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42)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上次,经过全家的劝说,宋元修总算下定主意下场一试,县试近在眼前,他每日用工苦读,很快将阮家一摊子扔在了脑后。

阮柔算盘打得噼啪响,按阮大娘子所言,宋元修参加县试遇上倒春寒,二月天突下鹅毛大雪,在科考的棚子里待得头晕眼花,卷子压根没做完,竟连个童生都没能混上。

说来说去,还是身子骨太虚了,那些科考的场地最是简陋不过,还曾有人大言不惭拿些“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鬼话来糊弄,每年不知害死多少学子。

可惜,这也不是如今她能决定的事,她能做的,不过提醒宋家小子注意锻炼身体,别真的倒在考场内。

仔细一算,如今十月,阮大娘子与铁勇的婚事定在腊月,县试在二月,最多不过三四个月,说不定她就可以顺利摆脱阮家。

这次,她不打算直接跟宋元修说,而是跟宋母提醒一声,毕竟书呆子的婚事还是得由宋母做主。

于是,一日,宋母出门去地里干活,阮柔终于寻找机会,有意无意跟她攀谈几句,最后更是说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听得宋母稀里糊涂,没待问明白,人就消失不见。

“莫不是还打着元修的主意吧。”宋母回家跟宋父如是道。

“二娘亲口说,听说每年都有学子因为身体不行,倒在考场上”

“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怨上咱们元修,故意咒他呢。”宋母还是有些不满的,上了年纪的人最忌讳这些生呀死的。

“应当不是。那孩子心性还行,”宋父忖度,“这些话不能顺着听,要反过来。”

“反着来?”

宋父不知何时已经在原地踱起了步,良久,他一拍手,“是不是提醒咱们,科举要重视身体才行。”

“?”宋母满脑袋疑惑,不知宋父怎么就突然想到了这方面,“你想太多了吧,她一个小丫头知道啥。”

“应该就是这样了。”宋父十分笃定,“即使不是,让元修身体好一点也不是坏事。”

“你的意思是?”

“他前几天不是闹着要下地吗,刚好让他去,干点农活就知道读书的好,也能锻炼下身体,他那身子我看是有点虚。”

“至于吗,不行我给他炖两只鸡补补。”宋母有些不乐意,上面四个五大三粗的儿子,就连女儿性子也十分剽悍,好不容易最下面一双儿女长得白白净净,叫人瞧了就心生欢喜。

“照我说的做,总没坏处,正好也让他歇歇眼睛,最近天天从早读到晚,别熬坏了身子。”

闻言,阮母不再反对,她也心疼儿子呢,遂道:“行,正好地里活不重。”

宋父宋母二人三言两句将事情定下,到宋元修跟前,就是已经做好的决定。

“老六,从明天起,每天上午你跟你大哥他们一起下地,干满一个时辰在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宋元修本人,便是连家中其他人都震惊了。

宋大哥最是维护小弟,当即反驳:“爹,小弟在家读书就行了,下地的活用不着他。”

“就是就是。”上次被婆母怀疑,宋大嫂这次连忙出声。

随后,二房、三房、四房跟捅了蜜蜂窝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个没完,吵得人脑袋疼。

“行了。”宋父厉喝一声,看向小儿子,“元修,你愿意吗?”

宋元修只是有些诧异和奇怪,倒并没什么不乐意的,当即点头,“爹,我愿意的。”

“那事情就这样定了,你们小弟不怎么会干农活,你们多带带。”

说着赶紧溜了,家里孩子多有多的好,下地干活个个一把好手,可吵起来也叫人受不了。

十月的天,其实地里已经没什么活计,小麦已经下了地,菜地里也播上了新种子,最后竟然只有除草和浇水的活计。

大房、二房、三房六个人,十二只眼睛,齐齐盯着被围在中间的小弟,思考他到底能干什么。

除草要挥拳头,浇水更是要从远处的水渠里担水,怎么都不是小弟能干得动的。

宋元修顿觉尴尬,主动请缨,“大哥,我去锄草吧。”

宋家大哥想了想,“也行,干不动就歇歇,这么多人呢,不差你一个。”

家中拢共只有两把锄头,水桶倒是好几个,宋元修拿了一个锄头,剩下一个宋大哥塞给了老三,让他去另一边锄草,他要看着小弟。

事实上,或远或近,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他。

宋元修拿起来先掂量了下,觉得重量还行,便自己寻摸了地头锄起草来。

地里的野草最是有韧性不过,只要草根还在土里,便是辛苦拔掉也没用,故而用锄头连根铲除,草离了地再在太阳下晒几天,才算完事。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宋元修只觉得手中的出头越来越重,一直弯着的腰也酸疼不已,就连手都因为跟锄头的摩擦隐隐作痛。

但兄嫂们都在看着,他拉不下面子,且一旦放弃仿佛就证明了自己前几天的放大话,故而一直咬牙撑着。

手磨的疼他就悄悄用长袖隔一层,腰疼他就弯一会再直一会,力气不够就自己寻摸用力小的姿势,无论如何,第一天一个时辰总是要完成的。

宋家这片地没人出声,隔壁地块的几家看见宋家的宝贝疙瘩下地都很是惊喜,一个个碎嘴得不行。

“哎呦,那宋家小子怎么下地了。”

“不读书啦?”

“不能够吧,供那么多年,明天就该去考了。”

“反正考也不一定考得上。”有人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