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2)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所以,只能有阮家这一对父母出面带走女儿,于外人眼中才是合理的,毕竟父母天生能做女儿的主,哪怕是已经出嫁守寡的女儿。

“亲家,慧娘是个好孩子,嫁过来一年你们心里都有数。想带她回去是我们做爹娘的心疼女儿,她自己压根没提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就当是我们老两口对不住你们吧。”

好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周母又气又急,眼看就要说出一些不好的话,周父拍拍她的手,及时阻止。

“亲家说的什么话,慧娘我们也没想一直留着,她还年轻,早晚要再嫁,今天你们就把人带回去吧。”

双方说话都带着刺,一个说心疼女儿,一个就暗指想要再嫁。

该说的都说了,阮父自觉做到位,就要带着女儿离开。

“那今儿就不打扰了,”阮父说着朝向妻子,“你去帮慧娘收拾一下东西。”

阮母起身,拽着女儿回屋,使了好大的劲儿才拽动。

再出来时,外面已经陷入沉默。

阮母收拾了两个大箱子,都是阮柔日常要用的,至于箱柜之类的大件,等后面再请人来帮忙抬回去。

阮父接过东西,带着妻子和女儿就要离开。

谁知,走到门口,一直没说话的女儿却僵在了门口,手扶着门框,死活不肯再走。

阮母哄道:“慧娘乖,爹娘带你回家。”

阮父也开口,“慧娘,你听话。”

在爹娘的细心哄劝下,她终于慢慢松开了手,被阮母牵着继续往前。

待除了门子,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阮柔最后一次回了头。

她正对上门内跟过来的周父周母,重重跪下,磕了三个头。

“爹娘,是我不好,我保证,会给青远守一年孝,就此拜别了。”

围观众人这才第一次看见小媳妇的形象,此时她红着双眼,泪水涟涟,哭得可怜极了,眼中更是不舍与愧疚交织,衣衫下的身体极为单薄,颤巍巍的,叫人忍不住道一声可怜。

“可惜了,我记得慧娘和青远感情很好的。”

“是啊,谁能想到呢,她爹娘也是为了女儿好,留在周家......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最后一句说的极轻,只有她身边的妇人听见,颇为赞同的点头。

当然,若这事摊在自家,就不会是这个说法了,但这不是看热闹嘛。

后面的周父见了,也忍不住有些心软,将人留在周家是他们的自私,想看着儿子有个人守着,可人爹娘不愿意,他们也没办法。

“慧娘,你回去吧,好好听你爹娘的话,青远也不会怪你的。”

周母却没有所谓的心软,只觉得可恨,若真情实意,就该死活留在夫家才是,回去娘家还不是要再嫁。

阮母见人越围越多,一个用力,将女儿拎了起来,牵着人径自往回,什么也不再说。

该走的人已经走了,围观的人却没有散去,依旧兴致勃勃的谈论。

到底是一家人,周大嫂和周二嫂都过来了。

“弟妹,就让慧娘这么回去了?”

“不回去还能怎么办?”周母没好气道,早干嘛去了。

“人回去也是应该,好年轻一姑娘。”周二嫂颇为客观,权当没看见周母难看的脸色。

“唉,也是,不过弟妹,以后家里你就要多辛苦些了,有什么事来喊一声。”

说的客气,周母却知道这些都是场面话,有镇上的铺子做底气,大哥二哥农忙都得请人,更不用指望来自家帮忙了。

僵着脸送走大嫂二嫂,周母还得面对村人的八卦。

诸如“大河家的,你家是不是对儿媳不好啊。”之类的言语,听得周母火大,索性把门关上,不看、也不听。

————-

另一厢,脱离了外人的视线,阮柔立即收起那一副哭丧相,表情平静跟着阮父阮母往回。

一路上,阮母担心女儿多想,一直在絮絮叨叨。在家里就跟以前一样,外人说的那些你都不用管。”

“嗯。”阮柔低低应着,听得出来对方其实很高兴。

阮母确实心情不错,她本还担心女儿非要留在周家不可,现在人跟着回来,以后有了希望,她可不就高兴了嘛。

她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在周父周母的怀柔政策下,阮慧娘自以为高尚的留在了周家,伺候一家老小,成全了好名声,却惹得亲爹娘牵挂不已,到死都惦记这个闺女。

如今么,一切都有了改变。

她刚才周家说的守孝一年也并非虚言,急着改嫁总会对名声不好,且以阮家的状况,能嫁进先前周家那般就算是一门好亲,如今再嫁,情况只会更不堪,她还得好生筹谋。

阮家并非周家般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相反,阮家上一代逃荒来到杏花村,到这一代,也拢共只传了三家下来,分别是阮父和两个堂兄弟。

阮父现在只有小石头一个独子,倒是两个堂兄子嗣稍微丰茂些,大伯家两个男丁,三叔家则有三个。

三家人连屋子都挨在一起,故而阮柔一回来,就面临了长辈们关切的目光。

“慧娘回来了啊。”大伯娘有些感慨,一年前送着出嫁的小姑娘,如今竟然就守寡归家了。

三婶娘像个更多,紧张问:“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以往他们也见过有的女儿守寡,娘家去要人、夫家不放,结果两家打起来的,一上午都提着心呢。

“没事,周家二老都很理解,也愿意放慧娘回来,不过慧娘这孩子念旧,说要给周家的守一年。”阮母看似聊天,实则声音放的极大,就是为的说给村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