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1010)
田大郎如今没有嫌弃的资格,他只希望一切顺利,顺利成婚,顺利生下嫡子,顺利夺回侯府爵位。
第558章 阮府,阮柔正陪着母亲在后院修剪枝丫,算是母女俩难得的闲……
阮府,阮柔正陪着母亲在后院修剪枝丫,算是母女俩难得的闲暇时间。
阮母抬头看了女儿一眼,见其手持一把小剪刀、专心致志的模样,似不经意般提了一句,“听说豫章侯府那边把田三郎送进清风书院,田大郎也在相看亲事了。”
“哦。”阮柔语气平淡地回,没怎么放在心上,实则已经在心里暗暗想主意,该怎么给豫章侯府再添点不痛快。
阮母没再提豫章侯府,转而问道,“兰娘,你是怎么想的,可要爹娘给你相看?”
阮柔直接拒绝,“娘,我现在不想谈婚事。”事实上,她有很多足够充分的理由,然而,她却什么都没说。
阮母便只是叹息一声,她其实也有些为难,无它,阮府可不止自家女儿一位小姐,上面的堂姐不说亲,下面的姊妹们多少要受些影响,影响了婚事,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说不定就要结仇。
可要让女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相看,且不说豫章侯府那日的惊吓还没过去,保不齐心里有阴影呢,再者,就算急急相看,又能说到什么样的好人家。作为一个母亲,从私心里,阮母不想在女儿的婚事上操之过急。
犹豫半晌,阮母到底没再说什么。
而阮柔这边,她虽然还待在阮府,可实际上也在给自己找出路,古代女子,尤其官宦家的千金,想要不嫁人是件格外艰难的事,阮柔能想到唯一不嫁人的法子,便是出家。
当下朝堂颇兴道教之风,京都上下周边都有不少道观,很多达官显贵家也都会供奉道家仙尊、乃至不少道家居士。
阮柔选择道家,一来是因为方便,道家更讲究随心顺意,没太多无谓的规矩束缚,二来,道教其实算隋朝人心中默认的国教,她要是入了道教,面临婚事上的催促就可以迎刃而解,也不耽误她后续出席京都的交际圈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说不定还能赢得京都官夫人的尊重和欢迎呢。
虽说蠢蠢欲动,可阮柔还是让锦绣先去打听京都几所道观的具体情况,保不齐就有夹在其中浑水摸鱼、以及借道教名头做些乌糟事的。
锦绣领命而去,多少了解几分自家小姐的心思,既有担忧,又有种理所应当的宿命感,豫章侯府那日发生的事以及小姐当时的表现,她回府后从没对外人提及,可她总觉得自家小姐早就知道豫章侯府的算计,将计就计,不惜以自己的名声为代价,彻底搅臭豫章侯府的名声,这样的小姐,怎么会轻轻放过对方呢。
等待中,阮柔也没闲着,辛勤整理起自己的嫁妆来。
哪怕婚事没成,可当初阮父阮母以及阮家长辈亲朋给添的妆也没人会要求收回去,理由很简单,要是阮柔再嫁人,这份嫁妆总归要出,若是不嫁,这笔银钱就当家里给她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当然,眼下还无人想到后者。
但阮柔自己可得清点妥当,好在阮家家底殷实,给家中嫡长女的嫁妆十分丰厚,哪怕捏着这些嫁妆,都够她好好生活一辈子,更遑论其中不少田庄店铺还能钱生钱,总之,不出意外以后的生计起码不用发愁。
当然,其实她的嫁妆中还有当初豫章侯府的聘礼部分,作为京都为数不多的侯府,豫章侯府于权势上有几分败落,可家底钱财上却是丝毫不缺,给嫡长子所出的聘礼比之阮家给女儿的嫁妆更要富贵几分,此时,全成了阮柔的家私。
越清点,阮柔越是开心,谅豫章侯府也不敢找上门来,否则,阮父以及两位叔父定能把豫章侯府众人给气得厥过去。
伴随嫁妆的,是一沓厚厚的礼单,是亲朋好友中随着添妆的,有些会由阮父阮母还回去,有些则要阮柔自己还礼,这些都得有个记录,不能因为她进来入了道门就把人家的好意当做理所应当。
同时,阮柔派出去打听的小厮也打听到田大郎这次说亲的人选。
工部左侍郎甄家的女儿,爹不疼娘不爱的,保不齐就会被同意这门婚事,阮柔想了想,还是让自己的人给其递了一张小纸条,说了些拒绝这门婚事的小技巧,至于对方到底会不会拒绝,阮柔其实也没把握,毕竟,豫章侯府哪怕再差劲,也能帮她脱离亲父继母的压迫。
信递出去,久久没有回响,阮柔便大概知晓对方的选择,她能做的也仅止于此,至于更多的,诸如澄清豫章侯府的名声、解释田大郎不是所谓的共妻,都是没必要的,是非真假,她若真进了豫章侯府,自己也能看的明白,全看个人选择罢了。
倒是田三郎进清风书院的事能继续搅合,从原主的记忆中,阮柔确定田三郎就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本身性格怯懦不堪,同为豫章侯嫡子,心内早就对田大郎这个嫡长兄羡慕嫉妒恨,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就连对原主的所谓爱慕,保不齐都是他的故意算计,看不得亲兄长好过,不然最后怎么会那么对原主,心有不甘,却又不敢去争去夺,也就做做这些恶心事。
田三郎性子难登大雅之堂不说,就连本身的学识天赋都学得稀烂,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如今,田大郎跌落,田三郎捡了西瓜,指不定心里偷着乐呢,可惜,田三郎就不是个能撑得起来的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阮柔没打算把他从豫章侯府世子的竞争之位上踢开,与其让心机深厚、学识人品基本过关的田二郎上位,给豫章侯府续命,不如送田三郎上去,再瞧一场田大郎和田三郎兄弟相争的好戏,最后把豫章侯府彻底毁了,那才叫畅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