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57)+番外
夏氏根王小红都是下河村人,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就听闻了这件事。
“当真是要离了?”
“陈秀才来了一趟,还没定下来,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夏氏拉着巧娘打听消息的时候,赵丰年在跟柳大讨论起来了他的榨油机。
赵丰年图纸画得一如既往得详细,柳大看了后,又问了几个细节上的问题,说给几日功夫就能给他做好送过去。
赵丰年自然不能让他年都过不好替自己干活,只说元宵后再做也不迟。
柳大笑着应下来。
元宵第二天,柳大就将赵丰年要的东西送了过来。
赵丰年哭笑不得,果然是元宵后,只不过,按这样来,怕是正月里就开始做了。
这次的榨油工具颇为庞大,刚好此前张县令送银子的时候就多做了几间屋子,如今一间是赵丰年的书房,还有两间空着,刚好放置新工具。
赵来贺听说了这东西的用处,也好奇不已,当即就想要去地窖取豆子来试一试,却被赵丰年拦住了。
“爹,这古法榨油步骤有些繁琐,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等我把步骤理理顺了,我们再试也无妨,当务之急是,咱们家也该挖口井了,后面真的开始运作了,用水也多,一直去河里担水总归是不太方便。”
赵来贺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咱们家养鸡,按理早就该打一口井了,我明日就去镇上请人到家里来瞧瞧。”
也不是想挖就挖的,还要勘测点穴,确定了地方有水才行呢。
不过他们家地方大,这边不行换一处,总有地方合适的,赵来贺倒是不着急这个。
赵丰年家的井打好,赵家三房的事也落下了帷幕。
陈莲跟赵老三和离了。
两个孩子还有家里大半的银子都归了陈莲,在此基础上,赵老头做主,又掏了十两给陈莲,只说让她留着傍身,有什么事可以来找他们。
陈莲泣不成声。
还特意来赵丰年家,感谢之前他们一家借她驴车的事。
“你们接下来要回陈湾村还是?”
陈莲点点头,又摇摇头,“先回去住几日,实不相瞒,我这两年一直帮县城一家绣坊做绣品,年前她们还问我愿不愿意去绣房当绣娘,我本来想着村里到县城,来回不便,便拒绝了,只是如今我也没什么牵挂,不必住在村里,索性再去问问那边还需不需要人,若是真要我了,我就带着盼娣招娣去县城。”
巧娘闻言也替她感到高兴。
“绣坊好,也是你有这样一门手艺,进了绣坊往后也不愁了!总归是饿不着的。”
陈莲微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发顶,一脸慈爱,“是啊,只是要苦了阿玉阿珠跟着我这个没用的娘一起吃苦了。”
巧娘起初有些惊讶,随即便笑了,“阿玉,阿珠,都是好名字呢”。
陈莲终于是想开了,巧娘为她们感到高兴。
如珠似玉,确实是好名字,赵丰年看着她俩戴在头上的发带,认出了这还是去年他买给家里女孩子的,如今还颜色鲜亮,可见两人平日里很爱惜。
陈莲走的时候,巧娘给塞了一大篮鸡蛋。
“别推辞,我家就这个多了。”
陈莲用手帕按了按眼角,接受了这份好意。
“三伯娘,倘若是有难处了,你可以随时回来。”
陈莲笑了笑,又掏出了一个玉色的香囊,“险些忘了,这个给你,宝儿,谢谢你跟伯娘说的那些话,这是我自个儿做的,里面放了提神醒脑的香草,我听说县城的读书人都讲究这个,莫嫌弃。”
赵丰年接过香囊,上面依
旧是绣着笔直的青竹。
第35章
“我就在山坡上,打几只兔子,好久没吃兔肉了,还怪想的。”
“兔肉有什么好吃的,又老又柴。”柳巧娘不愿意做那玩意儿,废柴火。
“咱们用酱油烧,指定好吃,我再去拔几根笋子,一起炒了,灶上多煨几刻钟肉就软了。”笋子是家里竹林里可以现挖的,春笋没有冬笋鲜甜,但是味道也不差。
巧娘松口了,毕竟如今家里也没什么事,养鸡喂鸡有赵青青翠翠两孩子一起帮忙,过了年后,王小红可能是想着能少两张嘴吃饭,只把姐妹俩往这边一送,闹的俩孩子羞愧不已,巧娘倒是没说什么,照样对俩孩子跟以前一样。
前不久家里水井也打好了,连担水都不需要了,洗衣做饭都方便,家里没什么活,故而,巧娘也不想把汉子整日拘在家里了。
赵丰年今日适逢休息,听完也起了一点兴趣,赵来贺索性带着他一起去。
今年也有不少人挖芫花去卖,不过可能前两年收的太多了,几乎都是贱卖了,但是对于庄稼人而言,哪怕就是一文钱,能赚到手里就是好的。
遇到父子二人,大家纷纷打招呼。
“来贺,这是带儿子进山呢?”
“没呢,去外围瞅瞅,掏兔子去!”
赵来贺带着赵丰年去了林子外围,还没看到兔子,倒是先看到了蘑菇,赵来贺去掏兔子洞了,赵丰年认出了这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索性摘了几朵,采得投入了,跟着蘑菇走,又发现了一根布满黑木耳的枯树。
树已经倒在了地上,木耳却生长得越加旺盛。
赵丰年找到了乐趣,摘得停不下手。
那头,赵来贺拎着两只兔子顺着痕迹找到了儿子,见他蹲在树干旁摘木耳摘得不亦乐乎,当即就笑着加入了进去。
父子俩忙了一下午,出了林子才发现天下起了小雨,赵来贺背上背篓,直接将儿子扛起来,“走喽,回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