昨天我去我三叔家了。”
“这倒是奇了,莫不是留你吃饭了?”
不怪赵来贺奇怪,附近几个村里谁不知道赵家村村长这位三弟。
村长原是兄弟三人,老二小时候夭折了,老三自小机灵,不知道哪里学来的话,嚷着以后要当大官,父母本就疼爱老幺,
因没了个儿子,更舍不得幺儿吃一点苦,后来更是送到了县城里读书,一直供到了二十多岁,又花了二十两彩礼,在县城里寻摸了一门好亲事,当时在附近几个村子里谁不羡慕,只是谁成想,这老三后面竟然是中了秀才翻脸不认人了,去了县城从此也不回来了。
家里的父母不管不顾,兄长嫂子辛苦劳作供他读书也不认账,村长父母一气之下,直说要断了血缘关系。
以往老人家想儿子了,想着去县城看看,无一不是面都见不到被下人赶出来,其他人去也差不多如此,是以赵家村没有不知道的,毕竟老两口天天在村里
头转悠,没事干就要骂儿子。
是以,听闻赵来元竟然去吃了顿饭,那可不是要惊讶嘛。
赵来元大笑,“可不是,还要感谢来贺哥你那兔子,昨天我找上门去,敲门敲得大声,他家左邻右坊的都出来瞧,我就嚷着爷奶想着儿子孙子,惦记着人,前面好几年回回过来回回被赶回去,派我来问问情况,送点肉菜给补补,你是不知道,昨日个走亲戚,又赶上饭点,家家户户人都多,这不,都过来瞧热闹呢,我能怎么办,反正不给我开门,我就把这些事都说一遍啰。
我那好三叔约莫是没脸了,叫他媳妇过来亲自给我开的门,好生好气给我请了进去。我就说我没吃饭,这兔子也死了,我都好些日子没吃肉了,就为了省下来给他们送,他们拿我没办法,外面还有人跟着进来问,就烧了一桌菜,我们吃了个溜圆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又说桌上的点心不错,他恨不得我赶紧走,索性把点心都包给我带回来了,还让我以后没事不要去,我呸,谁要去见他,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来帮工的众人听了都唏嘘不已,一边骂赵大为忘恩负义,一边说可不能供着兄弟读书。
王三娘因上次被婆婆骂过,今天便抽空过来这边看看,刚好听了全程,她越听越心惊,只觉得这不就是她们家嘛,都是供一个兄弟读书,还刚好是老三,虽然现在分家了,但是三房可还是住在老宅里的,看上去也完全不像是要自己出去找活干的样子,要是他真想再读下去,爹娘疼孩子,万一被蛊惑了,说不定还真昏了头要供他读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