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0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所以说,人活着就得为这些操心,她微叹口气,如今的她,也只能管得了自己了。

商船出海,好似带走了府城的几分生机,接下来好几日,街上行人寥寥,春林香斋的生意同样一落千丈。

好在如今也不只这一家春林香斋,半年的时间,本钱足够,香料也足够,陈问舟紧赶慢赶,连续在府城开了三家分店,距离府城最近两座城镇的分店也在计划中。

在做完了这些后,陈问舟才有时间再次料理自己名下的其他铺子。

陈父给他的几家铺子位置都不是很好,他将其他铺子都租了出去,只留了两家,其中一家是卖原始香木、香料的生意,从琼州、崖州等各地带回来的香料,除去自家用就是外卖,多少也能赚个辛苦钱。

还有一家小粮铺,陈问舟思虑再三到底没关,因为他名下还有两个庄子,庄子上产的粮食吃不掉也是要卖的,自家卖还能多赚点。

外地还有几家小铺子,他看过账目,一个月也赚不了几个银子,懒得操那个心,索性直接租出去,收个租金简单省事。

几家铺子的位置都不好,但是庄子的位置倒还不错,就在府城郊外,一大一小,大的有三百亩,小的有八十亩,种的都是当季的粮食。

秋收后,留下足够自家和庄子上的人吃一年的粮食后,其他的便都拉到铺子里售卖。

陈家分家给他的产业也就这些,看起来颇有些寒碜,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可丝毫不少。

光是银子,他就足足拿了二十万两,想必最少占陈家现银的三分之二,除此外,其他的古玩玉器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当然,也只能看看,好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总不能卖了。

手上有钱好办事,春林香斋出海的那批货可是花费了不少钱,虽然肯定能赚回来,可那也得是三年后的事情。

为着风险,各家出海的货物是不立即结算的,而是等商船回来了,若是一切顺利,最后赚的钱去掉路上耗损和抚恤金之类的,一一分成,给到各家各户。

这其中,还要扣掉官府三成的利益,商户最后只能拿七成的利润,即使这样,也比在当地赚的多得多。

当然,若是哪家倒霉,商船在路上全军覆没,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总的来说,他如今是铁定不缺钱的,春林香斋发展势头迅猛,短时间内他不打算继续扩张,否则稍有风波容易顾及不到。

接下来,他对要做到事情也有所计划,那就是培养属于自己的人。

如今他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香师学徒,可以跟着店里的三位制香师傅学习,目标不仅是批量制作香料,而是能自己调制、研发新的香料。

还有一种,则是如曹娘子这般能独当一面的掌柜以及账房先生,将来再开分店总得有人看管。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慢慢寻摸培养,总得要个一两年时间才能瞧见成果。

于是乎,忙碌了好久的陈问舟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突然闲了下来。

铺子里,一切正常,家中更是安静平和。

他一时间还有些不太适应,明明陈父这么大年纪也没见闲下来啊,可想象自己少少的四家铺子,与陈家全国各地几十上百家铺子,好吧,没得比。

但人总是爱偷懒的,眼看着离年关不远了,他便也浅浅的先歇息一段时日。

阮柔也发现,自己最近看见这位东家的次数直线上涨,或者说,几乎一整天随时能看见在铺子后院躺在藤椅悠闲看书喝茶的东家。

一开始她还打声招呼,三日下来,便是路过都懒得搭理。

陈问舟也不在意,不时看看后面制香间,再去前面铺子瞅瞅曹娘子,活生生跟个监工似的。

他不着急,却是有人着急,新的陈家宅子里,陈夫人已经急得嘴角起了燎泡。

“金儿啊,问舟他明年就二十二了,二十二了啊。”她念叨着,不时“嘶”的一声,下手的曹娘子见了,都替她觉得疼。

然而,她眼观鼻鼻观心,什么都不敢说,生怕被冠以红娘的重任,结果仍然没躲过。

“金儿啊,你如今跟问舟相处得多,比我更了解他的心思,你说说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曹娘子心道她哪里知道,嘴里还得装模作样说几句,“问舟是个有志向的,想必喜欢的也是一样的吧。”

说起志向,陈夫人不知为何想到的还是那个阮姑娘,真真可惜了,但类似的也不是没有。

有了方向,陈夫人就在府城搜寻起来,张家爽利看铺子的姑娘,王家性子泼辣的长女,诸如此类,最后送到陈问舟面前的,愣是汇集了一本小小的册子。

“问舟啊,这都是娘最近寻摸的好姑娘,你好歹看看,要是没有合眼的,我再去找。”

说实话,尽管已经二十二,可陈问舟其实没怎么考虑过自己的婚事,或许一开始就见了他爹娘的婚事不顺,后来,觉得无非男女间的那些事,远没有他开铺子、做正经事来的有动力。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这年纪好像也该娶妻了。

只是,妻子的人选,他在这几个人当中怎么看都觉得不大合适。

最后,遂摇摇头,表示自己没看上的,姑娘都是好姑娘,但他总觉得缺了什么。

“娘,再说吧。”

“再说什么再说,你都多大了,指不定哪天你娘我就闭眼了。”陈夫人其实还年轻,嫁给陈父时候她年纪正好,如今也不到四十,平时保养得当,眼瞅着再活四十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