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1024)
呼出一口晦气,田大郎一行继续往前。
奔波月余,终于来到了族地所在的阳城,一行人此刻灰溜溜如丧家之犬,完全不复离开京都时田大郎预想的场面,心内狠狠咒骂几句,再不敢摆什么排场,完全没反思当初离京时为何还如此高调。
倒也不是纯然的想摆弄威风,而是想着阵势大点,回到族地才有更多的话语权,万万没想到结果会是如此凄凉。
悄无声息进了城,田大郎回到族里中属于自己一房的住宅,作为京都一脉的嫡长房,族里的住宅面积不小,可惜,因为年久失修、长时间无人居住,整座房屋显得很是破旧,压根无法与京都辉煌壮丽的侯府相提并论。
匆匆归来,眼见已值半下午,马上就要天黑,压根没时间修整,咳咳,主要是也没钱了,能靠着一双。腿脚走到族地,都多亏了那群匪徒们不想将人惹毛,留了些许盘缠,省吃俭用总算没沦落到乞讨归乡的地步。
饶是如此,身上的银钱不超过三两,田大郎就算想装阔气也没能耐,只得蔫蔫进了宅院,铁铸的大门哐当一声,愣是半晌关不上,田大郎顿时更生气了。
好不容易把门闩上,三十几人进了屋,发现面临的困难更多,按理,当初豫章侯府其实安排了人看守老宅,毕竟是族地的门面,但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那些下人们天高皇帝远的,也没觉得京都的主子们还有回来的一天,个个拿着修缮费和月例吃香喝辣,全肥了自己的腰包,留给此时的田大郎一座破烂宅院。
眼见一行人吃饭都成问题,房屋修缮自然被放在了脑后,田大郎无奈,等书信让京都那边汇钱过来,走水路最快也得有半个月,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就成了大麻烦。
一开始,田大郎想着变卖仓库里的一些贵重物件儿,不须多,三两件就足够他们吃用上几个月,可惜,仓库同样被硕鼠光临,不是东西报损丢失就是被假货替代,几乎翻了整个仓库,才凑齐半个月吃饭日常的用钱。
几乎是度日如年的苦熬,田大郎只能安慰自己,等京都那边汇钱来就好,可枯等半个月,寒冬即将来临,钱没等到多少,倒是等来了一个噩耗。
原本,他与其他几个庶出兄弟是正儿八经分了家的,不管从官府户籍,还是私下往来,都该是两家人,可是,就有那不成器的,短短几个月,就把分家到手的家产败得所剩无几,甚至连唯一落脚地的小宅子都抵了出去,落得个无处容身的下场,便打起了没主子镇场的田大郎宅院的主意。
正所谓鸠占鹊巢,算下来该是田大郎的庶出五弟,年纪不大,因着是庶出,不受府里重视,向来是个混不吝的,不仅占了田大郎的宅子,就连府中财物,全当自己的用了起来,其中就包括不少之前的物件儿、以及田大郎私藏的大笔钱财。
田大郎回来族地,几乎是将身边能用得上的人都带上了,想的就是在这边重新开始,京都这边也就一个宅院需要看守,用不了多少人,哪知道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了。
此番京都回信,除去寄来了一百两银票外,就是询问该如何处理,需要报官不要。
田大郎看到回信的那瞬间,恨不得自己冲到京都,把那不要脸的给赶出去,可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不仅不能,面对庶弟的无赖,他只能表现一副长兄如父的姿态,轻轻放过,并严令京都的下人们把所有之前物件儿偷偷拿去当了,换来的钱财都汇过来,如此,京都就仅剩一座空落落的宅子,没有房契,想来废物五弟也做不了什么。
折腾一番,前后三个月,田大郎最后到手的银钱也只有一千两,计划中的三万两,缩水到一千两,田大郎宰了废物五弟的心都有,奈何天高皇帝远,且他隐约猜测,背后定有人故意引诱,势微力薄,只能暂且不作计较。
要问一千两多吗,对于十两能富庶过一年的普通百姓家而言,一千两足够他们几代的富贵日子,可对于田大郎这般人家,可能就是以前一次挥挥手的事,如今却不仅要拿来修整房屋、往来交际应酬,还得作为开展生意的资本,不可谓不艰难。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田大郎精打细算着,筹谋着打听消息看能做什么生意。
而京都,清凉山道观中,隔三差五打听下仇人消息的阮柔对此表示九分满意,差的那一分,当然是因为还不够惨。
第571章 事实证明,做生意远没有田大郎开始以为的那般容易,有道是……
事实证明,做生意远没有田大郎开始以为的那般容易,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年头,能把生意做大做强的,谁背后没有占着几个当官的,其中关系纵横交错、利益往来,丝毫不比官宦之间来得简单。
田大郎如今可谓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就不足一千两的身家,扔进生意场里连声响都听不见,更遑论昔日豫章侯府惹来的麻烦,不知引来多少人的关注,谁敢闲着没事吃不着羊肉还热一身腥。
最后,奔波一圈的田大郎也只得从街头小生意做起,自己开了一家小铺子,手头的银钱便花得七七八八,且铺子里迎来送往的低贱活儿他半点不愿意沾,只让下人们出面。
本钱少,生意小,没有个靠谱的主子,铺子里的生意倒是顺利开张,但之后平平淡淡,勉强能赚点小钱,但要想发大财是不可能的,田大郎着急,可无可奈何。
人急了就容易出意外,一日,从北边来的皮毛商人主动找上门说是做一笔大买卖,田大郎花了全部积蓄,结果换回来一匹破旧的二手皮毛,等发觉不对劲,再去找皮毛商人,早不知其去处,气得垂足顿胸,恨不得找到对方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