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118)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乔春枝此刻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糟了。

成婚第四天,公婆就说要分家,就算不是他们看不上自己,可自己想要个好名声也难了啊,她可是知道村里那些碎嘴子的威力,没理尚且能搅三分,分家的事不得让他们骂出火星子啊。

阮母对分家一事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此时瞧见儿子儿媳们的震惊和慌张,倒是满意了几分,自己愿意分家是一回事,下面小的盼着分家又是另一回事。

阮大弟和妻子第一时间询问,“爹娘,怎么突然就要分家了,儿子儿媳还小,以后还要爹娘帮忙照看着呢。”

阮二弟和妻子同样跟着请罪,“儿子儿媳刚成婚,还未孝敬过爹娘,如何能分家。”

见状,阮父开口,“好了,你们不用劝,分家的事我是和你娘仔细商量过的,见过了村里兄弟阋墙,这家还是趁早给你们分了为好。”

阮母补充,“当然,这家分了,但咱们还是一家人,老大、老二你们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过日子要相互扶持,不可生分了。”

“是。”兄弟俩齐齐应声。

你来我往又来回劝了几次,见实在劝不动,这才依着阮父阮母的决定。

“老二,你去把族长和几位族老请来。”阮父道。

一般村里人家,都是要请族里的长辈来做个见证的,一是为公平,二是避免以后扯皮。

很快,族长和几位族老跟着阮二弟归来,满脸的不乐意。

“你们这是要分家,是不是他们兄弟俩做了什么惹你们生气了?”族长看向两个小辈的眼神很是不善,大有一言不合就把人削一顿的架势。

阮父笑着摇头,“没有的事,我还没老呢,就是最近家里事多,想着把家分了,以后过日子反倒轻松点。”

族里自然知道阮家去镇上开铺子的事,闻言,先将阮家几个小辈都打发出去,两边好一顿协商沟通,族里这才同意分家。

阮柔和两个弟弟弟媳重新被喊了回来,接下来就是告知具体的分家细节。

阮家的家底本来还算厚实,家里的田地一分为三,阮父阮母和阮大弟阮二弟夫妻各占一份,多出来一亩,阮父做主给了大孙子,其实也还是大房的。

家里的鸡猪等家禽、家伙什基本都按三份均分,实在分不开的那点儿,阮父阮母就自己拿了。

至于家里的存银,因着开铺子,家里的钱大多都砸在了铺子和货物上,如今家里有的不过是十余两银子。

“之前开铺子花了不少钱,如今家里就剩十两,你们兄弟一人拿五两。”

阮大弟问,“爹娘,这银子还是你们留着吧,铺子里说不定还需要,而且,我们要银子也用不上。”

“银子我和你娘就不要了,不过铺子还是我和你娘的,以后,还要你们兄弟俩多帮衬。”阮父的话中意思很明显,也就是家产都分了,但铺子不分、还是归老两口,至于以后怎么差遣两个儿子干活,反正不在如今的分家之列。

“至于以后养老的问题,现在我和你娘还能干,若是以后干不动了,家里的地你们兄弟帮忙种了,把口粮给我们就行,若有生病之类需要花费银钱的,你们兄弟二人平分。”

到此,这个家就算分结束了。两个儿子和儿媳的心思,阮父看不通,但他自以为分家还算公正,两个儿媳他不管,但两个儿子要是因此有什么意见,他也不惯着。

阮大弟和阮二弟听完,怅然若失,不是因为分家的财产,而是因为爹娘竟然想了这么多,显得他们做儿子的很不孝顺。

见阮父说完,族长抬头看向在场所有人,问道,“你们可有意见?”

这情况谁敢说有意见啊,大房多分了一亩地呢,二房乔春枝刚嫁进来不过四日,就是有不满,也轮不到她来说,故而,众人都摇头表示没意见。

于是,族长当场写了一份分家文书,阮家人包括阮柔、以及族长族老们皆在上按上手印,这个家就算彻底分了。

之后的几日,阮家都在静悄悄地分家,虽然请了族老族长,可分家之事,阮父阮母没打算这么早对外宣传,又因一家子还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外人也没因此看出什么异样来,只家里的东西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份,生活做饭都不在一处。

阮柔带着林松自然是跟着阮父阮母一起吃的,这样,她还能补贴一些。

要说分家对她唯一的影响,就是林松以后留在阮家就不好太过麻烦大房二房,只能托付给阮父阮母,偏两人都在镇上,若不是林松开蒙没学完,阮柔都想把人转到镇上去读书了。

虽然分家的时候,两个儿子儿媳都表现出了不愿意的拒绝姿态,但是吧,真等家分了,察觉那种自由自在,反而觉得很是开心。

乔春枝同样如此,刚进门就能当家做主,捏上五两银子,谁家媳妇能做到。

就是她心里还有点没底,总想回娘家找娘亲商量一番,可她才嫁过来,回门日已过,总不好这么快就再回去,只得暂时按捺住等待时机。

机会很快就来了,家一分,正月初八,阮父阮母很快带着大儿媳去镇上的杂货铺,看得乔春枝艳羡不已。

第639章 公婆和大嫂不在,大伯哥是一个沉默老实的性子,早上吃过饭就下地去

公婆和大嫂不在,大伯哥是一个沉默老实的性子,早上吃过饭就下地去了,于是,乔春枝收拾些东西,跟阮二弟打过招呼,就回了娘家。

阮家的事情,早在初六就回来林家的阮柔没怎么在意,任谁有什么小心思,只要阮父阮母在,就掀不起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