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094)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阮柔想看书,对书的种类也没什么要求,便道,“什么书都行,什么史书、杂记都行。”

“那我去问问,不过娘,你要做什么啊?”林松才去上了一个月的学,三字经上面的字都没学会呢,当然不知道夫子家还有什么书,只能去问问。

“在家无聊找点事做做,你在学堂学了什么,顺便教教我。”原主只略微认得几个常见字,也是阮父仅认得的几个,阮家上不起学堂,阮父就把自己认识的几个字传给了两儿一女。

林松于是很欢喜,一点点讲起自己在学堂学的东西来。

两人虽然是名义上的母子,可相处时间短,没多少感情,至少阮柔对这个便宜儿子也就只有几分怜惜和培养一个读书人养老的期望。

但相反的是,林松对这个新的娘亲很是濡慕。

作为一个三岁就死了爹娘、在兄嫂手下艰难生存、日子堪称苦难的林松来说,这个新家很好。

当然,这个家的范围仅限于自己、娘亲和阮家人,从小在兄嫂的嫌弃中长大,他很会看人脸色,知道林家其他人都不喜欢自己,但娘亲看着自己的眼神却是温和中带着喜欢的,林松很喜欢这种目光,而且阮家人对自己也很好。

阮柔看得出来,林松很喜欢读书,也确实有几分天分,于是同样很欢喜。

养儿防老,起码也得儿子有给自己养老的本事,否则,一个养活自己和妻儿都艰难的男人,还能指望他待老人有几分孝心?

林松从书箱里取出自己唯一的一本书《三字经》,从第一个字开始教娘亲,教得很是认真,但阮柔学得却不怎么上心,主要早就会的东西,假装自己不会实在太困难了,当着孩子的面也懒得装。

林松半个月回来一次,她一次认十个字,半年后就是一百二十个字,多的不说,起码日常用过得基本够了。

学满十个字,阮柔就喊停了,“我一次就学十个字,等下次你回来,再教我接下来的十个,不然太多了我记不住。”

林松想想也是,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就是今天学的,明天后天大后天都要复习的意思,否则就会很快忘记,所以娘亲说的话很有道理,遂星星眼望向娘亲。

不用教读书,林松闲了下来,却偏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见地上有些脏,出去拿扫帚把飘扬的尘土扫干净,又洒了水。

扫完地,见一旁的柜子上有浮灰,又去拿了抹布好一顿擦洗。

教书、扫地、擦灰,就没个歇息的时候,搞得阮柔一个大人都不好意思了。

“去洗个手,过来跟娘说说话。”

林松的眼睛闪了闪,欢喜都要从眼睛里溢出来,欢喜应道,“好。”

等小孩子再次回来,总算消停了。

阮柔于是细细问起林松在阮家和学堂的日常来,问他过得好不好,吃不吃得饱,有没有人欺负他。

对此,林松的回答是,“好,吃得饱,没有人欺负。”

那叫一个简洁,噎得阮柔险些不知道继续问什么。

好在林松是个机灵的,见娘亲不问,主动说起来他觉得有趣的事。

诸如学堂里的小胖在夫子上课的时候偷偷吃东西,被逮住赏了一顿竹笋炒肉,哭得嗷嗷叫。

又如才三岁的小表弟在学堂上努力听课,却因为起得早一直打瞌睡,夫子看他年纪小不忍心打,就让他盯着人上课,要是打瞌睡就得提醒一下。

小表弟便是阮柔大弟的孩子,周岁三岁,虚岁五岁,在读书人家是正常的开蒙年纪,可对于乡下人家来说年岁着实有点小。

可难得阮家这几年家中松快些,阮家大弟和媳妇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赶着姐姐家侄子去上学的时候一起去,否则,等二弟成婚有了孩子,家里不一定还能供得起,至于阮柔所说的供侄子读书的事则压根没想过,阮母做主还是自家出的钱读书。

“那表弟影响你上课了吗?”阮柔问。

“没有,表弟很乖的。”林松老实道。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小,每天上下学,都由阮家人牵一个抱一个来回接送,林松领这份情,所以觉得照顾小表弟也是应该的。

“那就行,你年纪比表弟大两岁,照顾人是应该的,可也不能因此耽误了你自己读书知道吗?”阮柔总担心这孩子性子柔凡事忍让。

“娘,你对我真好。”林松眼睛里泛着泪花,他还记得在原先那个家的时候,兄嫂老是使唤自己照顾侄子侄女,说自己辈分大该懂事些,可实际上他也不过比侄子大了一岁。

“你这孩子,哭什么,你是娘的孩子,娘对你好不是应该的吗。”

林松擦了一把眼睛,郑重承诺道,“娘,我也会对你好的,我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给你养老。”他知道娘亲过继自己是因为对方没有自己的孩子,可没关系,他现在是娘亲的孩子,以后会对娘亲好的。

母子俩间温情脉脉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大嫂,出来吃饭了。”那是林珍珠的声音,恶声恶气的,听着就觉得凶。

阮柔日常待在屋子里,每天出门的时间也就一日三餐,不说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但吃饭确实要人喊,所以,林家人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不耐烦,毕竟任谁养着个吃白饭的态度都好不到哪里去。

林松却是不大高兴,他原先的兄嫂对自己就是这样动辄打骂,阮家人却是和和气气,所以,一听这声音他就觉得娘亲在家受欺负了,顿时眉毛都皱成了毛毛虫。

第624章 “娘,我去给你端饭。”林松说着飞速跑出了房间,他现在能对娘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