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192)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听了宋父宋母的分家单子,一时间众人都偃旗息鼓,本以为要打一张硬仗,结果,竟然还可以?

其他人没有意见,可阮家却是立即跳了出来。

“我家女婿可是秀才公,你们就给他分这么点东西。”

两三亩地,塞牙缝都不够,她还指望着女婿以后拉扯儿子平安呢。

宋父早知道她的性子,并不去计较,只将视线转向小六夫妻。

众目睽睽下,宋元修率先表态,“爹娘,这么分甚好,往日是我拖累了家里,几位兄嫂照顾我颇多,我没有能力回报,万不敢再有嫌弃。”

阮柔紧跟着道,“爹娘,元修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宋母得意瞥一眼阮家人,瞧,他们家多和谐,可不会如了他们的意。

当事两人没有意见,阮家人说再动也动摇不了,田地的分配就这么定了下来,至于家里的家禽工具,再看各家人分配不迟。

余下就是田税收成的问题,有前年的分家单子打底,其他人也没能有什么意见,本就是占了便宜,若真分户,他们连这一成都没有,且只六年,往后的收成都归自家,总归不亏。

宋家分家既毕,宋元修亲写了一份文书,交由族长、几位族老并宋父宋母等人传阅后,一一按下手印。

一式十份的文书上,每份上面都有足十几个手印,看着着实亮眼。

分家之事就这么定了,其他人以为再无事,宋母都开始张罗着众人坐下吃席,宋村长却又有话说。

“我预备将族里那十亩免税田的一半供给小六继续读书,你们意下如何?”

其他人自然没有意见,还是那个道理,本就是靠人家才有的待遇,能占到一半都委实是他们占便宜了。

第64章 宋村长到底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便又另签了一份文书,如此,一切妥当,在场每方都拿到两份啤

宋村长到底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便又另签了一份文书,如此,一切妥当,在场每方都拿到两份契约文书。

阮柔将其带回屋中,放入小箱子里妥善保存。

之后,便是宋母安排的席面,宋家分家分得平和,大家都挺满意,于是便连席面上都是觥筹交错,族老们赞不绝口,将宋大哥等人心里最后一点不高兴都恭维得消失殆尽。

宴毕,各归各家。

阮母临走前还依依不舍,似有话要说的模样,阮柔全当没看见,任由宋母赶也似的将人赶出门去。

外人尽皆离开,宋父宋母对着几个儿子儿媳又老生常谈了一番,无非是些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家子亲兄弟就该互相帮衬之类的老话,听得几人都有些伤感。

到底没有闹过太大的矛盾,兄弟亲情也都还在,纵是往日有几分不满,此刻也不复存在。

宋大哥作为长兄,当即表态以后会尽好一个大哥的职责,看管好几个弟弟,有事多帮衬。

其他几个弟兄纷纷应和,一时间其乐融融。

二老见状老怀欣慰,只觉自己教子有方。

腊月二十五过去,便是年关,亦是宋家分家前最后一个团圆年,宋母一心想着大办,买了不少好吃好喝的,尽保管够。

年夜饭,足足摆了两大桌,这时候,阮柔就忍不住感慨,宋家人口着实多,下面侄子辈拢共七八个,待一个个成婚生子,宋家宅子早晚都住不下去,分家也是好事。

年节里,一个个都好说话的很,只等着最后分家日的来临。

正月初三回娘家,阮柔本不想回,可惦记可能是最后一次,总不好让旁人逮住把柄,到底还是提着份薄礼回去。

同为出嫁女,大娘自然也是在这一天回去的。

两人相遇,一个抱着孩子,容颜憔悴,一个带着夫君,容光焕发。

大娘在见到对面两人的那一瞬间,条件反射般低下了头,就如前世她见到已是将军夫人的二妹一样。

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今日不同往日,宋元修便是中了秀才,也不过一时得意,而铁勇,早晚会成为四品大将军,且先让人得意一阵。

遂又高傲的抬起头,故作大方地打着招呼,“二娘也回来了啊,什么时候走?”

阮柔笑笑,含糊回道:“年后。”可谓十分敷衍。

恰在此时,阮母见着人,又怕两姐妹闹矛盾,忙将两边迎了进来,一个是秀才老爷,一个是未来的大将军,可都是她阮家的大靠山。

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阮家爷奶,此刻也冒了出来,一番大道理盖下来,活似他们不帮衬弟弟平安就是大不孝,阮柔理都不理。

勉强坐了一阵,在阮母的再三挽留下,阮柔还是没到两炷香时间就再次拉着宋元修溜了,总归走个过场。

出来阮家,阮柔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带着身旁的宋元修也跟着笑,颇有种小孩子恶作剧得逞的喜悦。

离开宋家,去往一片陌生的地域,阮柔并没有害怕,反而满是向往,既是对脱离宋家范围,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家中能收拾的并不多,除去两人的衣服等,最珍贵也最重的就是好几箱子书。

早前计划抄写的入门书籍已经抄得差不多,被宋母郑重其事放到了自己房间内,连带还有一份笔墨,便是为了将来宋家还有可能出现的读书苗子。

一切完毕,正月初十,阮柔跟着宋元修去镇上拜会龚夫子。

龚夫子谋了官便自觉辞了信雅书院,如今已搬回了龚家在镇上的宅子,故而两人去的也是这处宅子,而并非书院。

龚夫子与夫人感情和睦,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因着早些年专心读书,一双儿女都不大,十二上下的年纪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