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10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二老之间的眉眼官司把几个小辈逗得哈哈大笑。

这天晚上,阮家的煤油灯难得点到了大半夜,等一切都商量出个章程,早已是半夜三更,可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丝毫没有睡意。

“行了行了,都给我回去睡觉。”阮母连忙赶人,“明天要做的活还多着呢,还有老二,你可是快要娶媳妇的人了,家里没空你自己多上点心。”

阮二弟一听,顿时耷拉了眉眼,刚才一番讨论里每个人都被委以重任,只有他的活是最少的,就是担心他要娶媳妇忙不过来。

他其实很想吼一声,自己绝对能忙得过来,可惜没有人搭理他。

一夜好眠。

第二天清晨,鸡刚开始打鸣,阮家就逐渐有了动静。

作为阮家大儿媳的阮大弟媳妇早早起来做饭,今儿个她男人可是要跟公公十里八村收各种干货粮食等物,要走不少路,得准备一天的干粮备上。

而她则要跟婆婆和大姐去镇上收拾铺面,至于阮二弟则留在家里看家、以及筹备他自己的婚事,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干,且忙着呢。

等烙了几个饼,另一个锅里的粥也煮好了,配上小咸菜,一顿丰盛的早饭出炉。

秋收刚过,很多农家又恢复了一日两餐的习惯,阮家因为家底足够才会一日三餐,不过以往早饭也就是一碗稀粥配咸菜,可没今日的丰盛。

一个个吃饱喝足,心满意足。

阮大弟拍拍自己的肚子,“要是以后铺子的生意好,咱家就天天这么吃。”

“做什么美梦呢,又不是地主老财家。”阮母笑骂了一句,可听那语气,明显也是高兴的。

吃过早饭,带上干粮,一家人各忙各的,林松也带着小表弟去学堂,家中就留下一个苦兮兮的阮二弟,洗过碗,喂过鸡和猪,扫了院子,眼见没什么事了,一溜烟关上院门,滚去未来媳妇家献殷勤了。

这门婚事虽说也是长辈定下来的,可两个小年轻互相见过、彼此互有好感,双方家长也乐得两人在婚前培养一下关系,故而对阮二弟的上门并不排斥,更何况人上门还帮着干活呢。

后院,阮二弟一边帮未来岳家劈柴,一边跟一旁的未来媳妇眉目传情,看在长辈眼里都笑呵呵的。

乔春枝,也就是跟阮二弟订婚的姑娘,见人大冬天的流了一脑门汗,羞怯递过自己的帕子,“累了吧,你快擦擦汗。”

阮二弟通红着一张脸,不知道是累的还是羞的,垂着头接过帕子,囫囵擦了汗,又就着一旁的清水洗干净,方才递回去。

未来女婿上门干活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来挣表现的。

干了一通活后,乔家长辈让阮二弟坐下来说话。

乔母问道,“听说你大哥家的侄子在学堂读书?”

阮二弟回,“嗯,今年才送去,跟我姐家的小子一起。”

阮家大姑姐的情况乔家都有所了解,听说是个能干的,可惜命苦,嫁的男人为了给亲娘挣一口肉进了深山丢了命,就此成为一个寡妇,还没个孩子傍身,只得过继了一个。

乔父乔母对视一眼,心内各有计较。

对于一个农户人家来说,供一个孩子上学,那费用可不小,偏阮家还供了两个,这可不是件轻巧事。

是的,在外人眼里,林松读书的钱应当也是由阮家出的,否则,阮柔一个守寡的媳妇,哪来的钱供孩子读书。

能供两个孩子读书,说明大阮家还是有一点家底的,可乔家父母心里却不大高兴,眼见自家闺女要嫁进阮家成为老二媳妇。钱却先给外人花了,谁家父母能高兴得起来。

两人同时给女儿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让女儿问问,以后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能送去读书。

乔美枝接收到视线,有些为难看了看毫无所觉的阮二弟,自己也心下好奇,到底问出了口,“以后家里的孩子是都供上学吗?”边问边羞红了一张脸。

当着乔家长辈的面,阮二弟可不敢吹牛扯谎,急忙解释,“也不是。我爹娘就说让家里的孩子去读两年书长个见识。以后不至于当不识字的老大粗,至于真读下去咱们农家人也没那个家底。”

闻言乔家人不知是该失望、还是该高兴。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阮二弟到底不是个傻子,敏锐察觉到气氛的不对,渐渐也沉默下来。

到底还没成婚,这般试探说出去不大好听,乔父乔母又给女儿使眼色让她哄哄。

乔美枝于是去灶房端了碗水,还加了勺红糖,“你喝杯水吧,放了红糖的,甜着哩。”

喝着甜腻腻的糖水,对上娇花一般的媳妇,阮二弟的心顿时也似被泡进了糖水里,甜甜的,顿时把刚才那一摊子事给忘了。

乔家里外忙活一通,能干的活都干了,阮二弟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匆告辞回家了。

等人走后,乔家人立马商量开了。

“还以为阮家多厚的家底呢,依我说,这读书的钱还不如多割两斤肉吃,或者起个新房子。”乔母嘀咕,有些看不过眼,总觉得浪费钱。

乔父没好气瞪她一眼,“你昨儿不是还说,要是阮家给这个大孙子供了,就一定也得供我们外孙吗?”

乔母理不直气也壮,回怼道,“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都是阮家的孙子,要供当然一起供,总不能叫咱家女儿吃亏。”

“对对对,你说的都有道理,行了吧?”乔父生气,只觉得她无理取闹。

见父母为自己的婚事争吵,乔美枝连忙劝和,“爹娘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是婚事都定了,以后的日子总是要自己过的,女儿知道怎么样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