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201)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阮母那纯粹是知道自己占不到这个女儿的便宜,既然占不到,又何必白白送了东西出去。

而铁家,铁父和铁勇倒是想送,好歹拉拉关系,却被大娘极力阻止,到最后,甚至声明他们敢送,她就带着闺女回娘家,铁勇也只得偃旗息鼓,只心中郁闷不已。

“大娘,你何苦呢。”人家眼看着就要出头,不说讨好,可也不至于得罪了吧。

大娘冷笑一声,“我本来是看好你的,可你混成这样,还好意思凑到人家跟前去,也不想人家会不会记恨你抢了他未婚妻。”

铁勇的脸霎时青灰一片,话虽难听,其实也是实话,他跟宋元修可不就是这般关系么。

“算了,不送就不送吧。”铁勇无奈。

“送了也讨不了好,人不会搭理咱们的。”大娘沮丧,若能占到好处,低个头又何妨,既占不到半分便宜,她还偏就不去给人看这个笑话。

两家人在这里千般算计,殊不知,连宋家负责盘点贺礼的宋大嫂都没将其放在眼里,锦上添花都不愿的,日后也没什么来往的必要。

两人回来是已近中午,迎来送往,等人好容易都走了,天色依然漆黑一片。

宋母张罗着好酒好菜,宋大嫂一句话都不多说,反而问要不要多杀一只母鸡炖汤,逗得阮柔在灶下直笑。

一顿饭愣是直到戌正(晚上八点)才吃上,席间自然诸多赞扬,不仅是宋元修,连带阮柔,以及送考的周成杰,都成了此次的大功臣。

第67章 一朝成为举人,生活可谓天翻地覆。 第一日,一家人庆祝过后,第二天宋家彻底的热闹起来。……

一朝成为举人,生活可谓天翻地覆。

第一日,一家人庆祝过后,第二天宋家彻底的热闹起来。

在身为宋氏族长的老宋村长操持下,宋氏宗族大开祠堂、修族谱,成了整个宋氏的幸事。

自此往后,他们也可以对着后人自豪的说一句,自家也出过读书人了。

族里出资,在村内大办了三天的流水席,花费不小,却无一人指责一二。

能占便宜的好事,阮家自然是赶着上门,拖家带口足足吃了三天,险些让宋村长的脸色都气青了,若人人都这样,以后流水席也不用办了。

好在如阮家这般厚脸皮的也只此一家,其他人都十分知情识趣,上门来吃一顿沾沾喜气也就过去了。

家里算是庆祝完了,然而镇上书院、同窗以及龚夫子那边都各自送上贺礼,又是几日的招待。

等到回来的第八日,好容易清静几天,镇上的商户就上门了。

如宋元修这般的,还不至于吸引到县里富商的眼球,但对于祁山镇来说,秀才稀缺,举人更是凤毛麟角,由不得他们不上门讨好巴结。

三年一次的乡试,上一次也只考出了龚夫子一个举人,人家很是利索的举了官,而这次,也不过秦春生与宋元修两人。

秦春生成绩更好,且有一个府城的岳丈家,显然是看不上镇上这些小商户的,于宋家来说,他们的贺礼却很大程度缓解了宋家如今经济上的窘境。

镇上大小商户拢共十余家,最大的不过将生意做到了府城,在祁山镇乃至县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宋元修这个举人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信雅书院那边,则在恭喜的同时,抛来了橄榄枝,无他,邀请宋元修入院成为夫子。

这年头为人师表可不全看年纪,更看中科举功名,同样都是举人,越是年轻,反而越是说明有能耐。

宋元修考虑再三,终究还是拒绝了,一来教书育人实在太耽误时间,他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二来,他自觉学问有限,远不到龚夫子那般教导人的地步。

所说的大事自然是前往京城参加来年的春闱,若不是经济拮据,他们本可以从府城直接去往京城提前准备的。

如今手头少说也有五百两银子,不说半年,就是一年两年大概也支撑的住。

时间一晃眼到达了九月底,宋元修与秦春生那边商量过后,决定趁着十月天气尚未转凉赶紧出发,路上慢着点,也能寻访些美景胜地。

宋元修这般敬陪末位的尚且有如此丰厚的待遇,更别提名列前茅的秦春生,真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仅是一月未见,阮柔再次见到对方时,只觉得仿佛换了一个人。

若说原先的秦春生,是一位踌躇满志的读书人,如今的他锦衣华服,俨然有了些贵家公子的模样,就阮柔所知,秦家虽然三代读书人,可也正是因为读书人多,故而家境并不十分富裕,如今这般,怕是与宋家一般收了那些商人的贺礼,且只多不少。

除此外,且还有一点叫阮柔十分看不惯。

宋元修去京城,此行遥远,再叫宋成杰与妻子分别半载之久,显然不大合适,宋村长便做主,从族里挑了个机灵的小子,名做诚子,,十三四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不求做多少力气活,好歹会点眉眼高低,帮着跑跑腿总是没问题的。

相比较而言,秦春生此行的队伍就有点叫人不大舒服了。

正所谓红袖添香,秦春生光是姑娘家就带了两个,一个容貌一般,神色端正,另一个则妖妖娆娆,显见不是一般女子。

打听过后,果不其然,前者是孙姑娘的丫鬟,现给了秦春生做通房,而后者,则是县里一位商户人家送的丫鬟,说是丫鬟,可其实谁都知道他们的意思。

宋家当时也有人送,不止金银,还有类似的女人仆人之类,宋元修估摸着把能接的接了,太过贵重的礼物以及下人都给一一送了回去,理由都不用找。